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建人作出最好的注解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铁路电力运输分公司司机长刘正林
编者的话
1 1 月2 4 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我省有6 3 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为在全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从今日起,本报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栏,集中刊发我省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刘正林检修机车内部
每当接班、列车站停、下班交车或检修时,他就会习惯性地拎着检车锤绕着机身,躬下腰,敲几下,瞅一瞅,走几步,再躬下腰,如此反复……通过锤敲、眼观、手摸,就能判断出哪里存在异常,并很快解决。这项极为重要的业务,他整整重复了2 7 年。
2 7 年来,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他发现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 0 多个,有效防止各类行车安全事故6 0 余起,担当值乘任务3 0 0 0 多趟,安全运行1 2 0 多万公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铁路电力运输分公司司机长刘正林。
矢志不渝,以争当劳模为愿景
“从小到大,我内心崇拜两个人,一个是父亲刘富昌,他是铁道兵,也是一名火车司机;另一个是全国劳模王国春,他身上的精神深深吸引着我。”刘正林说。
1 9 9 5 年4 月,公司第二铁路运输分公司司机长王国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他在普通岗位创造的一系列骄人数据,更让刘正林增添了几分对劳模的崇拜。
1 9 9 3 年,从中铁二十局技校毕业的刘正林,根据安排前往宝成复线,投身到铁路运输事业。
参加工作时,公司铁运事业刚刚起步,参与的铁路运输线、机车、人员数量少,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系统经验,开展工作异常艰难。这一切,刘正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那时起,刘正林就注重学习,经常向师傅请教学习经验,千方百计找来各类专业书籍,整宿熬夜苦学。那些年,看书成了他为数不多的爱好。
工作中,他把清理、保养、维修机车当成一种磨砺,熟悉了机车各部件和工作原理,并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逐渐成长为一名知识全面、技能精湛的业务骨干,每一趟运输业务都能安全顺利完成。
刘正林的床头柜里,有厚厚几摞叠起来的笔记本,有些甚至纸张发黄、出现破损。这里面记录着刘正林2 7 年来的初心和梦想,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传承劳模精神,把根扎实
“热爱岗位,尽职尽责,你才是个称职的员工;顶住压力,砥砺奋进,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业绩,你才是个优秀的员工。”刘正林把这句话当成了工作中坚守的信条。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一直以来,刘正林始终严格践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措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他参与完善《万吨列车断钩分离后操作流程》《长大坡道万吨起车办法》等1 0 多项操作法,对《技规》《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各项制度烂熟于心,还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出乘勤预想,整备勤检查,运行勤瞭望,联控勤呼唤,道口勤鸣笛,退乘勤保养”的“六勤”安全口诀。
他无数次参与机车运营,对自己所担负区段的曲线、坡道、周边环境等信息了如指掌,长、大坡道行车如何操纵,机车行至哪里该制动慢行?他都能灵活应对。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刘正林多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仅2 0 1 9 年,就发现各类问题6 2 7 件,排除隐患1 1 项,防止各类事故9 4 件,为机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大保障。“有他在,大家心里就更有底气。”谈及刘正林,分公司经理许青平的话中满是好评。
2 0 0 0 年后,随着S S 4 改型电力机车进入运输领域,身为内燃机车乘务员的刘正林被派遣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转型,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刘正林表示,这也是一大考验,必须迎难而上。
他从零开始,仅用两年的时间,便熟练掌握了各种新技能。并在随后多年,先后参与了宝成复线、宝中、神朔等国家重点铁路机车运输,从电力机车学员、副司机、司机,走到了司机长的岗位,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
为培养出更多劳模,他对家人满是愧疚
“铁运业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支作风强硬、技术扎实的专业人才队伍。”刘正林说,面对年轻员工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现状,他决定从改面貌、夯基础入手。
每天清晨前往机车库时,刘正林的身上总挎着个沉甸甸的包,里面装着他平时用的业务书籍和各种工具。
技术员靳福宝说,刘师傅每天都会在上下班路上或利用休息时间巩固专业知识,作为分公司乘务员的教员,他还要对当天或次日的讲课内容进行温习。
为了掌握全体员工的学习情况和业务水平,刘正林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与每个人促膝谈心,有针对性地构思、制订教学方案。“每次听完刘师傅的授课,都有全新收获。”检修人员邓瑞瑞感慨道。
这些年,刘正林通过传帮带组织各类培训6 6 8 0 人次,电气化安全、隔离开关年鉴等考试合格率均达1 0 0 %,他还先后培养了3 0 余名作风过硬、业务优秀的司机、副司机,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
