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哲学与他的时代
清刻本《张子全书》
今年是北宋关中大儒张载的千年诞辰。
张载是个真正的哲学家,他勇于“造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流传千古。张载不仅精思过人,且注重“外王”实践,以“躬行礼教”倡道关中。在哲学方面,他首重《周易》,其代表作《正蒙》就是在《易传》基础上写成的,其中表述了以“气”为基础的宇宙论和本体论思想。从“气”论出发,张载构建了他的哲学体系:在人性论方面,他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范畴,较好地处理了先秦以来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辩;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分;在工夫论方面,他提出了“心统性情”“变化气质”等重要命题;在人生论方面,他提出了“民胞物与”的理想和使命,把天地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张载哲学体系建构,正是循着这一思路和顺序展开的。“横渠四句”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实质说的正是在佛道二教形上学挑战下必须确立起儒家宇宙本体论的任务。
张载是当时批判佛道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站在自己的哲学立场上,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批判了佛道二教,其批判的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人。比如,对于道家的“虚能生气”,他指出,“虚”是“气”存在的本然形态,“虚能生气”的生成论把体(虚)与用(气)打成了两橛,造成“体用殊绝”,本体与现象两者无法并存、统一,所以就无法解释“虚无穷,气有限”的现象,结果只能归结为“有生于无”。此外,“气”的每一种有规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有限的,有“聚”必有“散”,只有作为本体的“太虚”才具超越性,是永恒的,因此所谓“物而不化”的“长生”也是虚妄的。又如,对于佛教的“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他指出,这是只“略知体虚空为性”,而“不知本天道为用”,主观上想“免昼夜、阴阳之累”,从而“直语太虚”,不知本体还须发用流行,否则就是有体无用。这种“空观”是“以心法起灭天地”,只认“真际”(本体)而否认“实际”(现象),进而“诬世界乾坤为幻化”。这是“体用殊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结果只能是“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正是通过对“太虚即气”的阐发,张载批判了佛道二教的“空”“无”观点。
张载哲学最终的落脚点在其《西铭》的“民胞物与”上:“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就真正回到了中国哲学文化的根上,整个宇宙是“气”的大化流行,所以是万物一体。张载用他的“气”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哲学架构下统一了起来。再进一步言,张载的《西铭》突破了佛教提出的“向死而生”的理论,佛教认为人总是要走向死亡的,最后一切都是空的。《西铭》的结语是“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我就好好干,死了,我问心无愧。死后呢?按《周易》气之“生生不息”理论,就像寓言“愚公移山”中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中国人把这种不朽的言说转成“三不朽”理论在此世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说,张载哲学这个环节在中国思想发展演变史上非常重要。 □徐洪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清刻本《张子全书》
今年是北宋关中大儒张载的千年诞辰。
张载是个真正的哲学家,他勇于“造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流传千古。张载不仅精思过人,且注重“外王”实践,以“躬行礼教”倡道关中。在哲学方面,他首重《周易》,其代表作《正蒙》就是在《易传》基础上写成的,其中表述了以“气”为基础的宇宙论和本体论思想。从“气”论出发,张载构建了他的哲学体系:在人性论方面,他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范畴,较好地处理了先秦以来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辩;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分;在工夫论方面,他提出了“心统性情”“变化气质”等重要命题;在人生论方面,他提出了“民胞物与”的理想和使命,把天地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张载哲学体系建构,正是循着这一思路和顺序展开的。“横渠四句”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实质说的正是在佛道二教形上学挑战下必须确立起儒家宇宙本体论的任务。
张载是当时批判佛道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站在自己的哲学立场上,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批判了佛道二教,其批判的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人。比如,对于道家的“虚能生气”,他指出,“虚”是“气”存在的本然形态,“虚能生气”的生成论把体(虚)与用(气)打成了两橛,造成“体用殊绝”,本体与现象两者无法并存、统一,所以就无法解释“虚无穷,气有限”的现象,结果只能归结为“有生于无”。此外,“气”的每一种有规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有限的,有“聚”必有“散”,只有作为本体的“太虚”才具超越性,是永恒的,因此所谓“物而不化”的“长生”也是虚妄的。又如,对于佛教的“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他指出,这是只“略知体虚空为性”,而“不知本天道为用”,主观上想“免昼夜、阴阳之累”,从而“直语太虚”,不知本体还须发用流行,否则就是有体无用。这种“空观”是“以心法起灭天地”,只认“真际”(本体)而否认“实际”(现象),进而“诬世界乾坤为幻化”。这是“体用殊绝”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结果只能是“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正是通过对“太虚即气”的阐发,张载批判了佛道二教的“空”“无”观点。
张载哲学最终的落脚点在其《西铭》的“民胞物与”上:“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就真正回到了中国哲学文化的根上,整个宇宙是“气”的大化流行,所以是万物一体。张载用他的“气”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新的哲学架构下统一了起来。再进一步言,张载的《西铭》突破了佛教提出的“向死而生”的理论,佛教认为人总是要走向死亡的,最后一切都是空的。《西铭》的结语是“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我就好好干,死了,我问心无愧。死后呢?按《周易》气之“生生不息”理论,就像寓言“愚公移山”中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中国人把这种不朽的言说转成“三不朽”理论在此世立德、立功、立言。可以说,张载哲学这个环节在中国思想发展演变史上非常重要。 □徐洪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