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30期:第04版 百味国际

永远的蘑菇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张鹰

前几日,战友送我一件文化衫,上面印有曾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蘑菇云图案,还有“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6周年”字样。这件文化衫一下将我的思绪带回到新疆马兰基地那段难忘的岁月。

1964年10月16日,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罗布泊,竖立着一栋四层楼房,里面卧室、厨房、家具应有尽有,不远处还摆放着一架飞机和一辆坦克,地窝里拴着两只猴子和狗。参加核试验的解放军指战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还有物理、化学专家们都戴上特制的墨镜,屏住呼吸,听着广播里基地总指挥倒计时的报秒:“6、5、4、3、2、1,起爆!”只见一团硕大的火球闪爆,紧接着蘑菇云翻滚着、升腾着,越升越大,直刺蓝天。在爆炸的第一时间,空军驾机穿过蘑菇云取样,防化兵分别乘摩托车、吉普车和装甲车快速驶向爆心,记录数据,下车将试验的猴、狗牵上装甲车返回营地。

1968年3月,我和西安百余名适龄青年,经过严格的政审、体检后,穿上军装,来到新疆腹地——马兰,成为核试验基地的一名防化兵战士。远离城市,远离父母,在“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

为保证原子弹和氢弹在试验时能准确无误地取样和采集数据,每天要进行无数次训练,甚至还要蒙着眼睛拆装探测仪、寻找故意藏匿好的放射源。然而,更艰苦的是穿上防化服乘坐装甲车训练。夏季,戈壁滩上的气温高达45度,我们身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化服,在模拟的试验场地跑步取样,汗流浃背,军装里外全部湿透。说了可能有人不信,回到营房,从连体的防化服里能倒出少半脸盆汗水。

核试验前,要提前半个月进入场站。从营房到试验区要坐一天的车,到达目的地后,身上的灰尘足有2公分厚,战士们个个都成了泥塑,只有眨动的眼睛证明你是个活人。试验场内寸草不生,打出的水又苦又涩无法饮用,只能从生活区马兰拉水。吃不上蔬菜,连鸡蛋都是用蛋粉和水搅拌后炒着吃,罐头是最好的菜,只有在核试验期间才供应。核试验场风沙大得惊人,若是在帐篷外吃饭,饭吃完碗底便是一层沙子。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参加核试验的人员都非常乐观,个个朝气蓬勃。每当北京向世界宣布:在我国西部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时,我们这些参加核试验的防化兵指战员的那种喜悦、激动和自豪,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马兰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影响着我的一生。因为有了戈壁军营生活的铺垫,再艰苦的环境我都能从容应对,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朵永不消逝的蘑菇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