2 0 1 7 年,中铁二十局以刘正林姓名命名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从那时起,刘正林从强化思想入手,组织开展“安全大讲堂”“送知识到一线”“安全管理大家谈”等活动,并结合常考、易错问题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严抓各类培训和技能考试,带动人才迅速成长。
经过3 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刘正林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一支由技术、教育、检修、运用等专业共1 8 人组成的创新团队,大批技术骨干先后走上乘务员、司机岗位,累计创新成果1 0 多项,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并在2 0 1 9 年荣获陕西省“建设工会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但每每谈及家人,刘正林沉默许久后,眼圈发红,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刘正林与家人聚少离多,刚工作时每年只能休假一次,每次也仅有一个多月。更多时候,只能打个电话、发条信息问候一声。好不容易回趟家,他会陪老人散步,陪妻子做饭,给孩子讲铁运故事。
2 0 1 6 年,刘正林年迈的老父亲因病去世,留下7 0 多岁的老母亲在位于洛阳的公司基地独居。老人说,她也曾是四公司的退休老职工,非常理解儿子,不添负担。时不时,老人还会过去看看孙子,问问儿子的工作和身体情况。
对于儿子,刘正林也心中充满愧疚。在孩子3 岁时,刘正林就把他送到了托管学校,从小到大,都是独自上学回家,也没人辅导作业,有几回钥匙掉了连家门都进不了。如今,1 6 岁的儿子已上高二,而多年来自己陪儿子的时间也屈指可数,更别说陪他出去逛逛或看场电影……
“我能有今天的一切,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刘正林动情地说,唯有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事业的忠诚和动力,让他们放心。
1 1 月2 4 日上午,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在北京刚刚结束,刘正林第一时间把获奖照片发给家人和单位,和大家一同分享喜悦。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2 7 年来,刘正林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先后获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模范”“十大杰出工人”“三秦工匠”等一系列殊荣,所在班组连续多次捧回“红旗机车”“红旗机班”奖牌。
“其实,成绩和荣誉,是每个人付出换来的,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正林淡然地说。
他表示,会始终牢记父辈期望和嘱托,始终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不自满、不自傲,继续把对企业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刻在心上,以自己的质朴纯粹、实干担当,为铁建人作出最好的注解。 (黄天龙 郭晨 刘斌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编者的话
1 1 月2 4 日上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我省有6 3 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为在全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从今日起,本报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栏,集中刊发我省部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刘正林检修机车内部
每当接班、列车站停、下班交车或检修时,他就会习惯性地拎着检车锤绕着机身,躬下腰,敲几下,瞅一瞅,走几步,再躬下腰,如此反复……通过锤敲、眼观、手摸,就能判断出哪里存在异常,并很快解决。这项极为重要的业务,他整整重复了2 7 年。
2 7 年来,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他发现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3 0 多个,有效防止各类行车安全事故6 0 余起,担当值乘任务3 0 0 0 多趟,安全运行1 2 0 多万公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中铁二十局四公司铁路电力运输分公司司机长刘正林。
矢志不渝,以争当劳模为愿景
“从小到大,我内心崇拜两个人,一个是父亲刘富昌,他是铁道兵,也是一名火车司机;另一个是全国劳模王国春,他身上的精神深深吸引着我。”刘正林说。
1 9 9 5 年4 月,公司第二铁路运输分公司司机长王国春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他在普通岗位创造的一系列骄人数据,更让刘正林增添了几分对劳模的崇拜。
1 9 9 3 年,从中铁二十局技校毕业的刘正林,根据安排前往宝成复线,投身到铁路运输事业。
参加工作时,公司铁运事业刚刚起步,参与的铁路运输线、机车、人员数量少,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系统经验,开展工作异常艰难。这一切,刘正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从那时起,刘正林就注重学习,经常向师傅请教学习经验,千方百计找来各类专业书籍,整宿熬夜苦学。那些年,看书成了他为数不多的爱好。
工作中,他把清理、保养、维修机车当成一种磨砺,熟悉了机车各部件和工作原理,并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逐渐成长为一名知识全面、技能精湛的业务骨干,每一趟运输业务都能安全顺利完成。
刘正林的床头柜里,有厚厚几摞叠起来的笔记本,有些甚至纸张发黄、出现破损。这里面记录着刘正林2 7 年来的初心和梦想,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
传承劳模精神,把根扎实
