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育种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陪近80岁的父亲聊天,说到杂交水稻,父亲已显苍老的脸色生动起来,话也多起来。44年前,时任无锡县港下公社分管农业副书记的他,与一批农技员,曾到海南培育杂交水稻种子。
1974年,袁隆平及其课题组的杂交水稻,在湖南的推广试验取得成功。1975年底,国务院分管农业的领导要求在南方十三省(市)推广种植杂交水稻。1976年初开始,陆陆续续有育种队伍到海南岛,培育大批量杂交水稻种子。
父亲告诉我,无锡县赴海南育种队伍是1976年9月组建的,基本上每个公社抽3名农技员,共100余名,由农业局副局长毛忠礼、后宅公社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邹德基和他带队。育种队伍分成3个组,第一组赴陵水县,负责前期工作和制种,另二个组赴崖县(现三亚市),负责种子繁育。
崖县和陵水县,都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度以上,有独特的气候优势,冬天也能种植水稻。
父亲说,很多农技员没出过远门,有的连无锡市区都没到过,大家带着简单的行李,乘汽车、客轮,倒火车,再搭海轮,一路颠簸,到了海南岛。第二批人到崖县后,他带着锡西、锡北的30余人,在荔枝沟公社海罗大队安营扎寨,住进了已预先建在椰树林下的茅屋草舍,床是用竹竿、秫秸秆、杂木搭建的,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生活条件很简陋。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大家很快就安顿好了,全身心投入到育种工作中。
“那里牛比人还多。”父亲印象深刻,用来繁育种子的60亩稻田,已由当地老百姓用牛耕好,土质、肥力尚可,用水来自于不远处依山而建的小水库。30余名农技员分成3个小组,各负责20亩田。都是种田的“老把式”,又肯下苦功夫,播种、移栽、施肥、除草、防病治虫、剥叶授粉等等,抓住一个个生产环节,有分工也注重合作,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水稻长势喜人。
“那杂交水稻种植跟常规水稻有何不同呢?”我提出压在心底很久的问题。父亲为我引见了同去海南崖县、原港下公社农技站高级农艺师陆月明。
老陆听我说明来意,抓起笔,摊开纸,兴致勃勃地边画边讲。简要讲述了三系法杂交水稻原理,并告诉我,崖县2个组,用不育系和保持系繁育的种子供制种和繁育用,陵水那个组,用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种供大田生产用,而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自交种子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
他重点以繁育种子为例,介绍在移栽和剥叶授粉阶段,与常规水稻种植的明显不同。
移栽时,不育系稻必须与保持系稻按一定行比相间种植,一般是5行不育系稻秧苗,旁边再插1到2行保持系稻秧苗,保持系分二期栽种。到了剥叶授粉阶段,用镰刀把不育系稻子的剑叶割掉,利于保持系花粉授到不育系的花穗上面去,此谓剥叶。授粉时,因正在抽穗的不育系稻子长得矮,正在扬花的保持系稻子长得高,为了保证不育系的授粉,需要人工干预。两个人,在稻田两边田埂上,拉着绳子,压在保持系稻子上弯腰行走,绳子拉刮保持系稻穗,花粉弹出,飘到不育系稻穗上,就能授精结实。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来回拉几趟,持续10多天。
这些确实是常规水稻种植中没有见过的,我不时地点着头。
老陆还跟我说,种植过程中,他们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如,60亩田中,有极少数的是冷浸土田,泥层厚,稻苗长不大,分蘖少。农技员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在1块冷浸土田中划出5小区搞试验,分别施适量的氮肥、磷肥、草木灰、大粪或泥杂肥,最后是施磷肥的稻苗很快正常生长。这个成果,及时推广到所有冷浸土田中,效果明显。
听着老陆的介绍,我敬佩他们的钻研精神,同时,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蓝澄澄的天空,悠远而辽阔,一片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稻子,农技员又是用镰刀,又是拉绳子忙碌的场景,既像裁缝在量裁衣服,又像木工在弹线,细致、生动、讲究。
他们不就是稻田里的工匠么?
