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玉山: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
关键字:地上,科研成果
小雨骤晴,雾锁秦岭。8月21日上午,驱车行驶在西安环山公路周至段,两旁集中连片的猕猴桃园里碧叶连天、繁果压枝,一派丰收景象。在位于秦岭北麓九峰镇南千户村的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踩着湿软的泥土仔细察看猕猴桃新品“瑞玉”的生长情况。
“瑞玉”是雷玉山研制的适宜在秦岭北麓种植的猕猴桃高端新品种,因其优质、多抗、耐贮运的综合优点被称为“中国猕猴桃颠覆性品种”,近年来在全国猕猴桃主产区设点示范推广,授权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总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雷玉山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用情用力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技专家。
一生只干好猕猴桃科研这件事
今年57岁的雷玉山,长期从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坚守猕猴桃科研岗位20多年,亲朋好友都戏称他“这辈子只会与猕猴桃打交道”,他却说:“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不要紧,关键是要把这件事干出名堂!”
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虽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但一直却是“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原因曾面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期间,上级给了雷玉山几次调换工作岗位的机会,他却选择留下来,与大家共渡难关。
“等上级给饭吃不是办法,只有靠自己干才有出路。在单位生死存亡之际,雷玉山带领十几名科研人员,胸怀猕猴桃事业、立足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一手搞科研一手抓管理,深入田间地头,起早贪黑搞科研,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民、专业技术过硬的猕猴桃创新团队。
2015年9月,雷玉山发起组建了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建成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靠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选育出猕猴桃新品种优系10个、审定新品种5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4个、获专利授权5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瑞玉”“璞玉”“碧玉”及“金玉系列”品种为全省猕猴桃品种结构调整做好了良种储备。他还带领团队边研究技术边示范推广,用10年时间将猕猴桃花粉研发、生产及授粉技术推广到全国主产区,带动了猕猴桃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猕猴桃雄株培育及花粉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成果荣获2019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付出就有回报。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猕猴桃育种与生物技术团队被命名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雷玉山被评为陕西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要“顶天立地”
雷玉山长期在农业生产科研一线工作,深知全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需要,明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他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选育出颠覆性引领性的品种和研发出高端顶尖的新技术新产品;“立地”,就是要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并转化为产业应用技术,让农民种出好猕猴桃,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为了解决好既“顶天”又“立地”问题,在雷玉山的力推下,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于2008年在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租地建设科研示范基地。2009年12月,在基地基础上,创办了科技成果转化公司——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简称陕西佰瑞),从100万元起步开始了整整10年的艰苦创新创业。