“热爱岗位,尽职尽责,你才是个称职的员工;顶住压力,砥砺奋进,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业绩,你才是个优秀的员工。”刘正林把这句话当成了工作中坚守的信条。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一直以来,刘正林始终严格践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措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他参与完善《万吨列车断钩分离后操作流程》《长大坡道万吨起车办法》等1 0 多项操作法,对《技规》《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各项制度烂熟于心,还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出乘勤预想,整备勤检查,运行勤瞭望,联控勤呼唤,道口勤鸣笛,退乘勤保养”的“六勤”安全口诀。
他无数次参与机车运营,对自己所担负区段的曲线、坡道、周边环境等信息了如指掌,长、大坡道行车如何操纵,机车行至哪里该制动慢行?他都能灵活应对。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刘正林多次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仅2 0 1 9 年,就发现各类问题6 2 7 件,排除隐患1 1 项,防止各类事故9 4 件,为机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强大保障。“有他在,大家心里就更有底气。”谈及刘正林,分公司经理许青平的话中满是好评。
2 0 0 0 年后,随着S S 4 改型电力机车进入运输领域,身为内燃机车乘务员的刘正林被派遣外出参加学习培训。“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转型,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刘正林表示,这也是一大考验,必须迎难而上。
他从零开始,仅用两年的时间,便熟练掌握了各种新技能。并在随后多年,先后参与了宝成复线、宝中、神朔等国家重点铁路机车运输,从电力机车学员、副司机、司机,走到了司机长的岗位,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
为培养出更多劳模,他对家人满是愧疚
“铁运业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支作风强硬、技术扎实的专业人才队伍。”刘正林说,面对年轻员工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现状,他决定从改面貌、夯基础入手。
每天清晨前往机车库时,刘正林的身上总挎着个沉甸甸的包,里面装着他平时用的业务书籍和各种工具。
技术员靳福宝说,刘师傅每天都会在上下班路上或利用休息时间巩固专业知识,作为分公司乘务员的教员,他还要对当天或次日的讲课内容进行温习。
为了掌握全体员工的学习情况和业务水平,刘正林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与每个人促膝谈心,有针对性地构思、制订教学方案。“每次听完刘师傅的授课,都有全新收获。”检修人员邓瑞瑞感慨道。
这些年,刘正林通过传帮带组织各类培训6 6 8 0 人次,电气化安全、隔离开关年鉴等考试合格率均达1 0 0 %,他还先后培养了3 0 余名作风过硬、业务优秀的司机、副司机,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
2 0 1 7 年,中铁二十局以刘正林姓名命名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从那时起,刘正林从强化思想入手,组织开展“安全大讲堂”“送知识到一线”“安全管理大家谈”等活动,并结合常考、易错问题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严抓各类培训和技能考试,带动人才迅速成长。
经过3 年多的努力,如今的“刘正林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一支由技术、教育、检修、运用等专业共1 8 人组成的创新团队,大批技术骨干先后走上乘务员、司机岗位,累计创新成果1 0 多项,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并在2 0 1 9 年荣获陕西省“建设工会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称号。
但每每谈及家人,刘正林沉默许久后,眼圈发红,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刘正林与家人聚少离多,刚工作时每年只能休假一次,每次也仅有一个多月。更多时候,只能打个电话、发条信息问候一声。好不容易回趟家,他会陪老人散步,陪妻子做饭,给孩子讲铁运故事。
2 0 1 6 年,刘正林年迈的老父亲因病去世,留下7 0 多岁的老母亲在位于洛阳的公司基地独居。老人说,她也曾是四公司的退休老职工,非常理解儿子,不添负担。时不时,老人还会过去看看孙子,问问儿子的工作和身体情况。
对于儿子,刘正林也心中充满愧疚。在孩子3 岁时,刘正林就把他送到了托管学校,从小到大,都是独自上学回家,也没人辅导作业,有几回钥匙掉了连家门都进不了。如今,1 6 岁的儿子已上高二,而多年来自己陪儿子的时间也屈指可数,更别说陪他出去逛逛或看场电影……
“我能有今天的一切,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刘正林动情地说,唯有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事业的忠诚和动力,让他们放心。
1 1 月2 4 日上午,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在北京刚刚结束,刘正林第一时间把获奖照片发给家人和单位,和大家一同分享喜悦。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2 7 年来,刘正林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先后获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模范”“十大杰出工人”“三秦工匠”等一系列殊荣,所在班组连续多次捧回“红旗机车”“红旗机班”奖牌。
“其实,成绩和荣誉,是每个人付出换来的,我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刘正林淡然地说。
他表示,会始终牢记父辈期望和嘱托,始终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不自满、不自傲,继续把对企业的无限忠诚融入血脉、刻在心上,以自己的质朴纯粹、实干担当,为铁建人作出最好的注解。 (黄天龙 郭晨 刘斌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