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
与舅舅三次结怨,都与馍有关。
第一次是1960年。那时,正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村子外的那片甜苣地,像用铁锨翻过一样,让人挖得连根都找不到了。有一天,七岁的她领着两岁多的弟弟去舅舅家。奇怪的是,大白天舅舅家却关着门,她和弟弟拼命拍门,好半天,门开了,妗子一脸厌嫌地问有什么事,少不更事的她看不来大人的眉高眼低,一边说“我妈让我给我舅说句话”,一边低着头往进闯,妗子拦都拦不住。到了厦房,舅舅黑着脸坐在里边,旁边的柜盖上几箅子刚出锅的馍正冒着热气。看到香喷喷的热馍,弟弟的涎水流下来了,小手忍不住伸了出去,舅舅像没有看见一样,始终板着脸,连一句礼让的话都不说,她狠狠地扳住弟弟那只在空中不停挖挠的手,拉着弟弟就往出走。弟弟不想走,撅着屁股原地不动,被她生拉硬扯地拽了出来。临出门,弟弟委屈得放声大哭,弟弟哭,她也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一幕,她至今难忘。
第二次大概是1975年。那一年,她得了一场病,差点要了命。大难不死,她一下子想开了许多,病好后,她忽然想去看看舅舅,虽然平时很少来往,但那毕竟是她的亲人。舅舅对她倒挺热情,和她聊起了家常。正聊着,有人在院子喊舅舅,舅舅急忙迎了出去,接着是孩子们的一片喧哗,然后就没了动静,一片沉寂。她感到奇怪,忍不住走出上房,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静悄悄的。当经过一个厦房时,从里面传出明显压低了的说话声,走进去,舅舅家的大人小娃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肉夹馍,低头吃得正香。看到她进来,舅舅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尴尬地解释说前几天他给村里一家人过事帮忙,事主给帮忙的每人送了几个馍……她不想听这些,扭身到上房取了包袱回家了。
第三次大概是1980年。那时候过年出门走亲戚提的是蒸馍,临走时,主人根据关系远近酌情留几个。你到我家来是馍,我到你家去也是馍,几天后,家里的馍就乱了,大小黑白混杂,走亲戚时带的馍自然也就大小黑白不一。那天在舅舅家,她发现了一个让人不齿的秘密。一般人收礼留馍都是随便拿几个了事,而舅舅则是把当天各家亲戚提来的礼馍包袱解开,一溜摆在炕上,然后从中仔细挑选大的、白的留下,大概是过于专注,舅舅竟没有发现她站在旁边。“舅舅怎么总是这样!”她忍不住向一个亲戚诉说看到的情景,亲戚压低声音说:“你舅舅就是那样,每次留馍都挑,自己人,没办法说。”她这才知道这事大家都知道。
经过这三次事情,两家以后几乎断了来往。
土地下放后,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记不清从哪一天起,她和舅舅又恢复了来往,是舅舅先来她家的。
似乎是在弥补以前的不是,舅舅经常给她家送东西。过年时,舅舅说她在县城小锅小灶不方便,把自家蒸的雪白的年馍整袋子地给她送。她女儿考上大学那一年,七十岁的舅舅提着一篮鸡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了,一进门,舅舅一脸孩子般的媚笑,笑容中有一种巴结的卑微,那笑容刺痛了她的心。
她最终原谅了舅舅,她甚至觉得舅舅挺可怜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与舅舅三次结怨,都与馍有关。
第一次是1960年。那时,正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村子外的那片甜苣地,像用铁锨翻过一样,让人挖得连根都找不到了。有一天,七岁的她领着两岁多的弟弟去舅舅家。奇怪的是,大白天舅舅家却关着门,她和弟弟拼命拍门,好半天,门开了,妗子一脸厌嫌地问有什么事,少不更事的她看不来大人的眉高眼低,一边说“我妈让我给我舅说句话”,一边低着头往进闯,妗子拦都拦不住。到了厦房,舅舅黑着脸坐在里边,旁边的柜盖上几箅子刚出锅的馍正冒着热气。看到香喷喷的热馍,弟弟的涎水流下来了,小手忍不住伸了出去,舅舅像没有看见一样,始终板着脸,连一句礼让的话都不说,她狠狠地扳住弟弟那只在空中不停挖挠的手,拉着弟弟就往出走。弟弟不想走,撅着屁股原地不动,被她生拉硬扯地拽了出来。临出门,弟弟委屈得放声大哭,弟弟哭,她也哭,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那一幕,她至今难忘。
第二次大概是1975年。那一年,她得了一场病,差点要了命。大难不死,她一下子想开了许多,病好后,她忽然想去看看舅舅,虽然平时很少来往,但那毕竟是她的亲人。舅舅对她倒挺热情,和她聊起了家常。正聊着,有人在院子喊舅舅,舅舅急忙迎了出去,接着是孩子们的一片喧哗,然后就没了动静,一片沉寂。她感到奇怪,忍不住走出上房,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静悄悄的。当经过一个厦房时,从里面传出明显压低了的说话声,走进去,舅舅家的大人小娃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肉夹馍,低头吃得正香。看到她进来,舅舅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尴尬地解释说前几天他给村里一家人过事帮忙,事主给帮忙的每人送了几个馍……她不想听这些,扭身到上房取了包袱回家了。
第三次大概是1980年。那时候过年出门走亲戚提的是蒸馍,临走时,主人根据关系远近酌情留几个。你到我家来是馍,我到你家去也是馍,几天后,家里的馍就乱了,大小黑白混杂,走亲戚时带的馍自然也就大小黑白不一。那天在舅舅家,她发现了一个让人不齿的秘密。一般人收礼留馍都是随便拿几个了事,而舅舅则是把当天各家亲戚提来的礼馍包袱解开,一溜摆在炕上,然后从中仔细挑选大的、白的留下,大概是过于专注,舅舅竟没有发现她站在旁边。“舅舅怎么总是这样!”她忍不住向一个亲戚诉说看到的情景,亲戚压低声音说:“你舅舅就是那样,每次留馍都挑,自己人,没办法说。”她这才知道这事大家都知道。
经过这三次事情,两家以后几乎断了来往。
土地下放后,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记不清从哪一天起,她和舅舅又恢复了来往,是舅舅先来她家的。
似乎是在弥补以前的不是,舅舅经常给她家送东西。过年时,舅舅说她在县城小锅小灶不方便,把自家蒸的雪白的年馍整袋子地给她送。她女儿考上大学那一年,七十岁的舅舅提着一篮鸡蛋,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来了,一进门,舅舅一脸孩子般的媚笑,笑容中有一种巴结的卑微,那笑容刺痛了她的心。
她最终原谅了舅舅,她甚至觉得舅舅挺可怜的。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