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58期:第04版 视野

一本《职工文艺》 一个文化宫符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著名作家贾平凹(左)指导《职工文艺》

著名作家阎纲先生题词

著名作家周明先生题词

古都咸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涌现出诸如马融、班固、王恕、班超等历史文化名人。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今,咸阳不仅焕发了青春魅力,这里的人们对职工群众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一本名不见经传、由咸阳市工人文化宫创办出版的《职工文艺》报刊,转瞬已走过了44个春秋,一路走来、一路欢歌。据初步统计,这小小的平台像磁铁一样将数千名本地和外地职工作者吸纳,先后有百余位职工作者出版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集等200余部,涌现出职工作家王海、李盛华、石竹、谢二宁、雷国胜、冯西海等近百位,老树新芽、争奇斗艳,新人辈出、佳作不断。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就与文化宫结缘,主要缘于当年看到一张铅印的《职工文艺》月报,犹如一缕春风,扑面而来,一个文化符号,珍存心底。

记得,那时就城区而言,报刊寥寥无几,仅有市文化局(现秦都区)创办的文学双月刊《咸阳文艺》和咸阳地区群艺馆创办的文学期刊《新作》,恓惶的连个封面也没有,思来想去,似乎再无其它报刊。《职工文艺》犹如夹缝中破土的春苗,崭露头角、茁壮成长。

我读到《职工文艺》创办者、83岁的费宏达先生去年春夏卷《职工文艺》中发表的一篇卷首语《从王海的写作说开去》,文中表述:“1975年,似乎是中华民族澎湃激情喷发期。地火在燃烧,裂缝刚冲开,有些沉寂迷离的模样变成昂扬活跃的探询,似乎都着急给自己的智慧,找个出口。正是这一年,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艺》四开小报风生水起。那会儿我在文化宫文艺部,由我主编这份月报,记得创刊号一经出版,很快就被职工文学爱好者或业余积极分子一抢而空。来自市区的、外县的、乃至外省的职工文学爱好者,通过邮局寄送的稿件像雪片一样,落入手中,有时一天能收到几十封来稿。纷至沓来的男女青年、壮年、甚至老职工也涌入文化宫院内,亲自送稿的络绎不绝、应接不暇。每到下午自行车多得把路堵了,宫地占完,就连花坛都排满了自行车,其中不乏是冲着《职工文艺》而来。

在这群职工中,我相识了许多文人墨客,结交了不少文朋诗友,其中就有4400厂的王海,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他把自己习作捧来给我诵读,在文学青年中此情此景罕见,何况不大的办公室还有两三个不熟悉之人在场。在我看来,他热衷职工文学又极想突破自己,多么难能可贵。真的,我喜欢这种人。”

坐在我面前的满头银丝的赵尧先生今年72岁,他是早年参与《职工文艺》编辑之一,亦是早我调入文化宫的一位学长。他回忆,当年文化宫地处市中心,位置优越,条件简陋,只可仰视,不可俯视,一些房屋门头装潢不错,但只要“鸟看”,不少屋顶多为油毛毡、石棉瓦,一经狂风暴雨要么揭顶了,要么漏雨了,时常修修补补。家贫精神富有。文化宫员工大都拥有一技之长或在某个领域内绝对是咸阳的“一路诸侯”,几乎人人身后有一大帮积极分子队伍。有时我们私下议论,区区一份内刊小报,竟吸引如此众多捧哏者、追随者,始料不及。

我也属文化宫较早的业余作者。那时,我认识了编辑费宏达、赵尧先生,多次奉送稿件,记得1981年6月出版的一期《职工文艺》月报上竟连发我的快书小段《学吆喝》和散文《我的脸红了》两篇拙作,当钢笔字变为铅字,欣喜若狂、难以释怀。

众所周知,工人文化宫姓“工”名“文”,也是“学校和乐园”。秉承这一宗旨,文化宫相继开办了职工业余文学讲座和培训班。

《职工文艺》主要面向全市“没名气、没运气、甚没才气”的职工业余作者,让其更多的作品“过渭河、进西安、出潼关”。早年公益办班受条件所限,一个教室仅能容纳30余人,很快名额爆棚。文学讲习班,聘请了市区著名作家前来授课,程海讲诗歌,峭石、文兰讲小说,沙石讲散文,邓春松、刘凤洲、毛云霄讲戏剧,名家讲授创作颇具吸引力。陕棉二厂一位业余作者私下以乡党名义找到我,望走个“后门”参加培训班,饥饿难耐、求学若渴啊!全国文化界知名人士、陕籍作家阎纲、周明、刘光夏等皆关心家乡的文化活动。1984年元月,文化宫举办“咸阳职工业余作者迎春联欢会”,阎纲、周明两位大家从北京寄来题词。著名画家刘光夏寄来他的画作《红梅迎春》。路过咸阳稍作停留的著名作家胡万春先生也莅临文化宫观摩指导。足见,这些文坛大腕对职工业余作者情深意重。