父亲和老陆还饶有兴味地回忆了不少劳动以外的事情。
为改善生活,他们在住地旁边开垦了菜地,种了青菜、四季豆等不少蔬菜,除了自足,还能给附近的村民一些。
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劳动和生活做到张弛有度。晚上,打扑克或到附近农场看露天电影。休息天,有人上山砍藤条,用于编农具;有人步行半个小时,到仅有一条柏油路的三亚镇区逛街;有人步行1个小时,去海边玩。海水退潮时,在海滩上捡海螺,更多的时候,戴上防水镜,潜到海水里掘石花,十分有趣。这种体验,现如今,出多少钱也不可能有了。
当地对育种工作比较支持,大队生产队常有人员来走动,提供些帮助。村民对农技员也很友好,主动送海盐吃,自行车等也慷慨出借。
时光在忙碌、冀盼中悄然流逝。
1977年5月份,水稻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笑弯了腰。进入收割脱粒阶段,繁育的不育系稻和保持系稻要分开收割和脱粒。都是强劳力,三下五除二,稻子割好了。农技员向村民借来水牛和碌碡,再加上人力掼稻,脱粒工作也很快完成。两种稻谷分别装袋,共收获约25000斤。说到收获,父亲脸上露出笑容:“我们肯吃苦,讲科学,水稻长势一直很好,种子的产量质量都不错,为回无锡后繁育、制种及大田生产,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另外2个组也如期完工。三地收获的稻种,通过飞机,运回无锡。
农技员们带着椰子、海螺、龙虾壳,石花等热带、海洋风情的礼物和对家人的思念顺利返回无锡。
1977年开始,无锡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多时,约占稻田面积30%,单产达1200斤,高出常规稻30%以上。
民以食为天。让人类远离饥饿,是崇高的目标,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是伟大的事业。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和大面积推广,大幅增加了稻谷产量,谱写了宏伟壮丽的篇章。无锡县农技员们远赴海南育种,以智慧和汗水,留下了难忘的、有意义的一笔。
□魏建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后的一段日子里,我陪近80岁的父亲聊天,说到杂交水稻,父亲已显苍老的脸色生动起来,话也多起来。44年前,时任无锡县港下公社分管农业副书记的他,与一批农技员,曾到海南培育杂交水稻种子。
1974年,袁隆平及其课题组的杂交水稻,在湖南的推广试验取得成功。1975年底,国务院分管农业的领导要求在南方十三省(市)推广种植杂交水稻。1976年初开始,陆陆续续有育种队伍到海南岛,培育大批量杂交水稻种子。
父亲告诉我,无锡县赴海南育种队伍是1976年9月组建的,基本上每个公社抽3名农技员,共100余名,由农业局副局长毛忠礼、后宅公社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邹德基和他带队。育种队伍分成3个组,第一组赴陵水县,负责前期工作和制种,另二个组赴崖县(现三亚市),负责种子繁育。
崖县和陵水县,都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5度以上,有独特的气候优势,冬天也能种植水稻。
父亲说,很多农技员没出过远门,有的连无锡市区都没到过,大家带着简单的行李,乘汽车、客轮,倒火车,再搭海轮,一路颠簸,到了海南岛。第二批人到崖县后,他带着锡西、锡北的30余人,在荔枝沟公社海罗大队安营扎寨,住进了已预先建在椰树林下的茅屋草舍,床是用竹竿、秫秸秆、杂木搭建的,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生活条件很简陋。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大家很快就安顿好了,全身心投入到育种工作中。
“那里牛比人还多。”父亲印象深刻,用来繁育种子的60亩稻田,已由当地老百姓用牛耕好,土质、肥力尚可,用水来自于不远处依山而建的小水库。30余名农技员分成3个小组,各负责20亩田。都是种田的“老把式”,又肯下苦功夫,播种、移栽、施肥、除草、防病治虫、剥叶授粉等等,抓住一个个生产环节,有分工也注重合作,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水稻长势喜人。
“那杂交水稻种植跟常规水稻有何不同呢?”我提出压在心底很久的问题。父亲为我引见了同去海南崖县、原港下公社农技站高级农艺师陆月明。
