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36期:第04版 憩心亭

跟孔子学说话

焦仁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孔子很会说话,他跟弟子们说的话记录下来就是《论语》,说治国理念,言治世良方,教平天下之经。直面者莫不倾心聆听,后继人莫不鼎信相学。孔子说的是大话大理大道,但皆语出小事琐事身边事。因此,孔子说话是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指导生活,训导人生,平和世事,大同世界。

孔子说:“符合礼制规矩的话,怎么能不听从呢?改正错误才可贵。符合自己心意的话,怎么能不高兴呢?分析一番才可贵。盲目高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实际不改,那我也就没办法了。”很正确的话,怎么就不听呢,很合心意的话,怎么听着不合意呢,是说者的责任还是听者的毛病,孔子似乎没有明确偏向哪一方,但他的意向很明确,说话说到这种程度,听话听到这种效果,就没法说了。说者你还说啥呀!听者你也别听了,南辕北辙,反意来了,赶快停止,找找原因吧。

《集释》湛若水《四书训测困勉录引》中有一段注释,说得比较符合孔子的本意:“说而不绎,犹不说也,而甚于不说。从而不改,犹不从也,而甚于不从。何也?不说不从者,即锢蔽日甚,然此念一转,其奋发犹可望。亦从亦说,只是不绎不改,全是顽皮心性,如何着手?”

人与人说话,说的过程就是交流、明示、传输、说服、劝导、规避、归顺的过程,说与被说,说者与听者,二者分主动与被动位,说者滔滔不绝,如水冲石,一波接一波,或如细流漫沙,渐润其境,以撼动变换视为说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又成了说的经验,说的技巧,说的功夫。于是说话成了一行,嘴皮事业兴盛,说客遍行天下。凭说混饭吃也会过得不错。

其实说话行里有许多废话,有许多过头话,有许多重复话,有许多该止而未止的啰嗦话,说者惯性使然,浑然不知。有些成了反话,起了反作用,孔子在这里指出来了。有人成了话皮子,左耳进,右耳出,听了等于没听。还自叹曰:耳朵听出茧来了。说者视这种听者为“对牛弹琴”,孔子也说“没办法了”。那总得有个办法呀,只能从说者自身去找了,你怎么把人说成这样了?他不听,我再说,他再不听,我继续说,总要灌到他耳朵里去。终成皮功,啥话也难凑效。孔子是有怪于说者的,不听,听了不管用,就不要再说了,应另想办法,或另起话头。一句话一把钥匙,说对了,自然打开,说不对,怎么捣腾也打不开,你以为多说再说重复说就能奏效,反了,不但不见效,可能逆反反态,惯性“顽皮”,成话赖的皮人。永无话效,成了不治之人,麻烦就大了。

一张白纸,画上去容易,如果要修改,可就难了。要清除旧画,虽清痕迹在,再画上去效果打折。若不清涂抹画改,画面更混乱,效果更差,一塌糊涂。人脑亦然,说话是往脑上涂画,说了再说,等于画了再改,描了又描,徒劳无功。虽不能保证提笔成画,话到心解,但一笔成画,一言事功的努力和追求应该有的,总不能信口开河,话语无疆吧!

唠唠叨叨,反反复复,絮絮不止,重复不断,可谓苦口婆心,使人刻骨铭心。被一些说话者视为说服人的方法,训教成功的经验,心理降服的法宝。其实,我们先甭信说话者的感觉,说者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灌进你脑子里了,你是拔不出去的,常响耳边岂能无效?常吃药有抗药性,常听话有抗话性,令说话者头疼的“不听话”,就是一批抗话性患者,说话者常指责他们,把话效的失灵怪罪于他们的“不听话”。孔子可不这么看,他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达而已矣。”他提醒说话者要会说话,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以免话多产生抗性。

岳母大人养女有功,吊在嘴上的就那点事、那几句:“你爸去世早,我把你们拉扯大多不易……”此话贯穿一生,此意传输一辈。晚年躺床更甚,早晚要叙说,开口传此意。听话的子女受不了了,是责我们不孝?我们为行孝心累体疲精神垮,不知还要怎样孝呢!问母可有不周处,回说没有。但母仍说孝不止,女听如针刺不爽。母说如常,女听过敏,每听如鞭挞。以至恐说难以同处,止母说话成了难题。

当把话说得无人听,听了烦,烦了反,反而逆,不但是说者的失败,也是对听者的摧残和折磨。说话如同做事,有始有终,把话说完说全当然重要,但半截话,半意话,半话而止,未必不是很好的说话。善于开口是说话,知道止口也是说话,是更好的说话。说话是与人以言,效果在千变万化中,一言既出,受者触动,察颜观色,析面解心乃说者常识,话见效速止,适可为度。话不见效速止,话语中的最为重要。

说话的成绩大大的,但那么多听话的“皮子”,抗话的“瘾君子”,是谁培养出来的呢,值得深思。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