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95期:第01版 首版

杨万昌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右手握锉柄,左手压在锉刀前端,嗤嗤……锉削工具发出清脆的响声。5月25日,记者来到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车架厂,对杨万昌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采访,只见工作室成员正娴熟操作着锉具。

51岁的杨万昌现为车架厂模修钳工高级技师,也是杨万昌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干过零件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和模具钳工等工种,由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技能工匠。

“我们工作室的宗旨就是要营造全员创新的氛围,搭建全员锐意创新、展示才能的平台,在传帮带中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每位学员内心。”谈到工作室文化时,杨万昌说。

不管什么样的创新,都要简单明了

“不管什么样的创新,都要简单明了,必须讲究实用性,必须安全、高效、节约成本。”作为负责人,杨万昌坚持一线实操教学,亲自带项目研究课题、攻克难关。

工作室成员郑麦忙告诉记者,针对几个数控设备模具问题造成冲头消耗量大的情况,杨师傅先后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先进知识,自主创新设计模具结构,并现场对设备模具进行组装、调试,从根本上解决了制造缺陷“老大难”问题。以前,某型横梁压型模具平均加工2066件就出现故障,他现场分析、查找原因,随后大胆对氮气缸工作行程进行调整,增加紧固点,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故障出现频次降低至1次/3757件,这个项目也荣获西安市第三十三届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会一等奖。

精心传帮带提升员工技能

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跨越式发展,生产车间装备了大量精密设备,大批年轻员工进入到维修队伍。针对目前钳工普遍年轻,实操技能和工作经验不足的现状,杨万昌经常鼓励大家遇到问题多分析、多讨论,“要苦干加巧干”。

从2013年起,杨万昌就主动牵头编写《车架厂钳工技能培训大纲》,成立钳工技能培训基地,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每天下午时间为学员进行授课。他把自己积累的三十多年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工作室成员王强说:“我到工作室以来很安心,很能锻炼我的耐心。”

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创新技术攻关、员工技能培训、创新团队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仅2019年由创新工作室成员主持实施的创新改善就有29项,累计节约资金80万元以上。工作室成员申报创新成果58项,全年完成实施55项。工作室先后荣获“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公司企业文化优秀案例”,杨万昌也获得了“陕西产业工匠人才”“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等荣誉。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