陕西佰瑞以“科研作为产业,成果作为商品”的创新理念,坚持技术和人才下沉,“做给农户看、帮着农户干、带着农户销”,打造出陕西佰瑞科技服务新模式。在主产区建立猕猴桃科技服务中心,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点,一方面在各村级服务站建立“标准示范园”,展示新品种、新架型、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猕猴桃博览馆暨佰瑞科技网发布信息、现场参观实地指导、线上线下交流培训,并利用远程视频诊断咨询、专家智能系统应答等,为广大果农提供精准周到的技术服务。
陕西佰瑞董事长李永武告诉记者:“由于我们致力于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生产经营商品花粉、良种苗木和优质鲜果,构建了完整的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搭建了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信息服务大平台,为全省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陕西佰瑞依托创新成果开展产业技术服务,总资产达2600万元,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研发转化了猕猴桃商品花粉、良种苗木、有机鲜果和新型农资农具四类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全国猕猴桃产业技术的领头羊。荣获国家级“猕猴桃星创天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等诸多称号。
发挥科技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山阳县从零开始布局发展猕猴桃产业,一年建成1000亩示范园,将300户贫困户纳入猕猴桃发展产业。这是在助力脱贫攻坚、陕西实施猕猴桃“东扩南移”过程中,雷玉山帮助商洛市山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所交出的答卷。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雷玉山和陕西佰瑞利用科技优势进行猕猴桃产业帮扶,探索出“科技+产业+扶贫”的模式,对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户采取自愿原则,按照“品种+技术+产业”的运作模式,建立加盟果园,保底价收购,实现产业脱贫;对没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户,按照“公司效益+资产收益”的运作模式,申请苏陕帮扶资金和资产收益项目,保底分红,确保固定收益。同时,通过劳动就业、培养技术能手、发放农资、无偿捐助等形式,进行一对一帮扶,稳定收入,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周至县竹峪镇鸭沟岭村贫困户宋巧萍,家里有2亩老品种“秦美”园,2017年每斤果只卖到8毛钱,算下来卖的钱仅够投入。2018年3月雷玉山将“秦美”园高接成‘瑞玉’新品种,2019年初挂果就卖了1万元,今年收入将超过3万元。宋巧萍感动地说:“雷主任选育的品种好、卖价高,又教我种出好品种,猕猴桃的确是我家的致富果。”
今年以来,雷玉山克服疫情影响,东到渭南市的华阴、临渭,南到安康市的岚皋、汉阴,以及商洛市的商州、山阳,忙得都没有假节日,整天跟泥土和农民在一起,为陕西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奔忙着。岚皋县是陕西猕猴桃产业“南移”的重点县,作为该县的科技顾问,雷玉山走遍了岚皋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研究制定出山地猕猴桃建园技术方案,带去了“瑞玉”“金玉”新品种和有机壮果新技术。目前,岚皋县1万多亩山地猕猴桃已开始挂果。当地农业部门称赞:“这些才是我们开展产业扶贫、开辟致富之路的‘金钥匙’。”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力量。多年来,雷玉山在陕西乃至全国作学术报告和技术讲座超过60场次,累计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果农万余人,新品种新技术成果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年复一年把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小雨骤晴,雾锁秦岭。8月21日上午,驱车行驶在西安环山公路周至段,两旁集中连片的猕猴桃园里碧叶连天、繁果压枝,一派丰收景象。在位于秦岭北麓九峰镇南千户村的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雷玉山踩着湿软的泥土仔细察看猕猴桃新品“瑞玉”的生长情况。
“瑞玉”是雷玉山研制的适宜在秦岭北麓种植的猕猴桃高端新品种,因其优质、多抗、耐贮运的综合优点被称为“中国猕猴桃颠覆性品种”,近年来在全国猕猴桃主产区设点示范推广,授权推广面积超过3万亩,总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雷玉山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用情用力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技专家。
一生只干好猕猴桃科研这件事
今年57岁的雷玉山,长期从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坚守猕猴桃科研岗位20多年,亲朋好友都戏称他“这辈子只会与猕猴桃打交道”,他却说:“一辈子只干一件事不要紧,关键是要把这件事干出名堂!”
