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70期:第03版 教育培训

“替课替考”仅仅谴责诚信缺失还不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假期将近,替课、替考一族格外忙。在替课群中,不时有人喊话找人“替课”“替考”,“本周可替课、男”,也有人喊“公开课可替考”。专家认为,学校应该提升管理水平,发现替课替考应从重从严处理。

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上了大学,以为这就轻松了,老师也不管了,把之前的奋力拼搏淡忘了。殊不知,家长含辛茹苦供孩子上大学,希冀孩子在大学校园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得知孩子花钱让人替课替考该作何感想。

更让人忧心的是,替课替考已经形成“产业链”,危害不可小视。对学生来说,此乃视诚信为儿戏的行为,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不仅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且助长学生逃课之风,损害社会的诚实信用原则。

为防止替课替考,一些高校除课上点名外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打卡上课、指纹签到等。甚至有的老师每节课后,拍摄教室同学合影作为“证据”。还有一些学校尽可能地增加课程多样性,也要求老师在讲授方面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以吸引学生。

问题的实质在于,替课替考暴露了教育的问题和相关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足。到底是哪些学生在找人替课,哪些人承包了替课工作,还不如从根源上找原因。有学生说一些课完全没有上的必要,老师全程都是照着书本或者PPT念内容,大家都只是为应付点名才会去。此等教育模式不能说是好的,靠点名来留住学生的任课老师也是失败的。如果我们的教育大多只是培育“考试机器”,恐怕应该进行一些改进。

当然,高校在此方面可为的地方还很多。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切实认识到替课替考的严重后果,并签订拒绝替课替考告知书。其次,做好舆情监控,对于“替课替考群”等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控与追踪。再次,加大监考巡考的巡视力度,对替课替考行为一经发现决不姑息。□姚村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