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就要脚踏实地
记中国水电三局焦凯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合影。
“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焦凯经常鼓励团队成员,工程型的科研人才既要了解国内外的前沿技术,也要到项目一线解决问题。
焦凯是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2 0 0 9 年一毕业,就参与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此后十余年,他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一线默默耕耘。
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室”
“我最初是在项目现场开展研究,2 0 1 7 年成立创新工作室,即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室’。”焦凯说,主要在水利水电、高速铁路、公路、核电、市政等行业工程试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开展研究,解决工程项目遇到的重难点技术问题。
“工作室聚集了结构、材料、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的科技人才,实现技术问题分层次、分板块处理,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焦凯介绍。
目前,团队已经参与、主持科研项目2 2 项,授权受理专利1 7 项,参编行业规范标准7 部,并获得“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广室”
“我们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试验室模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几年来,创新工作室的科研成果已经有多项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是成果转化的‘推广室’。”焦凯说。
在海绵城市道路渗排水施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的课题中,实现了透水混凝土浆体工作性的定量评价,规范高性能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服役寿命,为海绵城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研究成果在西安明德门小区海绵改造工程、云南省石林至泸西高速公路(红河段)进行应用,累计节约成本百万余元。”焦凯说,这一技术研究荣获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金奖。
在对人工砂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中,创新工作室通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人工砂粒形,用于规范和优化人工砂生产工艺,生产优质人工砂用于铁路混凝土中,经济技术性的优势明显。通过利用洞渣料生产的高品质人工砂,在磨万铁路中成功使用,共节约经济成本2 5 8 6 .3 万元。
高技能职工的“培育室”
工作室既为大家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承技能、培育精神才是根本。”焦凯说。
“每次去请教问题时,他经常会先查找相关书籍做好标记给我,等我学习后再探讨,使我对问题理解得更加系统、深刻。”工作室成员陈晨说,她不仅从化工转型到混凝土方向,也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机理。
在焦凯的带动下,工作室年轻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和科技攻关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工作室已经培养出4 名高级技术人才。此外,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培训,多人职业技术能力获得提升。
□本报记者 牟影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工作室成员合影。
“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焦凯经常鼓励团队成员,工程型的科研人才既要了解国内外的前沿技术,也要到项目一线解决问题。
焦凯是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2 0 0 9 年一毕业,就参与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此后十余年,他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一线默默耕耘。
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室”
“我最初是在项目现场开展研究,2 0 1 7 年成立创新工作室,即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室’。”焦凯说,主要在水利水电、高速铁路、公路、核电、市政等行业工程试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开展研究,解决工程项目遇到的重难点技术问题。
“工作室聚集了结构、材料、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的科技人才,实现技术问题分层次、分板块处理,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焦凯介绍。
目前,团队已经参与、主持科研项目2 2 项,授权受理专利1 7 项,参编行业规范标准7 部,并获得“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广室”
“我们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试验室模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几年来,创新工作室的科研成果已经有多项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是成果转化的‘推广室’。”焦凯说。
在海绵城市道路渗排水施工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的课题中,实现了透水混凝土浆体工作性的定量评价,规范高性能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服役寿命,为海绵城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研究成果在西安明德门小区海绵改造工程、云南省石林至泸西高速公路(红河段)进行应用,累计节约成本百万余元。”焦凯说,这一技术研究荣获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金奖。
在对人工砂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中,创新工作室通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人工砂粒形,用于规范和优化人工砂生产工艺,生产优质人工砂用于铁路混凝土中,经济技术性的优势明显。通过利用洞渣料生产的高品质人工砂,在磨万铁路中成功使用,共节约经济成本2 5 8 6 .3 万元。
高技能职工的“培育室”
工作室既为大家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承技能、培育精神才是根本。”焦凯说。
“每次去请教问题时,他经常会先查找相关书籍做好标记给我,等我学习后再探讨,使我对问题理解得更加系统、深刻。”工作室成员陈晨说,她不仅从化工转型到混凝土方向,也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机理。
在焦凯的带动下,工作室年轻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和科技攻关的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工作室已经培养出4 名高级技术人才。此外,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培训,多人职业技术能力获得提升。
□本报记者 牟影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