陈莉的方寸人生
在不足3平方米的作业工位上,身材瘦小的陈莉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电脑屏幕,专注地标记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陈莉是陕西省第五测绘工程院遥感室的一名作业员,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无数认识或不认识的测绘人提起陈莉总是不由自主地为其点赞。今年,陈莉又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惜分寸者,成事分寸不差。”正因为陈莉对方寸之间倾注了太多的珍惜,她才会受到职业分寸不差的回馈。
“这里是任家城,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我的工作就是制作这些点,并用符号把她标注出来。”陈莉严肃地说,“经过前后影像数据对比能快速发现问题,并精准计算出具体土方量,对后期救灾有很大帮助,所以一个符号都不能错,不然救灾就没有原始依据了。”
她正在用1:2000的比例尺进行地质灾害点的数据修正。基础信息编辑是保密的,工作前要上缴手机,甚为枯燥。自2006年开始制图以来,她爱岗敬业、勤奋拼搏,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硬是把毫无美感可言的枯燥点、线、面变成了心中的香格里拉。
2016年国庆节期间,数字中国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项目前期航摄影像受最佳获取时间、天气、飞行报备等因素耽误,导致后期1:5万、1:25万及1:100万三种比例尺更新节点时间告急。“我是最终生产环节,得留出‘两检一验’时间!”大过节的,陈莉什么也没有多说,两天两夜守在2.55平方米的作业工位上。
对此,陈莉只有一句话:“基础地理信息不同于大家常看到的交通图、政区图、旅游图等,看似普通但却意义重大,它们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只要有利于百姓的利益,怎么干都不累。”
工作十三年,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秦岭测图工程、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更新等多项重大测绘任务里都留下了她执着的身影。
“一个女孩子成天就坐在电脑前画图,恐怕一辈子都很难有出息吧!”陈莉掩面而笑,称自己绝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但曾经害怕找不到未来的目标,看不到前景。
在经历过短暂的思想波动之后,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技能,保证每一天都在认真度过中有所收获。如今,这个“小目标”成了她前行的动力,也成了她平淡作业中创新的习惯。
2018年,曾经被前辈们称作“小陈”的她,先后与2名新进年轻技术人员签署“师带徒”协议,成为了大家口里亲切的“陈师傅”。
院遥感室副主任王西萍说,陈莉传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让年轻的“徒弟”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我们问题没搞清楚,她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讲;不仅自己要讲清楚,还要带着大家查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技术规定,从源头上去认识……”已经成为作业骨干的徒弟们如是说。
持续多年的敬业与认真,焕发了陈莉自身对于专业的兴趣与热情。相辅相成之间,她不断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在不足3平方米的作业工位上,身材瘦小的陈莉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电脑屏幕,专注地标记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陈莉是陕西省第五测绘工程院遥感室的一名作业员,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无数认识或不认识的测绘人提起陈莉总是不由自主地为其点赞。今年,陈莉又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惜分寸者,成事分寸不差。”正因为陈莉对方寸之间倾注了太多的珍惜,她才会受到职业分寸不差的回馈。
“这里是任家城,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点,我的工作就是制作这些点,并用符号把她标注出来。”陈莉严肃地说,“经过前后影像数据对比能快速发现问题,并精准计算出具体土方量,对后期救灾有很大帮助,所以一个符号都不能错,不然救灾就没有原始依据了。”
她正在用1:2000的比例尺进行地质灾害点的数据修正。基础信息编辑是保密的,工作前要上缴手机,甚为枯燥。自2006年开始制图以来,她爱岗敬业、勤奋拼搏,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硬是把毫无美感可言的枯燥点、线、面变成了心中的香格里拉。
2016年国庆节期间,数字中国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项目前期航摄影像受最佳获取时间、天气、飞行报备等因素耽误,导致后期1:5万、1:25万及1:100万三种比例尺更新节点时间告急。“我是最终生产环节,得留出‘两检一验’时间!”大过节的,陈莉什么也没有多说,两天两夜守在2.55平方米的作业工位上。
对此,陈莉只有一句话:“基础地理信息不同于大家常看到的交通图、政区图、旅游图等,看似普通但却意义重大,它们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只要有利于百姓的利益,怎么干都不累。”
工作十三年,国家西部测图工程、秦岭测图工程、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更新等多项重大测绘任务里都留下了她执着的身影。
“一个女孩子成天就坐在电脑前画图,恐怕一辈子都很难有出息吧!”陈莉掩面而笑,称自己绝不是一个怕吃苦的人,但曾经害怕找不到未来的目标,看不到前景。
在经历过短暂的思想波动之后,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学到新的知识技能,保证每一天都在认真度过中有所收获。如今,这个“小目标”成了她前行的动力,也成了她平淡作业中创新的习惯。
2018年,曾经被前辈们称作“小陈”的她,先后与2名新进年轻技术人员签署“师带徒”协议,成为了大家口里亲切的“陈师傅”。
院遥感室副主任王西萍说,陈莉传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让年轻的“徒弟”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我们问题没搞清楚,她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讲;不仅自己要讲清楚,还要带着大家查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技术规定,从源头上去认识……”已经成为作业骨干的徒弟们如是说。
持续多年的敬业与认真,焕发了陈莉自身对于专业的兴趣与热情。相辅相成之间,她不断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