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97期:第02版 专题

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简介

(候选人70名,按获奖时间先后排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杨步浩(1905-1977),男,陕西怀远(今陕西横山)人,中共党员。延安市宝塔区碾庄乡石家畔村村民。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村干部。抗日战争阶段,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他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主动为毛主席、朱总司令代耕,一直坚持到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经常深入基层,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77年7月6日被延河暴发的特大洪水夺去了生命。1943年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甲等劳动模范,1954年被评为全国甲等劳动模范。

赵占魁(1896-1973),男,山西定襄人,中共党员。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工人。1938年到延安参加抗日战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高温炉旁作业,刻苦钻研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不怕艰苦繁重,始终冲在最前面。他埋头苦干、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大地鼓舞了边区工人的劳动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边区工业建设的发展。1944年5月,陕甘宁边区工厂职工代表大会决定进一步提高“赵占魁运动”水平,使之成为群众性的劳动英雄运动,被毛主席称为中国式的“斯达汉诺夫”。1943年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入选“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动模范”。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郑金山(1901-1991),男,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西北机器有限公司(原西北机器厂)总机械师。他长期钻研业务技术,大胆创新,在职期间攻克了几十项技术关键,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填补国内空白的铝箔精轧机研制中,成功改造轧辊磨床,磨出的轧辊达到12级光度。他亲自设计的手动压力机,畅销全国。多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耄耋之年还按时参加企业举办的科技研讨会,积极提出宝贵的建议,为企业贡献才智、发挥余热。1950年、1956年、1959年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赵洪璋(1918-1994),男,河南淇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评审组成员、全国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项目专家组成员、全国和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育成并推广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四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良小麦品种,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学大会奖,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推动小麦生产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195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白淑萱(1931-),女,河北山海关人,中共党员。郑州铁路局西安勘测设计所所长。曾任铁道部第六工程局第二工程段技术员、西安铁路局第一工程段技术室主任、西安铁路局设计处总工程师。参与修建了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不畏山高水险,克服女同志在施工现场的诸多不便,在险峻的秦岭山区跋山涉水测量,用专业技术和拼搏精神诠释了新时代女性建设者的新风貌。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周恩来总理的宴请,并当选匈牙利布达佩斯第一次世界女工会议候补代表。

赵梦桃(1935-1963),女,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四组(赵梦桃小组)组长。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以最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创造了连续7年月月全面完成生产计划的先进纪录,被树为全国纺织战线的一面红旗。倡导和表现出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1963年6月23日因病去世,年仅28岁。1956年和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入选“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动模范”。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共八大代表。

张秋香(1908-2000),女,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渭南县八里店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陕西省农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面对建国初期棉花资源紧张、难管难种的现状,为夺取棉花稳产高产,总结出“锄梦花,施暖苗肥,五步整枝,浇桃不浇苗”等植棉经验,并组织妇女学技术,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棉花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20多次到北京参加各种全国性会议,9次受到毛主席、13次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5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西有(1925-1981),男,陕西商洛人,中共党员。商洛市丹凤县马炉村村长,农会组长,初、高级社主任。60多年前,贫穷落后的马炉人在他的带领下,用12把镢头战天斗地,修地造田,植树造林,改变落后面貌,硬是把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变成了“山下梯田坐底、山间经济林缠腰、山上油松戴帽”的地方。他所领导的马炉村被评为西北地区四十面红旗单位之一,成为全国学习的先进集体。195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