“更令当时工会界津津乐道的是,1983年4月,我们组织本市职工业余作者谢二宁、邓东兴、张胜地、夏发明、潘小林、周杰等10位职工作者前往云贵川参观学习,拓展思路。在云南活动期间,团队一行还受到时任省委书记安平生的接见,使大家倍受鼓舞。这一轰动古城的消息上了《工人日报》。”赵尧欣喜地说。

文化宫要有文化。1997年9月底至10月初,恰逢已更名为《工人文化报》的《职工文艺》创刊百期,文化宫利用双休日,连续三周邀请著名作家陈忠实、赵熙、莫伸、叶广芩、红柯,著名评论家、教授王愚、刘建勋、畅广元、费秉勋等14位名家在文化宫条件最好的特级影剧院举办了“咸阳市职工双休日文学讲座”,吸引了三原、泾阳、礼泉、兴平等县区的500余位职工文学爱好者听课,不少人一堂不落,几乎每次都是带着盒饭边吃边听。开班第一天是著名作家叶广芩女士授课,时任市总工会主席何彩娥出席并致辞。我印象中,工会工作繁忙,大多情况是领导致辞后就可离去,谁知散场时,我竟发现何主席端坐后排。上前诧异一问,她笑言:“叶老师讲得太吸引人了,不知不觉从头至尾听完了。”

10月5日下午,大名鼎鼎的陈忠实老师前来授课,那时,我在文化宫分管职工文化工作,已在活动楼下恭迎,我从人流中一眼就认出了陈老师,不是想象中的西装革履,而是身穿一件略显陈旧的褐色夹克衫,朴素而整洁,面部沟壑纵横,如同《白鹿原》里关中老农的典型装束,那么随意自然。寒暄之后,我们径直走入报告厅,掌声过后,他开门见山说:“今儿很高兴和大家谈文学。”我知道此话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他毕生的追求和情怀。他讲的主题是“文学需要突破”,没有讲稿,专注台下,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尤其是他地道正宗的陕西土话,颇为顺溜,不落客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几乎不用形容词,偶尔一两句玩笑话,会逗乐在场所有人。针对文人

“下海”一说,他没有指责,仅是亮明自己的观点“文学依然神圣”。

一位戴着助听器的76岁的文学迷刘海楼先生兴奋地告诉我:“作家学者们生动诙谐的演讲,理性独到的见解,令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难怪一位前来授课的作家感慨道:“如今社会上许多人远离文学,跳进‘商海’,而咸阳竟能团结这么多文学爱好者,如此钟情于‘文海’,真想不到。”

除此,咸阳市工人文化宫陆续收获不少名家为《工人文化报》亲笔题写的条幅。时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雷抒雁先生题词:“职工之声”;时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孙武臣先生题词:“祝愿《工人文化报》春光尽十分”;时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莫伸先生题词:“开拓进取”……

好事多磨。2005年《工人文化报》恢复原名《职工文艺》,改为16开本杂志。这得益于有人上上下下、一心一意的真情奉献。

“一本《职工文艺》,一个文化宫符号。”“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艺》,崇尚职工写、写职工。”几乎是咸阳职工文学爱好者的口头禅。这份对开四版的月报,别看不起眼,其一免费寄赠工会系统、同行和本市工人俱乐部,广为交流;其二也是本市文朋诗友“以文会友、以文交友”的阵地和平台,倍受青睐。咸阳不少大手笔的工人作家,每每谈起自己的成长史,都会情不自禁眷恋与《职工文艺》的情结。截至目前,《职工文艺》已出200多期,且不定期进行优秀作品评选。

“文海扬帆、激扬文字”,可谓咸阳职工文坛的一大亮点;“队伍庞大、群星荟萃”,可谓咸阳职工文学的真实写照。“咸阳诗社”“绿萌诗社”“秦汉学社”“小草文学”“古渡文学”等职工文学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咸阳的腾飞,文化的繁荣,为广大职工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从文情和创作欲,有的职工作者坦言:“从商是务实之举,是发家致富之路,而我却偏偏头脑发热‘蚂蚁啃书本——咬文嚼字’。”这不仅是咸阳个别作者的一家之言,亦是众多作者的心声。

“一晃,《职工文艺》经风沐雨40余年。下一步,文化宫要凸显文化符号。我们将全力打造职工文化‘一馆二团三协会’,并以《职工文艺》为平台,新辟办公场所,专门成立‘职工文学创作研究会’,团结吸纳更多职工中的‘文化工匠’,关注职工文化、情系职工文化、书写职工文化,讴歌伟大新时代,共圆奋斗者之梦。”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主任赵文华动情地跟我说。□张翟西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