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方向
——走进红石峡会议旧址
7月29日,记者来到榆林市红石峡会议旧址,感受那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据《创建石佛殿碑记》记载:“为宋、元间古刹”,故红石峡最早开凿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在距离镇北台1公里处,有我省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塞上小碑林”。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内榆溪河水流湍急,两岸林木青翠,有“万里长城第一胜景”之称。
1929年四五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红石峡古寺翠然阁天门与地门之间的大岩洞召开。岩洞的进口在寺内最低处,不易被人发现,出口在古寺的顶部,易于向野外疏散,洞内可容纳三五十人。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杨国栋、刘澜涛等人。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问题,再次确定武装斗争,分为“白色”(派人做争取白军工作)、“灰色”(派人做土匪工作)、“红色”(发动组织工农建立革命武装)三种形式,主要以争取白军为主,同时决定加强对灾民斗争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农民运动。
这次会议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领导和开展兵运及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红石峡会议结束后,兵运工作成为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根据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安排,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大批共产党员相继进入陕西、甘肃、宁夏交界地区开展兵运工作。本报实习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7月29日,记者来到榆林市红石峡会议旧址,感受那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据《创建石佛殿碑记》记载:“为宋、元间古刹”,故红石峡最早开凿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在距离镇北台1公里处,有我省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誉为“塞上小碑林”。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内榆溪河水流湍急,两岸林木青翠,有“万里长城第一胜景”之称。
1929年四五月间,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在红石峡古寺翠然阁天门与地门之间的大岩洞召开。岩洞的进口在寺内最低处,不易被人发现,出口在古寺的顶部,易于向野外疏散,洞内可容纳三五十人。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杨国栋、刘澜涛等人。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武装斗争的问题,再次确定武装斗争,分为“白色”(派人做争取白军工作)、“灰色”(派人做土匪工作)、“红色”(发动组织工农建立革命武装)三种形式,主要以争取白军为主,同时决定加强对灾民斗争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农民运动。
这次会议为陕北党组织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领导和开展兵运及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红石峡会议结束后,兵运工作成为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主要形式。根据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安排,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大批共产党员相继进入陕西、甘肃、宁夏交界地区开展兵运工作。本报实习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