老陆听我说明来意,抓起笔,摊开纸,兴致勃勃地边画边讲。简要讲述了三系法杂交水稻原理,并告诉我,崖县2个组,用不育系和保持系繁育的种子供制种和繁育用,陵水那个组,用不育系和恢复系制种供大田生产用,而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自交种子继续作为保持系和恢复系用。
他重点以繁育种子为例,介绍在移栽和剥叶授粉阶段,与常规水稻种植的明显不同。
移栽时,不育系稻必须与保持系稻按一定行比相间种植,一般是5行不育系稻秧苗,旁边再插1到2行保持系稻秧苗,保持系分二期栽种。到了剥叶授粉阶段,用镰刀把不育系稻子的剑叶割掉,利于保持系花粉授到不育系的花穗上面去,此谓剥叶。授粉时,因正在抽穗的不育系稻子长得矮,正在扬花的保持系稻子长得高,为了保证不育系的授粉,需要人工干预。两个人,在稻田两边田埂上,拉着绳子,压在保持系稻子上弯腰行走,绳子拉刮保持系稻穗,花粉弹出,飘到不育系稻穗上,就能授精结实。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来回拉几趟,持续10多天。
这些确实是常规水稻种植中没有见过的,我不时地点着头。
老陆还跟我说,种植过程中,他们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如,60亩田中,有极少数的是冷浸土田,泥层厚,稻苗长不大,分蘖少。农技员们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在1块冷浸土田中划出5小区搞试验,分别施适量的氮肥、磷肥、草木灰、大粪或泥杂肥,最后是施磷肥的稻苗很快正常生长。这个成果,及时推广到所有冷浸土田中,效果明显。
听着老陆的介绍,我敬佩他们的钻研精神,同时,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蓝澄澄的天空,悠远而辽阔,一片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稻子,农技员又是用镰刀,又是拉绳子忙碌的场景,既像裁缝在量裁衣服,又像木工在弹线,细致、生动、讲究。
他们不就是稻田里的工匠么?
父亲和老陆还饶有兴味地回忆了不少劳动以外的事情。
为改善生活,他们在住地旁边开垦了菜地,种了青菜、四季豆等不少蔬菜,除了自足,还能给附近的村民一些。
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劳动和生活做到张弛有度。晚上,打扑克或到附近农场看露天电影。休息天,有人上山砍藤条,用于编农具;有人步行半个小时,到仅有一条柏油路的三亚镇区逛街;有人步行1个小时,去海边玩。海水退潮时,在海滩上捡海螺,更多的时候,戴上防水镜,潜到海水里掘石花,十分有趣。这种体验,现如今,出多少钱也不可能有了。
当地对育种工作比较支持,大队生产队常有人员来走动,提供些帮助。村民对农技员也很友好,主动送海盐吃,自行车等也慷慨出借。
时光在忙碌、冀盼中悄然流逝。
1977年5月份,水稻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笑弯了腰。进入收割脱粒阶段,繁育的不育系稻和保持系稻要分开收割和脱粒。都是强劳力,三下五除二,稻子割好了。农技员向村民借来水牛和碌碡,再加上人力掼稻,脱粒工作也很快完成。两种稻谷分别装袋,共收获约25000斤。说到收获,父亲脸上露出笑容:“我们肯吃苦,讲科学,水稻长势一直很好,种子的产量质量都不错,为回无锡后繁育、制种及大田生产,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另外2个组也如期完工。三地收获的稻种,通过飞机,运回无锡。
农技员们带着椰子、海螺、龙虾壳,石花等热带、海洋风情的礼物和对家人的思念顺利返回无锡。
1977年开始,无锡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多时,约占稻田面积30%,单产达1200斤,高出常规稻30%以上。
民以食为天。让人类远离饥饿,是崇高的目标,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是伟大的事业。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和大面积推广,大幅增加了稻谷产量,谱写了宏伟壮丽的篇章。无锡县农技员们远赴海南育种,以智慧和汗水,留下了难忘的、有意义的一笔。
□魏建彪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