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论
1
风骨一词,最早是描述一个人的气质与相貌的。如《晋书》写匈奴王赫连勃勃:“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整个一个活脱脱的美男,盖过了李玉和。李玉和是我幼时观样板戏的男神,演《红灯记》的浩亮,现在的青年已不知道。这里说的姚兴,是后秦皇帝。宋祖,指的是南朝的刘宋皇帝刘裕。两个皇帝都对他如此倾心,可见其伟岸高贵的气质和长相是多么吸引人了。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有句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从这句话看,风骨二字似乎与人的本色有关。把脸上的粉黛都洗了,露出你的真容来。这真容是什么样子呢?是风骨,是本色。这本色不是满脸褶子,不是鸡皮鹤发,是一种既有男子汉的气概而又不甚粗野,既标致美观又不娘炮的美。用宋玉的话来描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为什么我会想到李玉和?因为说相声的说他:“既不胖,又不瘦,一边一块疙瘩肉。”疙瘩肉是说他的腮帮子鼓起两块来,很有棱角。
相貌奇伟标致,却不流于粉腻,有棱角。这大约是说男人的。
2
后来,风骨二字专指诗文的气度。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开“风骨”一章:“是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从刘勰“体之树骸”的解说看,它专指一篇诗文的硬核、骨架和支撑。无骨之人是堆烂肉,无硬核之文也不过是一些堆砌的词藻而已。
陈子昂《<修竹篇>序》云:“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钱泳《履园丛话》曰:“唐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换梁陈之俳优。”
这些表述大约都是说风骨是指一个时代、一首诗、一篇文章的刚正气概和遒劲品格的。
古人所谓“风姿粹美,骨气轩昂”,大概就是指这吧。
3
我们要理解风骨二字的真正含义,必须要先始乎风。
“风”者,国风也。
我们把《诗经》的内容,一般概括为风雅颂三种。雅为贵族音乐,颂为庙堂祭祀音乐,而风,为民间音乐。统而观之,只有风不吹牛逼,不谄媚不颂圣,只有风最刚骨。这种刚骨,是一种对现实的鄙视,一种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客观公允精神。
自打文学诞生,就已分为两种。一是对现实的呈现,一是对真相的掩盖。一者视民间疾苦而痛心疾首,一者仰帝王之息而闻屁如香。
前者是风,后者是颂。前者是良心发现,后者是马屁装盘。
风过之后,浮云尽扫,埃尘涤净,玉宇澄清。
这世界存留的久了,必然会积垢堆滓,只有一场大风,才能打扫干净。
4
说到诗文,就不得不提汉魏诗风,即后人所称道的“汉魏风骨”。
你读汉魏诗句,无论是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丕的“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曹植的“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还是王粲的“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刘桢的“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徐干的“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都有一种高蹈遥寄,思兴愿起的济世情节,都想让这世界和人生有个改变。没有谀颂舔舐之辞,没有飘忽摇摆之句。
扫净院庭成净境,繁华事散逐香尘。汉魏人的诗句中,只有家国情怀,没有皇恩浩荡;只有感怀兴寄,没有凑趣攀援。即所谓胸有方心,身无媚骨,即所谓耿介弘毅,正大光明。
而这样的诗品文格,到后来就慢慢给弄丢了,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
5
说完了风,便不能不说骨。
百度解释:骨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引申为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以及人的品质、气概。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一人、一事、一物内里的支撑和品质的硬度。
一阵风过,所有的草木都知道了软硬。
一场灾难到来,所有的人都现了原形。
人无骨不立,文无骨不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李白“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表达的正是对自己气节和志向的肯定,同时对那些阿谀小人的不屑。
一个方方,让多少须眉不堪至极。作为女儿身的方方,却是满身铁骨。
数篇日记,让几许大作失去重量。一种最普通的文体,却是字如千钧。
若要说骨,则这就是骨,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没有了铁肩,文章即使再妙,也只能是无良无品之作,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6
疾风知劲草,作品显情操。
为文也好,为人也好,不昧良心,不背道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求人间真善美。只有这样,方能显出自己的风骨。也只有这样,才配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能作万世不朽的文。
有没有风骨,自己说了不算。
有没有风骨,自己却一定可以感知得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1
