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养模式 打造职教新高地
我省高职院校专家谈技能人才培养
阅读提示
2 0 2 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 0 2 0 -2 0 2 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省高职院校专家建议:应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结合等途径,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方法,高职院校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应该担当的新使命。
1 推行“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如何将学生精准培养成创新型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探索的课题。1 2 月8 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部分陕西省属高职院校的专家学者。“
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种类型,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杨笑琪建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职业发展,选择学习课程,形成专业‘学习菜单’,构建个性化、精准式人才培养方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摸清学生的教育基础、技能经历、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需求,按照“分类教学、精准培养”理念,提供以公共基础课、文化艺术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为大类的“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给高职院校的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趋势下,需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才能准确定位与设计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和结构模式,以确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的需求预期和长远发展需要。
2 开展校企合作“模块化”教学
“高职院校要主动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走产学研融合的发展之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岩说,人才培养要求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培养过程中学生要提前接触生产,缩短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尽可能达到“零距离”适应、“无缝隙”对接。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建议,学校可以对接产业需求和企业用人要求,对现有的专业课进行调整,尝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炒冷饭’的弊端,要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周岩说。
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杨笑琪建议,要对接陕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相关专业中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校企交替教学运行模式,校企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完善现代学徒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
“从市场需求入手,准确把握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需求,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和强化校企结合等途径,突出职业特点,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赵居礼说。
3 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还需要培养鲁班。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劳动结合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其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 :1 ,所以,需要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方法。将企业的先进设备与技能人才引进学校,充实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杨笑琪说,建议在职务晋升、课时补贴、年度考核等方面,向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倾斜,确保“双师”比例达到9 0 %以上。
“把‘补短教育’转变为‘扬长教育’。”赵居礼说,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互聘,职业院校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可采取灵活招聘方式,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
4 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通过“工匠精神”专业课堂,劳模工匠“进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西安航空职业学院采取“专任教师下工厂,能工巧匠上讲堂”的建设思路,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专题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授课内容,将劳动成果评价纳入学生实训课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身处新时代,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工匠人才,必须要有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水平教师。”周岩说。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应该担当的新使命。
“学校采取劳模工匠‘进校园’,教师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进入学校要获取知识和技能,走出学校要服务国家和人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张彬说。
《行动计划》也提出,鼓励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有亲和力、身正为范的兼职德育工作队伍。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既面临着国家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结构、技术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又承载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需要重视职业文化、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融通,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培育“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有所作为,以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牟影影
■新闻链接■
每年培养千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从1 2 月8 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 2 0 0 余个专业和1 0 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 0 0 0 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三五”期间,我国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 0 %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1 8亿元,共建专业点6 8 3 个、实训基地3 3 8个、分校(教学点)6 3 个,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联盟)9 9 个,就业技能培训1 4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 6 万余人,创业培训2 .3 万余人。
“职业院校7 0 %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陈子季介绍,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 0 %和4 0 %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 0 %和2 5 %以上学生,“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据介绍,我国职业教育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前,已发布中职专业3 6 8 个、高职(专科)专业7 7 9 个、本科层次职教试点专业8 0 个,修(制)订并发布3 4 7 个高职和2 3 0 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5 1 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 3 6 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布局了5 5 8 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1 0 0 0 多个专业点,惠及1 0 万余学生(学徒)。同时,遴选公布2 3 2 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2 0 3 个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遴选约4 0 0 0 种“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阅读提示
2 0 2 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 0 2 0 -2 0 2 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省高职院校专家建议:应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结合等途径,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方法,高职院校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应该担当的新使命。
1 推行“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如何将学生精准培养成创新型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探索的课题。1 2 月8 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部分陕西省属高职院校的专家学者。“
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种类型,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杨笑琪建议。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职业发展,选择学习课程,形成专业‘学习菜单’,构建个性化、精准式人才培养方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摸清学生的教育基础、技能经历、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需求,按照“分类教学、精准培养”理念,提供以公共基础课、文化艺术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个性发展课、创新创业课为大类的“菜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给高职院校的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趋势下,需要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才能准确定位与设计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和结构模式,以确保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社会的需求预期和长远发展需要。
2 开展校企合作“模块化”教学
“高职院校要主动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融入企业,走产学研融合的发展之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岩说,人才培养要求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培养过程中学生要提前接触生产,缩短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尽可能达到“零距离”适应、“无缝隙”对接。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建议,学校可以对接产业需求和企业用人要求,对现有的专业课进行调整,尝试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教材,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改变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炒冷饭’的弊端,要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周岩说。
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杨笑琪建议,要对接陕西省产业结构发展,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相关专业中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校企交替教学运行模式,校企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完善现代学徒制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
“从市场需求入手,准确把握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具体需求,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和强化校企结合等途径,突出职业特点,使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赵居礼说。
3 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曾指出,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还需要培养鲁班。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生产劳动结合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其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1 :1 ,所以,需要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方法。将企业的先进设备与技能人才引进学校,充实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杨笑琪说,建议在职务晋升、课时补贴、年度考核等方面,向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倾斜,确保“双师”比例达到9 0 %以上。
“把‘补短教育’转变为‘扬长教育’。”赵居礼说,推行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兼职互聘,职业院校招聘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可采取灵活招聘方式,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
4 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通过“工匠精神”专业课堂,劳模工匠“进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拓展思维,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西安航空职业学院采取“专任教师下工厂,能工巧匠上讲堂”的建设思路,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专题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授课内容,将劳动成果评价纳入学生实训课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身处新时代,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工匠人才,必须要有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水平教师。”周岩说。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应该担当的新使命。
“学校采取劳模工匠‘进校园’,教师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学生意识到进入学校要获取知识和技能,走出学校要服务国家和人民。”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张彬说。
《行动计划》也提出,鼓励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有亲和力、身正为范的兼职德育工作队伍。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既面临着国家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结构、技术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又承载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需要重视职业文化、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融通,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培育“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中有所作为,以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牟影影
■新闻链接■
每年培养千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从1 2 月8 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 2 0 0 余个专业和1 0 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 0 0 0 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十三五”期间,我国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 0 %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1 8亿元,共建专业点6 8 3 个、实训基地3 3 8个、分校(教学点)6 3 个,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联盟)9 9 个,就业技能培训1 4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 6 万余人,创业培训2 .3 万余人。
“职业院校7 0 %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陈子季介绍,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 0 %和4 0 %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 0 %和2 5 %以上学生,“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据介绍,我国职业教育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前,已发布中职专业3 6 8 个、高职(专科)专业7 7 9 个、本科层次职教试点专业8 0 个,修(制)订并发布3 4 7 个高职和2 3 0 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5 1 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 3 6 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布局了5 5 8 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1 0 0 0 多个专业点,惠及1 0 万余学生(学徒)。同时,遴选公布2 3 2 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2 0 3 个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遴选约4 0 0 0 种“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