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82期:第04版 憩心亭

家乡的土戏台

冯丙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黄土垫成一米多高的平台,三面用土墙围住,前面挂块幕布,上面露天,这就是我记忆中家乡的土戏台。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简陋的戏台,但它却承载了那个年代家乡人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的家乡在嵯峨山下,这里塬高水缺,土地瘠薄,交通闭塞。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家乡人坚韧豪爽的性格,昂扬激越的秦腔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受到大伙喜爱。早年间,乡亲们常常在劳作一天后,徒步十里,摸黑到镇子上去看戏。田野里,常常能听到那粗犷悠扬的唱腔。过红白喜事,更是少不了自乐班的助兴。听老人们讲,刚解放那阵,一伙年轻人还自发组织起来在村里演出,人们戏称其为“胆大社”。

在我记忆里,家乡人唱戏最红火的时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每到冬季,大队都要组织一伙秦腔爱好者排练节目,以便在春节前后给乡亲们演出,土戏台就是在那时修建的。当时条件很差,乐器都是演员自带,搬张桌子就当道具。可演员们热情很高,排练演出都很认真。我印象最深的是黄秀玲与何灵娥合演的《三世仇》选场“卖女”,那可真是催人泪下。

最让我们家乡人自豪的是那年演出秦腔《江姐》。泥腿子要演大型本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凭着对秦腔的挚爱,这些“胆大社”的后人们还是勇敢地敲响了排练的锣鼓。巧的是,我们村一对夫妻在青海某剧团唱戏,因文革回家避风,大队便请他们当导演。夫妻俩很热心,手把手地教演员动作,不厌其烦地纠正唱腔。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刻苦。每天晚上,大队的土窑洞里汽灯高挂,亮如白昼,排练的锣鼓一直响到深夜。

正月初一那天,人们早早吃过饺子,扶老携幼,汇集到土戏台前。连不少外村人也赶来了,小小的土戏台被挤得水泄不通。一阵开场锣鼓响后,大幕拉开,随着一声尖板“晓雾茫茫晨光掩……”江姐出场了,端庄、优雅而又坚毅的造型,赢得一片掌声。看到自己的家人或邻居在台上演戏,大伙都感到特别兴奋,掌声叫好声不断,现场气氛达到高潮。首场演出一炮打响,连演几场,观众热情仍然不减。

到了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热火朝天。土戏台上演出的都是宣扬大寨精神的节目和样板戏选段。小小的土戏台,在那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给乡亲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家乡人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人们坐在炕头上就能欣赏到国内外明星的演出,电视上的文艺晚会和各类综艺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可我再也找不到当年挤在土戏台下看戏的感觉。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可那小小的土戏台,还常常令我怀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