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的幽默
为什么印名片?验明正身,自我推销。
彼此见面后、会议开始前,序幕的序幕是交换名片,名片大战。这时候,全场最活跃,气氛最热烈;这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才是那些最爱出风头、最爱拉关系的人撞大运的好时机。要是名人遇到大官,或者大官遇见名人,气氛还要热烈。“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同志?!”惊叫之声不绝于耳。只见名片飞舞,笑声大作,或拍肩抚背,或交颈拥抱,或抓住对方的手臂乱摇晃,攥得人手背怪疼的,摇得人胳膊快要散架。
这无疑是名气和职位的大竞赛,实力与派头的大联展。
人家当官的,名片反倒素雅,一个官衔说明了身份,无需丝丝络络显摆炫示,倒是一伙舞文弄墨的不敬惜油墨,过分堆砌,什么“长”、什么“事”、什么“员”、什么“问”一大串,把粉全擦在脸上,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人物。
有张名片,把自己的头衔分为“短期的”“长久的”“任命的”“挂职的”“代理的”“授予的”“表彰的”凡七类,文武昆乱不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专多能,人才难得,过目不忘。
有张名片,一共十个头衔,第一个头衔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张名片:“……教授(相当于一级作家)”。有张名片:“……副主编(没有主编,正局级待遇)”。有张名片:“著名文艺批评家”。
我想起一件事来。某年某月,在中原某名城某个像样的宾馆,我们“编审”一行数人登房。验罢工作证后,服务人员问:“你们住三人间还是四人间?”我们回答说:“住两人间。”服务员故作鄙夷状,说:“两人间的没了。”我们指着一楼空荡荡的房间质问道:“那不是吗?”服务员觉得可笑,不无揶揄地说:“那是给科长留的!”
“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对于在名片上加注级别待遇什么的,我很理解,刻意包装嘛!
开幕式后,餐厅的路上,邵君燕祥递给我一张名片,说:“我的电话有变动,留个电话号码给你。”我接过一看,颇为吃惊,名片上留白很多,除去三个字的大名以外,就是下面一行小字——住址和电话。
他的名片上什么头衔也没有,可是文坛无人不识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诗人兼杂文家。这类名片是无字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了。广东省作协主席陈国凯,送人的也是空头名片,没有头衔。
巴金出国,作协给他印名片,各种头衔耀人眼目:政协什么,作协什么,上海什么,最后是“小说家”三个字。巴老嗟叹:“小说家才是首要的,没有小说家三个字,哪来的其他什么?”
还有更绝的,名片上的头衔倒是有的:“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永久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
又有张名片,生怕别人忽略自己,折叠式的,篇幅大,加印上发表作品的详细目录,还有获奖作品的目录。名片的四个版面密密麻麻,而我们,都到了不戴老花镜就成了“睁眼瞎”的年龄,如此名片,上面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
日前,中国请辞文科“资深教授”第一人的章开沅,接受《新京报》访问时说,他曾经收到北京一位教授的名片,只印了六个字:“退休金领取者”,奇人啊!他请辞(同于院士丰厚待遇的)“资深教授”后,也以“退休金领取者”自居。
有诗为证:“丈夫所贵在肝胆,斗大虚名值几钱?”阎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为什么印名片?验明正身,自我推销。
彼此见面后、会议开始前,序幕的序幕是交换名片,名片大战。这时候,全场最活跃,气氛最热烈;这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才是那些最爱出风头、最爱拉关系的人撞大运的好时机。要是名人遇到大官,或者大官遇见名人,气氛还要热烈。“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同志?!”惊叫之声不绝于耳。只见名片飞舞,笑声大作,或拍肩抚背,或交颈拥抱,或抓住对方的手臂乱摇晃,攥得人手背怪疼的,摇得人胳膊快要散架。
这无疑是名气和职位的大竞赛,实力与派头的大联展。
人家当官的,名片反倒素雅,一个官衔说明了身份,无需丝丝络络显摆炫示,倒是一伙舞文弄墨的不敬惜油墨,过分堆砌,什么“长”、什么“事”、什么“员”、什么“问”一大串,把粉全擦在脸上,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人物。
有张名片,把自己的头衔分为“短期的”“长久的”“任命的”“挂职的”“代理的”“授予的”“表彰的”凡七类,文武昆乱不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专多能,人才难得,过目不忘。
有张名片,一共十个头衔,第一个头衔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张名片:“……教授(相当于一级作家)”。有张名片:“……副主编(没有主编,正局级待遇)”。有张名片:“著名文艺批评家”。
我想起一件事来。某年某月,在中原某名城某个像样的宾馆,我们“编审”一行数人登房。验罢工作证后,服务人员问:“你们住三人间还是四人间?”我们回答说:“住两人间。”服务员故作鄙夷状,说:“两人间的没了。”我们指着一楼空荡荡的房间质问道:“那不是吗?”服务员觉得可笑,不无揶揄地说:“那是给科长留的!”
“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对于在名片上加注级别待遇什么的,我很理解,刻意包装嘛!
开幕式后,餐厅的路上,邵君燕祥递给我一张名片,说:“我的电话有变动,留个电话号码给你。”我接过一看,颇为吃惊,名片上留白很多,除去三个字的大名以外,就是下面一行小字——住址和电话。
他的名片上什么头衔也没有,可是文坛无人不识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诗人兼杂文家。这类名片是无字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有了。广东省作协主席陈国凯,送人的也是空头名片,没有头衔。
巴金出国,作协给他印名片,各种头衔耀人眼目:政协什么,作协什么,上海什么,最后是“小说家”三个字。巴老嗟叹:“小说家才是首要的,没有小说家三个字,哪来的其他什么?”
还有更绝的,名片上的头衔倒是有的:“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永久的;某某理事、某某教授、某某顾问、某某副主席——都是挂名的。”
又有张名片,生怕别人忽略自己,折叠式的,篇幅大,加印上发表作品的详细目录,还有获奖作品的目录。名片的四个版面密密麻麻,而我们,都到了不戴老花镜就成了“睁眼瞎”的年龄,如此名片,上面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
日前,中国请辞文科“资深教授”第一人的章开沅,接受《新京报》访问时说,他曾经收到北京一位教授的名片,只印了六个字:“退休金领取者”,奇人啊!他请辞(同于院士丰厚待遇的)“资深教授”后,也以“退休金领取者”自居。
有诗为证:“丈夫所贵在肝胆,斗大虚名值几钱?”阎纲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