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779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红石峡上的英雄誓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文胜

古称“上郡”“驼城”的陕北榆林,东据驼峰,西临黑山,城北则是著名的镇北台和红石峡。镇北台作为明长城线上最大的烽火台,居高(险)临下,气势磅礴自不必说。而红石峡不仅有奇异的边塞风光,还有闻名遐迩的“塞上碑林”摩崖石刻群。

走进红石峡俊秀挺拔的山门楼,映入眼帘的巨崖,虎踞对峙,峭拔如削,脚下的榆溪河杨柳成荫,潺潺作响,湍急的水流穿峡而过。夕阳东照,红石映日,东西两厢细腻的崖壁,就成了天然的画布和纸张。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交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来不缺惊心动魄的故事。故而文官、武将、雅士来到榆林,多豪饮唱和,抒发胸臆。他们留下的墨宝题刻,已成为红石峡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红石峡的摩岩石刻,高低错落,琳琅满目。其大者丈余,小不及寸,篆、隶、楷、行、草齐全。有的笔力遒劲、洒脱豪迈,有的清新秀丽、雍容端庄。其内容有刻画地势之险,有赞美境地之美,有抒发爱国热忱,有渴盼民族团结……意味隽永,美不胜收。品读摩崖石刻,其中有两款具有鲜明革命精神内容的石刻特别引人瞩目。

其一是“还我河山”石刻。两块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将军之手。

马占山,字秀芳,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人,1931年,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他英勇抗敌的行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上海甚至有种香烟都叫“马占山将军”,报上登的广告词是:“愿人人都学马将军”。1937年底,马占山奉命率东北军挺进驻守榆林府谷哈镇。这一驻扎就是8年。其间他多次出击日寇,经历大小数十战,有力地保卫了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同时鼓励群众发展生产,发动官兵协助地方修桥补路、修筑河堤等,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1941年冬,马占山同邓宝珊去红石峡赴朱绶光宴请时,想到祖国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题写了上面说到的两块“还我河山”石刻,抒发了自己报国杀敌、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

1938年8月马占山到访延安,毛泽东主席致欢迎词时说:“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另一红色石刻为“力挽狂澜”。1924年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到榆林中学执教,提议题刻“力挽狂澜”于红石峡,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杜斌丞,陕西榆林米脂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他一生不断坚持革命。任陕西省清乡局副局长期间,推荐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建设厅厅长,兴修泾惠渠、洛惠渠等水利工程。利用合法地位,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曾设法营救过被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刘志丹、刘澜涛等;资助过红军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抗战开始后,他在国统区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民主运动,并把女儿杜瑞兰送往延安参加革命。

1947年,杜斌丞被国民政府逮捕,于西安英勇就义。毛泽东亲自写下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周恩来赞扬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

誓言犹在,初心不改。沧海桑田,英雄本色。榆林这片土地注定是诞生英雄、谱写史诗的地方。高原的夏风清爽而纯净。壁刻无言,人过留影。走出红石峡,我的耳边响起了高亢嘹亮的信天游:

一杆杆(那个)红旗(哟)空中飘,

跟上(哟)共产党把革命闹。

盖着(哟那个)天来铺着地,

扛上(哟那个)土枪(哟哎呀)咱就打游击。

(运销集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