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640期:第04版 视野

秦人冬天取暖和加热食物的器物长什么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20年末,电视剧《大秦赋》热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秦文化的视觉盛宴。尤其是第三集中,吕不韦与秦异人一边在炭炉上烤肉一边讨论如何击退攻秦的五国联军的场景,令人记忆尤新。大冬天,围着火炉烤肉、涮火锅这不是标配么。剧外,遥远的秦人冬天用于取暖和加热食物的东西到底长啥样,咸阳博物院珍藏的两件文物为您揭晓答案。

在咸阳博物院的秦咸阳文明展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秦提链炉,它出土于咸阳塔尔坡塬边的青铜窖藏坑中。炉盘近正方形,长为23.6厘米、宽24.4厘米、盘深4厘米。盘四角为曲尺形口,底下为四兽面马蹄形足,高4.5厘米。炉盘两旁有“8”字型提链,盘身外侧四边和盘沿上装饰有雷乳纹。提链炉在当时一般是用来取暖和烧烤的,考古发掘中通常有与此类型炉配套使用的炭箕、漏铲及毕。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炉有配套使用的炭箕和漏铲。这种炉一般放在室内,使用时,炉的盘体内盛放木炭等燃料,可供取暖。而与炉一起出土的叉,古人称为毕或枇,用来穿肉块,放在炉上方烧烤。

另一件文物为秦“修武府”温杯,同出于咸阳塔尔坡青铜窖藏坑中。器身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耳杯,下部为底盘,耳杯长15厘米、宽12.9厘米、腹深5厘米,平面呈椭圆形,杯底有四马蹄形足,杯足高6厘米,铸于底盘上。杯短径两侧各有一个兽面铺首衔环。底盘长15厘米、宽11.5厘米、腹深2厘米,平面呈圆角矩形,盘底也有四马蹄形足,底盘足高3厘米。在耳杯耳部阴面与同侧底盘的边上都刻有“修武府”三字,“府”字为秦文字风格。“修武”为地名,古称南阳,属魏地,在今河南获嘉县境内。《史记·秦本纪》记载:“魏入南阳以和”,此器应是秦占领此地之后所造,时代在战国晚期至秦。耳杯常用于饮酒,亦可作食器。

马王堆1号墓中出的漆耳杯,上面就书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这件耳杯的腹浅,且杯下的四足铸于底盘上,用作酒具极其不便,因此,更倾向于是盛放食物之用。先秦至汉,有一种制肉食的方法:把肉先不加调料煮熟,接近现代的白水煮肉,吃的时候,再蘸取调料涮。耳杯下的底盘,用于盛放炭火,加热杯中食物和调料,从而使食物更加美味。而且温杯的大小,正合适一人使用,这和战国秦汉时期实行的分餐制形式也比较相符。这种涮食法可以看作现代小火锅的雏形。

□肖珂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