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当前版:第03版上一期  下一期上一版  下一版
第7742期:第03版 教育培训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那些年我和我的高考故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编者按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写满红色标记的错题本、书桌上高高堆叠的习题集、三天用完一根的笔芯、晚自习后凉爽的风……关于高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在高考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大国工匠、高中老师、创业者、媒体记者、名校学生,倾听这些“过来人”的故事。希望走向考场的考生: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祝愿莘莘学子考取满意分数,金榜题名。


调整心态  高考不会决定一生

大国工匠 何志堂

寄语考生:祝愿取得优异成绩,为实现理想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大国工匠、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测一大队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何志堂被称为“把握地球神秘力量的人”,在南极实施重力测量,让我国首次在南极建立了重力基准。前往珠穆朗玛峰重力测量,最终测定出位于海拔5 3 0 0 米的我国目前最高的绝对重力点……

回忆多年前的高考,这位“测绘尖兵”说,整个高三,他都处于一个近乎疯狂的状态每天早上6 点3 0 分起床,晚上1 2 点之前没有休息过。白天几乎全部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吃饭的时间都很短,早饭从来都是在进入教室前才吃完,其它时间都是在学习。不是在刷题就是在背书,高考结束后整理的试题资料装了整整两蛇皮袋,还不算那些已经被扔掉的内容不太重要或简单的。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的梦想,我也一样。”何志堂说,“艰苦的生活对于7 0 后都是一样,考上大学,改变自己,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一点,这是最初的想法。”

“由于身体的消耗太大,我在考前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整计划。”何志堂说。

据他回忆,作息时间从原来的每天几乎只休息6 个小时,逐渐调整到只在考试时间内学习;学习内容也从反复刷题、背诵,逐渐调整到只对出错率比较高的试题进行复习,背诵内容只对不太熟悉的进行了解。多余的时间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最后一周,全面放松,严格作息时间,想看书就看,不想看就不看。

“调整心态,告诉自己,我已经为高考准备了这么多,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成绩,不必紧张。高考只是一次考试,虽然很重要,但还不会决定我的一生。放平心态,发挥最大能力就行!”时至今日,再次提及当年面对高考的态度,何志堂依然信念依旧。

他说很感谢曾经遇到的老师和同学。语文老师热情的鼓励,让我从一个对作文害怕的人,逐渐成长为每次考试都在高分段的水平。数学老师严谨、缜密的教学,让我对科学的看法、思路、方法都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物理老师平易近人、大道至简的教学,让我懂得方法对了,学习也会很简单、很有趣。

“经常和自己比较熟悉的同学一块学习、生活,相互交流、探讨学习,对于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何志堂说,“这些老师、同学是我一生的幸运和财富。”  (本报记者 王何军)


失之交臂  至少为梦想奋斗过

创业者 李万锁

寄语考生:只要你努力了,奋斗了,你要走的路一定会前程似锦、风光无限。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不愿意过多提及这个话题,但每年的六月,高考的日子都会如期而至。三十多年前与高考擦肩而过的痛,始终像锥子一样刺着我的心,以至于过去很多年后,每到这一天,我的心中便不可抑止的下起“连阴雨”。

1 9 8 5 年,我高中毕业。母校是距离家乡十五里地的凤翔县彪角中学。和许许多多的农村孩子一样,考上大学是走出农村、走出贫穷的唯一出路。背着母亲做的干粮上学,脑海里不时闪现着田间地头父亲弯曲的脊梁,我的身上肩负着全家的希望,在青春年少的热情里,还承载着那些高远而又美好的理想。

我敬畏高考,但也渴望高考,我深知崭新的人生会在那里扬帆起航。

人生就是这样无常。彼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流行,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文科。让我没想到的是,那年,学校唯一的文科班从外校转来了三十多名复读生,一下子变成了近八十名学生的大班。那时候,高考实行预选制,给每个学校分配预选名额,学校根据预选考试分数一刀切,文科班有限的预选名额被那些复读生占了去。我,文科班班长,也因为三分之差,被无情的“一刀”切到了预选之外。

我落选了。

我与渴望已久的高考失之交臂……

那是一个异常难过的灰色六月!十年寒窗苦读,仅仅因为三分之差,我便与渴望已久的高考擦肩而过。什么大学啊!理想啊!都突然间可望而不可及。多少个漆黑的夜晚,我彻夜难眠,泪流满面;多少个烈日炎炎,我仰天长叹,恨自己学识短浅!

后来的后来,我揣着做生意挣的钱,去西安上了自费大学。有时候我就想:假如那一年我预选通过,高考就可能得中,我的人生就可能是另外一个版本;假如那一年我预选通过,而高考没有得中,也许我就不会有这个心结,不会有这么多年“隐隐作痛”的伤感。虽有遗憾,但至少为梦想奋斗过,我不后悔。 (本报记者 鲜康)


选择复读  坚守初心永不放弃

高级教师 秦才玉

寄语考生: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挑战,是学习能力和心理状态的一次检验。

1 9 7 9 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秦才玉第二次参加高考。4 2 年过去了,但高考前后的许多事情,仍然让已是陕西省首批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秦才玉记忆犹新。

1 9 7 8 年7 月,秦才玉高中毕业,参加完高考就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了。开学前,班主任马金山老师骑着自行车到秦才玉家,告诉他高考成绩距离录取线只差2 0 分,让回去复读。

“按劳分配的集体经济条件下,我家人多、劳动力少,粮食不够吃,家里不同意复读,在班主任和姐姐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了,但去学校报道时已经是1 1 月了。”秦才玉回忆。

到校后,语文老师黄炎德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语文成绩上去,高考成绩就上去了,并说语文学习特别简单,除了认真巩固基础知识外,一定要背一定数量的范文……”李开泽(政治老师)校长更是每天下午把他们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背政治题,用算盘为他们计数,背对8 0道题才能离开。

