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44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山货走出去 群众富起来

宁陕县以消费促扶贫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你看45块钱一斤,这所有木耳共1470块钱。”宁陕县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成波正在给农户肖龙华算价钱。在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像肖龙华这样的农户还有许多,手上存有不少农产品但却无法卖出,肖成波利用互联网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为他们解决了烦恼……

近年来,安康市宁陕县按照政府指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走出了“电商平台网上卖、外埠设店爱心卖、各级干部帮着卖”的消费扶贫新路子,不仅实现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而且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电商平台网上卖

架起“消费扶贫”致富桥

森林覆盖率90.2%的宁陕县,是安康市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却因信息不畅等原因,造成了农产品销售难。如何把特色农产品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架起的致富桥实践给了宁陕县以启发。

自脱贫攻坚以来,宁陕县先后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镇村两级服务站点,发展了果来果趣、绿宝生态等一批电商企业;推动电信光缆入乡、进村、到户,实现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互联网全覆盖;建立了县级物流中心,以镇村服务站为节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营,形成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作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我们已在全县建起40个镇村级服务站点,462家网店、微商店铺,网销产品40余种,2018年完成电子商务综合交易总额1.5亿元。”宁陕县供销合作社主任万宁安说。

外埠设店爱心卖

助推“消费扶贫”创品牌

货柜上整齐地摆放着香菇、木耳、生态大米、秦岭山泉水、土蜂蜜等特产,灯箱上的“宁陕扶贫特产”字样格外显眼……去年9月15日,宁陕县第一个县域外线下销售平台——消费扶贫金坛总店,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业,标志着该县消费扶贫工程正式启动。

去年以来,宁陕县积极建立线下营销网络,依托对口帮扶单位,先后在北京、西安、金坛、胶州、安康等地设立了宁陕农特产品扶贫销售专柜。与此同时,宁陕县还与西安永辉超市等企业合作,销售该县的农特产品,并在重要旅游景区景点设立扶贫产品爱心专柜,不断拓宽产品销售领域。

为确保农特产品的品质,宁陕县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优化包装设计,统一包装,统一使用“宁陕山珍”品牌,并粘贴“宁陕扶贫特产”标识。仅2018年,全县通过设立线下销售平台,实现蜂蜜、天麻等土特产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

干部职工帮着卖

争当“消费扶贫”参与者

“筒车湾镇许家城村的羊肚菌、桅杆坝村的竹笋、海棠园村的土鸡、油坊坪村的天麻……这些都是纯正的土特产。”筒车湾镇桅杆坝村第一书记贾安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帮群众销售土特产。近年来,他已用自己的朋友圈帮助群众销售农副产品近百万元。在帮扶群众过程中,该县针对群众信息不畅、土特产卖不出去的困难,全县广大干部积极帮助群众销售土特产。

在脱贫攻坚中,宁陕县还抓住中省市联县扶贫和碧桂园、京东商城、梦阳药业等企业帮扶的机遇,动员全县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参与就业、大胆创业,帮扶贫困户通过“消费扶贫”实现脱贫。

消费扶贫的实施,解决了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也直接推动了扶贫产业的发展。目前,宁陕县已建成梦阳药业、秦智核桃油、艾班卓、绿宝、黄波食用菌等龙头企业12家、农民合作社221个、集体经济组织71个,带动全县608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