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627期:第03版 专题新闻

与孩子相处如何把握好“度”

走出亲子关系的误区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数据来自网络

如今,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物质充裕。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家长却“雾里看花”,总说孩子“懒”、不听话,一味批评指责,甚至不闻不问。与此同时,许多家长把未来教育资源竞争所产生的压力,通过课业转嫁给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更好成长?本报记者采访了小、初、高三个阶段的家长及教育专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不守纪律的泡泡(小学三年级学生)

提及孩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汪泡泡(化名)的妈妈蒋菁,是“一个头两个大”。

“今天英语培训班公开课上,孩子回答问题倒是挺积极,可完后就坐那儿摇摇晃晃,最后还抱住了同桌……我还在后面坐着,别提有多尴尬了。”1 2 月1 3 日晚上,蒋菁说起当时的情景,一脸无奈。

用蒋菁的话说,好动、不守纪律是泡泡最大问题。一周连着几天上课睡觉,老师让回去睡够了再来,可“明明每天晚上1 0 点就睡觉了!”

“上课开小差、睡觉、说话,都让他占全了,一直一个人,没有同桌不说,上课还影响前桌,老师说教室都没有让他坐的地方了。”蒋菁无奈地说。每学期开始老师都觉得他太可怜,给安排一个同桌,但每次不到一周就不行了,而且搅和的前后左右都上不了课。“弄得带课老师都去找班主任了,最后就只能他一个人坐在最后面。”

“白天在校不守纪律,晚上在家写作业“磨洋工”。我只能经常吼,实在生气就打,戒尺都打断了,擀面杖也用上了,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在,觉得自己太无能了。”蒋菁说。

最近,泡泡在学校又犯错了,老师不让上学,让在家反省。还跟蒋菁商量,让她陪读,后来可能学校没通过就没有了下文。

蒋菁说泡泡兴趣广泛,啥都想干,但又干不好,而且任性。

比如泡泡喜欢小小主持人,非闹腾着要参加,结果报名没多久就因纪律不好被劝退;喜欢打篮球,没上几节课,教练说他管不了;暑假要学游泳,报了才3 个娃的小班,结果把教练气得靠吼……

蒋菁说,泡泡以前在省自然博物馆当小小讲解员,声音好听,讲得也好,认真的时候不但讲解班的老师喜欢,就连好多游客都喜欢跟着他。甚至讲解班录抖音广告时也让他录,但他在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下午上课不去教室,在学校书吧看书;下课在楼道乱跑、翻栏杆,老师怕出事,又把他带到教务处;孩子他爸上班忙,黑白颠倒,平时没时间管,总打孩子;最近孩子的奶奶又住院了……蒋菁既要管娃,又要往医院送饭,还怕公公坚持不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我眼里,不求成绩多好,能做到守纪律就已经很好了。”蒋菁说,“我们经常一起坦诚交流,他自己啥都知道,也知道这样做不对,就是改不了,搞得我都迷茫了,我该拿他怎么办?”

■专家建议■

善于发现闪光点强化优点淡化缺点

教育心理学专家、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校长刘鹏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由于班级人数多,师生比高达1 :1 9 ,所以老师更喜欢强调纪律。刘鹏分析,孩子的很多天性,在国外的课堂中是被允许的,但是我们却将其贴上不守纪律的标签,绝大多数孩子被驯服,但是有的孩子会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缺乏适应性。

刘鹏建议:一方面,家长应该面对现实,通过对孩子的引导和帮助,让他尽可能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更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强化优点的方法来淡化缺点。

“真正可怕的是,家长的压力、崩溃与焦虑,会在无形之中传递给孩子,会对孩子成长造成很大危害。”刘鹏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很多看似问题的问题会自然消失,所以要认识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副作用,可能对孩子的伤害更深。

从尊重开始 沟通才能敞开心扉

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学能与心理发展专委实践督导张梦云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接受父母爱的信号至关重要,关系在,沟通才有可能;有沟通,孩子才会敞开心扉。而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应从尊重孩子开始。尊重他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非父母梦想的载体,当孩子感受到了尊重就会主动配合,进而促使亲子关系融洽。

叛逆少女张姚(职高学生)

“总怕孩子做傻事,我又妥协了!”1 2 月1 5 日,提及对孩子的教育,咸阳市一所职业高中高二女学生张姚(化名)的家长王欣满脸沮丧,直感叹“现在的娃真的很难管,轻不得重不得。”

王欣丈夫所在国企效益一般,经常处于“停薪留职没活干而在西安打工”的状态。四口之家除了大女儿张姚外,还有一子正在上初中。为了两个孩子上学,王欣在咸阳四处打工,还要给两个孩子做饭、辅导作业,时常感到精疲力尽。