风骨一词,最早是描述一个人的气质与相貌的。如《晋书》写匈奴王赫连勃勃:“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覩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整个一个活脱脱的美男,盖过了李玉和。李玉和是我幼时观样板戏的男神,演《红灯记》的浩亮,现在的青年已不知道。这里说的姚兴,是后秦皇帝。宋祖,指的是南朝的刘宋皇帝刘裕。两个皇帝都对他如此倾心,可见其伟岸高贵的气质和长相是多么吸引人了。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有句曰:“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从这句话看,风骨二字似乎与人的本色有关。把脸上的粉黛都洗了,露出你的真容来。这真容是什么样子呢?是风骨,是本色。这本色不是满脸褶子,不是鸡皮鹤发,是一种既有男子汉的气概而又不甚粗野,既标致美观又不娘炮的美。用宋玉的话来描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为什么我会想到李玉和?因为说相声的说他:“既不胖,又不瘦,一边一块疙瘩肉。”疙瘩肉是说他的腮帮子鼓起两块来,很有棱角。
相貌奇伟标致,却不流于粉腻,有棱角。这大约是说男人的。
2
后来,风骨二字专指诗文的气度。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专开“风骨”一章:“是以怡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从刘勰“体之树骸”的解说看,它专指一篇诗文的硬核、骨架和支撑。无骨之人是堆烂肉,无硬核之文也不过是一些堆砌的词藻而已。
陈子昂《<修竹篇>序》云:“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钱泳《履园丛话》曰:“唐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之风骨,换梁陈之俳优。”
这些表述大约都是说风骨是指一个时代、一首诗、一篇文章的刚正气概和遒劲品格的。
古人所谓“风姿粹美,骨气轩昂”,大概就是指这吧。
3
我们要理解风骨二字的真正含义,必须要先始乎风。
“风”者,国风也。
我们把《诗经》的内容,一般概括为风雅颂三种。雅为贵族音乐,颂为庙堂祭祀音乐,而风,为民间音乐。统而观之,只有风不吹牛逼,不谄媚不颂圣,只有风最刚骨。这种刚骨,是一种对现实的鄙视,一种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客观公允精神。
自打文学诞生,就已分为两种。一是对现实的呈现,一是对真相的掩盖。一者视民间疾苦而痛心疾首,一者仰帝王之息而闻屁如香。
前者是风,后者是颂。前者是良心发现,后者是马屁装盘。
风过之后,浮云尽扫,埃尘涤净,玉宇澄清。
这世界存留的久了,必然会积垢堆滓,只有一场大风,才能打扫干净。
4
说到诗文,就不得不提汉魏诗风,即后人所称道的“汉魏风骨”。
你读汉魏诗句,无论是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丕的“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曹植的“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还是王粲的“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刘桢的“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徐干的“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都有一种高蹈遥寄,思兴愿起的济世情节,都想让这世界和人生有个改变。没有谀颂舔舐之辞,没有飘忽摇摆之句。
扫净院庭成净境,繁华事散逐香尘。汉魏人的诗句中,只有家国情怀,没有皇恩浩荡;只有感怀兴寄,没有凑趣攀援。即所谓胸有方心,身无媚骨,即所谓耿介弘毅,正大光明。
而这样的诗品文格,到后来就慢慢给弄丢了,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
5
说完了风,便不能不说骨。
百度解释:骨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引申为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以及人的品质、气概。
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一人、一事、一物内里的支撑和品质的硬度。
一阵风过,所有的草木都知道了软硬。
一场灾难到来,所有的人都现了原形。
人无骨不立,文无骨不行。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李白“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表达的正是对自己气节和志向的肯定,同时对那些阿谀小人的不屑。
一个方方,让多少须眉不堪至极。作为女儿身的方方,却是满身铁骨。
数篇日记,让几许大作失去重量。一种最普通的文体,却是字如千钧。
若要说骨,则这就是骨,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没有了铁肩,文章即使再妙,也只能是无良无品之作,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6
疾风知劲草,作品显情操。
为文也好,为人也好,不昧良心,不背道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求人间真善美。只有这样,方能显出自己的风骨。也只有这样,才配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能作万世不朽的文。
有没有风骨,自己说了不算。
有没有风骨,自己却一定可以感知得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