林秀英(1938-),女,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曾任陕棉一厂、国棉四厂织布工,国棉四厂工会副主席,陕西省总工会干部。在纺织一线,她练就了“五一织布工作法”,实现了从1人看4台老式织布机、到看24台自动化织布机、再到看36台织布机的飞跃。到机关工作后,还连续19年坚持到西北国棉四厂参加义务劳动。1958年、1959年、1960年、1964年四次被评为陕西省先进生产者,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群英会。政协陕西省第二届委员,陕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徐殿明(1940-),男,河南虞城人,中共党员。曾任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五四青年掘进队队长、矿工会主席。1961年进矿扎根矿山,始终战斗在生产一线,曾三次救人、两次负伤,被誉为“铁柱子队长”。从1973年五四青年掘进队组建并担任队长起,十年间,率队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共掘大断面岩巷15355米,带领本队职工在全国煤炭青年掘进队双上纲竞赛井下掘进大战中,创造了月进531.2米的最高纪录。先后九次赴京参加全国先进代表大会,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会见。1977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并被树为陕西省十面先进旗帜。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于素梅(1945-1998),女,河北清河人,中共党员。西安市小寨浴池修脚工。1997年,她不顾身体虚弱,带领儿女成立了“于素梅脚病修治部”,用心传承修脚技艺,仅九个月后就因心衰去世,年仅53岁。她在28年的修治脚病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刻苦钻研药方和技巧,为数十万患者解除痛苦,得到上级部门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和赞誉。1978年、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二大代表。

侯宗濂(1900-1992),男,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早年学成留学回国后,曾任北平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主任教授、福建医学院院长、福建研究所所长、西北医学院院长、西安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从事学术研究70余年,在生理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提出的“标准时值”概念、“兴奋发展过程阶段论”等对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生理学界奉为经典。开辟了“针感生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研究领域,为我国特有的针感生理学奠定了基础。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李相臣(1929-2011),男,山东掖县人,中共党员。先后在胶东西海兵工厂、胶东兵工厂、徐州兵工三厂、株洲71工厂、株洲331厂、西安113厂当工人、组长、技师。研制我国自己制造的金刚石笔,质量100%合格,并使材料消耗减少了95%。成功研制出聚晶大颗粒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微粉、金刚石研磨膏等,制成11种金刚石工具,创造价值70多万元。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1979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一大代表。

梁增基(1933-),男,广东高州人,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61年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武工作,曾任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的“7125”“702”“长武131”等品种,重点在旱区种植,累计推广过亿亩,增产最少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培育的小麦品种荣获陕西省、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1980年、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共陕西省第七、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王思明(1946-),男,陕西延长人,中共党员。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小学教师。执教40年发扬延安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勤工俭学,率先于1970年“四率”达到100%;1973年起,使下西渠村的两代人享受“三免一自给”的免费教育,比国务院2005年给贫困县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早32年,为下西渠村平均每户培养一名大中专学生。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十五大代表。

冯玉萍(1934-),女,河南巩义人,中共党员。曾任铜川矿区桃园煤矿压风机司机、党支部书记、矿革委会副主任、矿区工会副主席等职。1962年2月2日在井下压风机火灾事故中为抢救国家财产负伤,《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工人日报》等专版报道她的英雄事迹。1965年受煤炭部之邀,专程赴大同、北京等地作先进事迹报告,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同年,中共陕西省委发出《关于学习冯玉萍同志革命精神的通知》。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第九、第十届执委。

李殿荣(1938-),男,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终身名誉主任。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40多年,独立育成和主持培育“秦油2号”“秦优7号”“秦优33”“秦杂油19”等22个油菜品种,截至2015年累计推广2.36亿亩,增产油菜籽55.4亿千克,新增产值154.7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植物新品种权3项,发表论文(著)100多篇。曾获专业人才一等功、中华农业科教奖科研杰出贡献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被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授予首届终身成就奖。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曾当选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张锦秋(1936-),女,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承梁思成,1966年起响应号召扎根西北,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现担任院顾问总建筑师。曾担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古城西安、祖国大地创造出一大批经典的、标志性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获得梁思成建筑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国际编号为21023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张锦秋星”。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罗健夫(1935-1982),男,湖南湘乡人,中共党员。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工程师。1969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带领研制组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电子工业的一项空白。研制成功Ⅱ型图形发生器,1978年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为党的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时年仅47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被誉为“中国式的保尔”。1982年被追授为陕西省特等劳动模范。1983年被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侯伯宇(1930-2010),男,河南永城人,中共党员。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新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北大学教授,曾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科协副主席。扎根西部教育科学战线45年,从事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部,创立了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理论”,为我国理论物理学界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陕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等。被中央确立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其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被追授为全国模范教师。政协陕西省第四、第五、第六届常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