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虽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但一直却是“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体制的原因曾面临发不出工资的窘境。期间,上级给了雷玉山几次调换工作岗位的机会,他却选择留下来,与大家共渡难关。
“等上级给饭吃不是办法,只有靠自己干才有出路。在单位生死存亡之际,雷玉山带领十几名科研人员,胸怀猕猴桃事业、立足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一手搞科研一手抓管理,深入田间地头,起早贪黑搞科研,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民、专业技术过硬的猕猴桃创新团队。
2015年9月,雷玉山发起组建了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继建成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靠这些科技创新平台,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选育出猕猴桃新品种优系10个、审定新品种5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4个、获专利授权5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瑞玉”“璞玉”“碧玉”及“金玉系列”品种为全省猕猴桃品种结构调整做好了良种储备。他还带领团队边研究技术边示范推广,用10年时间将猕猴桃花粉研发、生产及授粉技术推广到全国主产区,带动了猕猴桃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猕猴桃雄株培育及花粉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成果荣获2019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付出就有回报。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猕猴桃育种与生物技术团队被命名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雷玉山被评为陕西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殊荣。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要“顶天立地”
雷玉山长期在农业生产科研一线工作,深知全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需要,明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他认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选育出颠覆性引领性的品种和研发出高端顶尖的新技术新产品;“立地”,就是要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并转化为产业应用技术,让农民种出好猕猴桃,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为了解决好既“顶天”又“立地”问题,在雷玉山的力推下,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于2008年在中国猕猴桃之乡——周至县租地建设科研示范基地。2009年12月,在基地基础上,创办了科技成果转化公司——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简称陕西佰瑞),从100万元起步开始了整整10年的艰苦创新创业。
陕西佰瑞以“科研作为产业,成果作为商品”的创新理念,坚持技术和人才下沉,“做给农户看、帮着农户干、带着农户销”,打造出陕西佰瑞科技服务新模式。在主产区建立猕猴桃科技服务中心,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点,一方面在各村级服务站建立“标准示范园”,展示新品种、新架型、新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猕猴桃博览馆暨佰瑞科技网发布信息、现场参观实地指导、线上线下交流培训,并利用远程视频诊断咨询、专家智能系统应答等,为广大果农提供精准周到的技术服务。
陕西佰瑞董事长李永武告诉记者:“由于我们致力于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生产经营商品花粉、良种苗木和优质鲜果,构建了完整的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搭建了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信息服务大平台,为全省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目前,陕西佰瑞依托创新成果开展产业技术服务,总资产达2600万元,年均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研发转化了猕猴桃商品花粉、良种苗木、有机鲜果和新型农资农具四类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全国猕猴桃产业技术的领头羊。荣获国家级“猕猴桃星创天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等诸多称号。
发挥科技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山阳县从零开始布局发展猕猴桃产业,一年建成1000亩示范园,将300户贫困户纳入猕猴桃发展产业。这是在助力脱贫攻坚、陕西实施猕猴桃“东扩南移”过程中,雷玉山帮助商洛市山阳县发展猕猴桃产业所交出的答卷。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雷玉山和陕西佰瑞利用科技优势进行猕猴桃产业帮扶,探索出“科技+产业+扶贫”的模式,对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户采取自愿原则,按照“品种+技术+产业”的运作模式,建立加盟果园,保底价收购,实现产业脱贫;对没有产业基础的贫困户,按照“公司效益+资产收益”的运作模式,申请苏陕帮扶资金和资产收益项目,保底分红,确保固定收益。同时,通过劳动就业、培养技术能手、发放农资、无偿捐助等形式,进行一对一帮扶,稳定收入,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周至县竹峪镇鸭沟岭村贫困户宋巧萍,家里有2亩老品种“秦美”园,2017年每斤果只卖到8毛钱,算下来卖的钱仅够投入。2018年3月雷玉山将“秦美”园高接成‘瑞玉’新品种,2019年初挂果就卖了1万元,今年收入将超过3万元。宋巧萍感动地说:“雷主任选育的品种好、卖价高,又教我种出好品种,猕猴桃的确是我家的致富果。”
今年以来,雷玉山克服疫情影响,东到渭南市的华阴、临渭,南到安康市的岚皋、汉阴,以及商洛市的商州、山阳,忙得都没有假节日,整天跟泥土和农民在一起,为陕西猕猴桃产业“东扩南移”奔忙着。岚皋县是陕西猕猴桃产业“南移”的重点县,作为该县的科技顾问,雷玉山走遍了岚皋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研究制定出山地猕猴桃建园技术方案,带去了“瑞玉”“金玉”新品种和有机壮果新技术。目前,岚皋县1万多亩山地猕猴桃已开始挂果。当地农业部门称赞:“这些才是我们开展产业扶贫、开辟致富之路的‘金钥匙’。”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力量。多年来,雷玉山在陕西乃至全国作学术报告和技术讲座超过60场次,累计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果农万余人,新品种新技术成果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年复一年把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本报记者 阎瑞先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