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23期:第04版 憩心亭

借光华阴老腔

王正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叶落归根,人老乡愁。

某日,当你开始眼红别人家乡县名、村名、镇名屡屡出现在媒体上的时候,意味着走向思维的固执、老化与怀旧心切,萌生一种对故土的想念与深爱。

因工作关系,我每天能阅读到省内多家报刊,总希望可以捕捉到关于家乡华阴的信息。但却常常事与愿违,似乎编采人员故意戏耍我,就是不登华阴的只言片语。遇此,常常埋怨完媒体,接着埋怨家乡的宣传机构,为什么不给媒体多提供稿件宣传报道本县?而陕南、陕北某些县市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的信息连篇累牍,真令人既羡慕又嫉妒……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不想能在媒体上多有生养过自己故土的喜讯呢!更何况一个因故和家乡“失联”半个多世纪时光的老者。

那年,央视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每省直播一台戏曲晚会。陕西推荐商洛花鼓,压轴的是华阴老腔。剧场选在西安北大街人民剧院,我有幸领到一张免费池票。临开演还有三四十分钟,剧场已座无虚席。原省长程安东、省委副书记周雅光、蔡竹林等省市老领导光临观看。之前,因找程安东(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给我曾主编的报纸题写报头相识。他看到我惊奇地问:“你怎么也来了?”“省长都来看咱家乡戏,我怎能不来。”“啊。花鼓?老腔?”他问道。“老腔。”他肯定地说:“央视直播,这下你们华阴要出名了。”接着他向周雅光介绍我:“这是机械工业部行业报老总小王,缠着我题写报头。”“写了吗?”程安东点点头,然后两人落座。刚好在我们四排前三。

第二天,关于央视全国直播,省市老领导现场观看华阴老腔的新闻,占据了古城主流媒体的版面和频道。老腔迅速从幕后走到台前,由农村乡间面向繁华都市。老腔先后进京献演,荣登央视春晚,一时间,“老腔=华阴”“华阴是老腔发源地”的观点热传,声名鹊起。名不见经传的华阴因老腔被社会突然关注,引起街谈巷议。我作为一个华阴籍老汉,自然高兴。

随着老腔演出场次频添,观众增多,传播范围扩大,大凡知道我祖籍的同事、战友、工友和看到老腔的熟人,再见面时总少不了聊几句有关老腔的话题。甚有朋友趣笑,华阴无凳可坐,全让老腔砸啦!无形中沾了老腔的光。参加学术年会,席间自我介绍时,马上有人特别补充,我是来自老腔的家乡——华阴,大家呐喊鼓掌,要我吼几嗓子……地铁上,熟人相视说不清名姓,尴尬瞬间,对方喊出了“老腔——老王!”所有点点滴滴,自慰地域文化欣赏所带来的亲近。文化可以影响或改变某种观念,过去很少被人们提及的小县名,因老腔变红腔,成为一种现代别有风格的非遗文化元素的彰扬。在人们交往中,在公共场所变得多了起来,是那沉稳、浑厚、粗犷、豪放的一板凳尘烟弥漫,一嗓子通天震地,神鬼惊的老腔,酣畅淋漓啸叫的秦人拼搏、奋发的精神,缩短了大伙交往的距离。

老腔的腔、老腔的调、老腔的韵,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之歌,勾起了我对年少趣事的记忆。

我们村的非遗文化颇具特点。逢年过节,大人们杀猪宰羊,家家捐款捐物,购置戏衣,装扮剧情,车拉人抬,演出一幕幕“刀铡妖孽”“剑劈邪恶”“绳捆不孝之子”的古装戏“血骨束”(谐音)围着街巷转,宣传扬善惩恶,高台教化人文道德。小孩们则玩皮影,一条短巷,像我、石娃、天正、秉需、柴狗等都属小有名气的玩家。空旷的院落,挂一块白布、一张小方桌、一盏自制煤油灯、一个个自带皮影构成一台戏。几个人捉签挑影在白布上做着动作,或站或坐,扯嗓说唱;或喜或悲,演绎人间冷暖;或孙猴子打闹天宫般翻腾来去……南腔北调,七扭八歪的陶醉和乐呵。虽设有鼓琴弦乐的伴奏,碗、筷、碟、盆却是最好的打击乐。高腔大嗓地吼唱,一板一眼地表演。拿手的戏词是不厌其烦的《劈山救母》《火焰驹》《铡美案》《张连卖布》等片断。观众多为四五岁的女孩,小板凳小人物,争前恐后地指指点点。偶有大人助兴赏光时,捉签的、唱戏的、敲梆打板的,无不越加卖力张扬与表现自己的能力!

非遗文化是靓丽的名片,良好的求知导向。儿时痴迷皮影完全是一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玩耍,一种童性乐趣的追求。而老腔到底有多老,为什么会有千余年的流传?皮影与老腔谁大谁小,谁先谁后,什么时候加上砸板凳?为什么唯双泉村人使老腔传延不衰?社会发展到当今又怎么满足人们文化欣赏的口味等等,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应知而又未知的百科知识。老腔的热演、热议,褒也好贬也好,非遗文化的传承无不需要再思考、再发现、再挖掘、再发展。

我虽不是艺人,不是文化学者,但却是曾经的皮影小戏爱好者一族,一个与老腔沾亲带故者,一个地道的爱着故土,爱着老腔的乡党。希望老腔走得更远,愿华阴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感谢老腔,感谢双泉人口耳相传,才有了古老家族戏——华阴老腔的今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