大女儿张姚上初中后,精力和学识跟不上,王欣只好将孩子送到辅导班,随之慢慢造成了其“撒谎、不做作业、动辄玩失踪”的坏习惯。王欣的丈夫很久不见孩子,不了解实情,经常属于娇惯孩子的一方。王欣心力交瘁,一方面要起早贪黑且形色匆匆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一方面还要“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呵斥甚至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成了她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只是效果非但没有好转,反之愈加恶化。

最终,张姚初中升高中没考上。

没办法,只有上职高一条路。王欣给孩子选的是电子计算机专业,“可以学完就业,也可以走单招考试,继续上大学。”

结果,张姚去学校看了后执意要学文化传媒,矛盾再次发生。

“我不同意,孩子这一次更厉害了,要跳楼……”王欣的危机感更浓了。

“怕孩子做傻事,我妥协了!”王欣无奈地说:“试问哪个父母能害自己的孩子,我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跟孩子心与心交流了!”

■专家建议■

替孩子作选择不可取耐心引导“静待花开”

教育心理学专家、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校长刘鹏

根据国家职普比的相关要求,只有5 0 %左右的孩子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同时还要面临着高考的二次选拔。刘鹏认为,在求学的道路中,每个孩子的天赋、意志力、努力程度等都不一样。家长虽然给孩子付出很多,但是付出未必有回报,孩子的境遇不如人意,同时家长把自己的目标规划在没有与孩子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试图替代他的选择,会引发很多矛盾。

刘鹏建议:家长在教育方面需要极大耐心,更需要陪伴整个过程,不断引导孩子“静待花开”,千万不要丧失信心。有很多案例表明,有些孩子长大往往在一瞬间,当他在经历一些磨难之后,才会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主动求助的行为。家长这时需要趁热打铁,帮助孩子规划人生。此外,很多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是长期积累的家庭教育问题导致的结果,所以家长应该及时反思。

不要以大人视角评判 更需给予拥抱

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学能与心理发展专委实践督导张梦云

当孩子进入学龄期或者青春叛逆期,父母更要尊重孩子,提前和他沟通需要一起完成的任务,并时常给他以温暖的拥抱,就会给孩子很大鼓励。成年以前,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经验不足,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他是谁、他可以做什么、他要如何跟同伴相处……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困惑甚至不当行为,此时,家长要平静地跟孩子沟通,倾听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让孩子自己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评判和指责。

自律少年赵清漩(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生)

一场疫情,让这个春节蒙上了阴霾,也让孩子们的寒假被动延长了。

“加油,马上就跑完了!”一阵加油声过后,赵清漩终于停下了沉重的脚步,弯下腰去,两手撑着膝盖,抬起头问:“跑了多久?这次合格吗?”疫情期间,为了顺利通过体育中考,考上好高中,赵清漩的母亲刘华经常在小区和儿子一起跑步锻炼。学习之余,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小学起,赵清漩的父母便一直想方设法给孩子营造适合学习的良好氛围和家庭环境,期间为方便孩子上学,特意搬家转校,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提高升学机率。为了不辜负父母期望,赵清漩每天都学习到很晚,超过十二点睡觉是常有的事,最终他也顺利升入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国防班。

逆反心理总会随着孩子的青春期到来,因为喜欢上看电视和打游戏,他的父母还为此与他谈心,并与他协议家中不会再出现干扰他学习的电子设备。

既不能拉远与孩子的距离,也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这就需要父母在培养亲子关系时牢牢把握住一个“度”。

赵清漩的父亲赵五一认为,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要做子女的榜样,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自己一定要清楚。“在家里,我一直把子女当作朋友看待。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而不是强迫和忍受的,只有这样,家庭才会和睦、有活力。”

孩子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沟通和陪伴,只有真正意义上处理好亲子关系,才会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才会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微笑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微笑。”西安交大韩城学校校长刘鹏认为,在孩子的认知中,一顿大餐、一件称心的礼物都是孩子喜欢的,但孩子更需要家长的一个微笑、一句鼓励。

“一个好的心理支持系统会成为孩子温馨的港湾、成长的动力。心理支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家庭亲子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处于成长期、青春期时,不仅没有得到亲子关系的滋养,甚至受到伤害。”刘鹏分析,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好心办坏事。常见的有,家长属于单纯说教型,拒绝沟通,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伙伴、朋友,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角色定位错误,将职业角色代入家庭生活,经常指责批评。正确方式是要对孩子有耐心,有好心更要给好脸。

刘鹏建议,在亲子关系方面,家长要管理严、更要态度好。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发展的教育规律;要抓大事、放小事。水能自净,人能自我提升,要关注孩子身体、品质、能力的培养,对于小的失误、错误采取“哪壶开了提哪壶”的方式对待;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重精神、轻物质。给孩子更多精神慰藉和给养,而不是将物质水平成倍提高地给予孩子。

在现在社会背景下,亲子关系如何改善,还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面对风雨。这样不仅收获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收获一份属于家庭的幸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王何军、牟影影、赵院刚 实习生王诗婕采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