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687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在哪都得奋斗

年轻人择业观正悄然改变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近期出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京就业的比例近三年连续呈小幅下降趋势。

留下还是离开?春节过后,今年毕业的年轻人陆续涌入职场。记者调查发现,那些不打算再“北漂”的青年,有的选择在非一线城市重新找工作,有的走到基层一线,在不同的岗位上开始了自己新的奋斗。

不是“非北上广深不去”

记者了解到,随着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生活、居住成本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工作、购房、通勤压力大,几乎成了大城市中青年的普遍感受。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连年上演,很多城市相继出台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高。“非北上广深不去”的想法,正在很多年轻人心中悄然改变。

在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工作6年的山西人杨震表示,他打算和妻子一起到西安找工作了。“西安最近发展很好,对人才还有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医疗、教育各方面也不比北京差。而且现在有了孩子,各方面花销会更大,虽然父母过来照顾孩子了,但是我们不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缺位。”

杨震夫妻租住在燕郊,上班在市区三环,每天6点就要起床,回到住地都8点多了,路上来回时间超过3小时。“这样太折腾了,而且孩子即将面临上学问题,这是头等急事。到西安,收入也许比不上北京,但是支出也没在北京高,而且父母年事已高,各方面都能照顾得到,生活压力也没那么大。”杨震说道。

最新发布的《2020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0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32035人,其中,研究生35686人,本科生168445人,高职(专科)生127904人。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毕业后去北京、上海、广东就业的比例分别为18.28%、12.37%和5.52%,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18.61%、13.19%和5.68%,呈明显下降趋势。

2018年,西安市人社局出台了13条人才新政,包括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加大创业扶持补贴、提升安居保障等措施,进一步吸引了大批人才来西安就业创业,2018、2019两年间常住人口共增加近60万。

基层也有大机遇

毕业生到“北上广深”就业比例下降,既有现实社会压力的影响,也有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就业形式多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离开大城市完全是自我选择,很正常的。现在国内好多城市发展快、机会多,到哪里都是奋斗。”郑州大学毕业后,王涛在上海“漂”了3年,终于在年初回到老家河南。本来是为了照顾年纪大的父母,没想到回到老家的他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顺利注册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有能力,在哪里都能成功。”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也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就业的新选项。“从西部来,回西部去;从社会中来,最终回到社会中去。”来自宝鸡的张保军,去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办起了奶山羊养殖场,“家乡的山水好,山羊奶营养价值也丰富,我想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为家乡致富作点贡献。”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岳昌君说,毕业生在求职时要更多关注每一份职业能给社会创造的价值,目光变了就会发现有很多岗位还有大量人才缺口。“其实,就业机会很多,比如中西部的大中小学、各型企业等,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而此次疫情只会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疫情过后,一些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还会不断出现。”

这两年大有“井喷”之势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就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想进入教师队伍的大学生们已经不只把目光投向有着“铁饭碗”的公办中小学,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民办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而线上教育正是疫情过后迅猛发展起来的行业。

要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

宽松的社会环境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而有一些离开“北上广深”的人又因各方面原因重返故地。数据显示,23%的人会在离开“北上广深”之后的15个月里再回来,网友感叹,“‘北上广深’不是你轻易能留下的,家乡也绝不是可以轻易回去的地方。”

李华在离开北京一年之后,又拖着行李回来了。离开的原因很简单,北京房价太高,安居无望,挣扎了许久还是决定回山东老家过有房有车的生活。但回去以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虽然没有了加班,但是经常有应酬。“一个几十万人的小城市是个很紧密的人际社会,千丝万缕都跟你有关,需要处理复杂的人情关系,而在大城市你只需干好自己的事就行,所以回来前一定要想好各方面因素。”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去留前应该更加慎重,要有理性长远的规划。虽然各地都出台了人才优惠政策,但是在做决定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同时对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进行全方位调查,综合考虑利弊,而不是仅凭一时冲动。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