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见”
《晏子春秋·外篇》记载,孔子一行到齐国拜见齐景公,而不去造访晏子。子贡说:“拜见齐君,不去见他的执政大夫,可以吗?”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过三位国君,都很顺利啊。他为人是否正派?我很怀疑。”晏子知道后说:“我世代为齐民,不思而行,不识己过,是不能自立的。我一心一意为国为民,辅佐过三位国君都很顺利。可我若三心二意去侍奉一位国君,也未必顺利!如今,未见我的作为,却对我的顺利进行质疑,孔子妄自议论他人,这犹如湖人非难斧头,山民非议渔网。开始我见到儒者,觉他们很尊贵,今天我倒觉得他们很值得怀疑。”孔子听到此言,很后悔,说:“我孤陋寡闻,口不择言,而微词他人,这使我几乎错识了一位贤人。”于是,叫弟子宰予去向晏子谢罪后,才去拜见了晏子。孔子之误解晏子,根源在于他对晏子怀有成见。
成见是我们的一种固定思维,是种错误。朱自清说:“它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成见的危害可见一斑,因此我们有必要正视自己的成见,并力争抛开它。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成见随处存在。我有一文友,阳光健康向上,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加班写稿,常至凌晨,付出多,刊报也多。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认为作者写文章就是给大家看的,非自己私藏。所以开始三天一次分享到圈里,文友点赞如潮。可他渐渐发现有些思想狭窄,见不得人好者,因嫉妒开始背后散布不利团结的话。他挺郁闷,觉得自己辛苦写稿,招谁惹谁了。有位前辈告诉他:“你的阳光太亮了,遮住了别人。”闻听此言,有些不解,个人写作风格不同,经历不同,知识面不同,思想不同,怎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后领悟到,妒贤嫉能,是人的劣根性。有人是享受型的,写得少,自然发表得少,于是就制造麻烦,见别人有了成绩,不学长避短,不顾全大局,不与人为善,反施以冷嘲热讽。文友现发表作品,从三天一次分享调整为七天,甚至一个月才分享一次,因失望,也不怎么看朋友圈了。这样的不良环境,令人压抑,久之打击了写文与分享的积极性……可见对社会危害大焉。据文友讲:即使偶尔分享,也有闲人、无聊者盯着。这是心灵扭曲,是病态。暴露了一些人的自私、狭隘、妒贤的本性,这就是成见。成见的歪曲、误导,黑的说成白的,其危害显而易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成见也一样,其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不认死理,抛开它。社会日新月异,人在不断进步与变化,我们对人与物的认知,若执迷不悟,仍停留在老眼光,老观念上,势必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害人害己。
□韩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晏子春秋·外篇》记载,孔子一行到齐国拜见齐景公,而不去造访晏子。子贡说:“拜见齐君,不去见他的执政大夫,可以吗?”孔子说:“我听说晏子侍奉过三位国君,都很顺利啊。他为人是否正派?我很怀疑。”晏子知道后说:“我世代为齐民,不思而行,不识己过,是不能自立的。我一心一意为国为民,辅佐过三位国君都很顺利。可我若三心二意去侍奉一位国君,也未必顺利!如今,未见我的作为,却对我的顺利进行质疑,孔子妄自议论他人,这犹如湖人非难斧头,山民非议渔网。开始我见到儒者,觉他们很尊贵,今天我倒觉得他们很值得怀疑。”孔子听到此言,很后悔,说:“我孤陋寡闻,口不择言,而微词他人,这使我几乎错识了一位贤人。”于是,叫弟子宰予去向晏子谢罪后,才去拜见了晏子。孔子之误解晏子,根源在于他对晏子怀有成见。
成见是我们的一种固定思维,是种错误。朱自清说:“它足以使我们无视新的经验,或加以歪曲的解释。”成见的危害可见一斑,因此我们有必要正视自己的成见,并力争抛开它。
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成见随处存在。我有一文友,阳光健康向上,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加班写稿,常至凌晨,付出多,刊报也多。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认为作者写文章就是给大家看的,非自己私藏。所以开始三天一次分享到圈里,文友点赞如潮。可他渐渐发现有些思想狭窄,见不得人好者,因嫉妒开始背后散布不利团结的话。他挺郁闷,觉得自己辛苦写稿,招谁惹谁了。有位前辈告诉他:“你的阳光太亮了,遮住了别人。”闻听此言,有些不解,个人写作风格不同,经历不同,知识面不同,思想不同,怎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后领悟到,妒贤嫉能,是人的劣根性。有人是享受型的,写得少,自然发表得少,于是就制造麻烦,见别人有了成绩,不学长避短,不顾全大局,不与人为善,反施以冷嘲热讽。文友现发表作品,从三天一次分享调整为七天,甚至一个月才分享一次,因失望,也不怎么看朋友圈了。这样的不良环境,令人压抑,久之打击了写文与分享的积极性……可见对社会危害大焉。据文友讲:即使偶尔分享,也有闲人、无聊者盯着。这是心灵扭曲,是病态。暴露了一些人的自私、狭隘、妒贤的本性,这就是成见。成见的歪曲、误导,黑的说成白的,其危害显而易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成见也一样,其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不认死理,抛开它。社会日新月异,人在不断进步与变化,我们对人与物的认知,若执迷不悟,仍停留在老眼光,老观念上,势必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害人害己。
□韩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