据秦才玉回忆,当时高考报名分为大学和中专,报考大学就不能报考中专,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自己一直想考中专,早点工作,改善家庭条件。因为他的成绩排在学校前三,李校长多次找他谈话,让他考大学,并说:“家里越是困难越要考大学,你看你班主任两口子都是大学毕业,月工资5 5 .5 元,两个人加起来1 1 0 元,中专毕业一个月才3 8 .5 元。”

用心复习,平常心答卷。高考结束后,秦才玉就回到生产队继续劳动。成绩出来那天,同学们都到学校看,他却依然在家劳动,直到有同学看到成绩后,专门赶到他劳动的地里告诉他:考上了,而且是学校第二名。他终于欣慰地笑了。

到学校后,班主任周丙辰把秦才玉领到自己家,让他填陕西师范大学,说他的性格适合当老师……提及生命中的伯乐,秦才玉感激不已。(本报记者 王何军)


劳逸结合  累的时候放松几分钟

西安交大学生 董晟渤

寄语考生:尽自己努力好好考,争取理想成绩,让青春无悔。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是胡适先生的经典语录,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董晟渤当时高考时的座右铭。

说起高考时的经历,今年已经大二的董晟渤记忆犹新。“高三的时候每天早上七点到学校,晚上自习到十一点才会回家,有时候十一点多还会再自习一段时间,多做做题之类的。”董晟渤回忆说,“那时候,每周会考一次理综和一次数学,平时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做过的卷子堆起来很厚,同时也做完了一本本的练习册,可以说是很拼了。”

董晟渤在高三的时候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当初设定的最高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的数学系,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也是自己的努力目标。“高中的时候特别想学数学专业,觉得思考数学题很有意思,每次学不下去的时候都会做数学卷子,也希望高考成绩能够让自己选择数学专业,最后虽然没有考上当初理想的学校,但是能够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已经非常幸运了。”董晟渤说。

想想高考时,确实很辛苦。面对高考的压力时,董晟渤说:“累的时候都会允许自己放松几分钟,做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思考几道有意思的数学题,或者出去跑跑步。当初的高中同学关系非常好,同桌也会经常开玩笑,大家互相鼓励。除此之外,还会想一想自己的目标,想一想自己热爱的东西,就会感觉充满动力。”

“印象比较深的是高考前一天晚上,语文老师给我们带了红色的手链,说可以带来好运气;还有教化学的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厉兵秣马’几个字,给我们高考加油。”回忆高考的前一夜,董晟渤依然显得紧张。

那天晚上,在学校里面上晚自习,复习第二天要考的语文和数学。做了一些数学题找找手感,回家后还在手机上查了一点作文素材,顺便看了一些预测高考作文的文章。倒没有失眠什么的,安稳地睡到了第二天,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迎接挑战。

“高考其实也就是一场比较大的模拟考试而已,就像平时一样努力答题就好了。”董晟渤每每感觉状态不好时,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在高考结束后,董晟渤并没有放松下来,而是刚出考场就坐上了去往北京的飞机,准备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等到所有考试都结束之后,才在北京玩了一阵子,买了几本自己想看的书。”董晟渤笑着说。 (本报记者 牟影影)


敢于追梦  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媒体记者 刘强

寄语考生:人生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与坎坷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我是一名艺术类中专毕业生,1 9 9 8 年毕业那年,派遣证送到县人事局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等待和迷茫中收到了很多同学高考录取的消息,有羡慕有嫉妒,内心五味杂陈。

夏末时节,天气依然炎热,知了撕心裂肺的叫声给本就烦躁的心情火上浇油。此时,家中电话响起,同学燕子在电话中告诉我,她考上了延安大学艺术系,再过几日便要去报到。问我有什么打算,我说:“我也不知道。”“听说西美明年招收第一届摄影本科生,去试试吧,我看好你,你一定能成功。”她诚恳地说。此后的几天,我寝食难安、彻夜失眠,想到燕子的话,决定去少陵塬畔的长安一中备战明年的高考。

初秋,少陵塬畔。报道那天正好下起了中雨,风雨中,零星的树叶慢慢地随风飘落下来,一片、两片、三片,如同我的心情,空落落的起伏不定。

缴费、报名、分班,在一位乡党的帮助下,我顺利走进了长安一中。

这里的生活非常单调,除了上课就是睡觉,每天早上月亮还在天上时,我便背着书包,一手拎着水壶一手拎着饭盒出门了,当月亮再次升起,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天天都是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单词。繁重的课业使得周末基本回不了家,生活费都是父亲骑着摩托车,奔波几十里路送过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到冬天。这里的的冬天空气干冷,川道风吹起来像是划过的哨声。一个雪夜,我孤零零地回到宿舍,进门时手脚已经冻得麻木,倒了一杯热水准备喝,但疲惫让我瞬间睡过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冻醒了,伸手去拿水杯,发现那杯热水已经变成了一坨冰块。

春节过后,我搬到了西安美院附近的罗家寨,准备5 月份的专业考试。当时的城中村人员流动大,社会治安也不太好。一天夜里1 1 点多,我刚回到住处准备休息,突然一个二十多岁、浑身散发着酒气的年轻人,一脚踢开了我的门,拿着一把尖刀冲着我喊:“把钱掏出来。”当时我脸都吓青了,一边说好话求饶一边向门口移动。当他举起刀砍向我时,我慌不择路顺着眼前的电线杆就从二楼向下溜,裤子也挂破了,只想赶紧跑出村子。

付出总有回报,敢于追梦,这样的人生才精彩。那一年我以陕西省联考摄影类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后来那个叫燕子的同学成了我孩子的母亲。 (本报记者 刘强)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