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两大节俗:戴楸叶与食秋瓜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南宋诗人范成大《立秋》诗的首句指的是立秋的两个节俗:戴楸叶和食秋瓜。
戴楸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此时万物开始“揪敛”,即收敛的意思。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之后,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在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随着奏报的声音,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这就是报秋。人们为何立秋要戴楸叶呢?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为了迎接秋天。据民间说法,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楸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楸树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种子含有枸橼酸和碱盐,是治疗肾脏病、湿性腹膜炎、外肿性脚气病的良药。楸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风俗。韩愈有《楸树》诗赞道:“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帐,看吐高花万万层。”
立秋戴楸叶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到了宋朝,此俗风靡全国,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风俗,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
食秋瓜
《诗经》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里说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尽管已到了立秋节气,秋天开始了,但是仍然是赤日炎炎,民间有立秋吃西瓜啃秋的习俗,既是解暑,又是为了防病。
相传,在明朝初年的立秋前后,南京城里许多人染上了癞痢疮。癞痢疮就是黄癣,俗称“秃疮”,患者即使病愈后,也会形成萎缩性疤痕,这令很多爱美的女士们谈“疮”色变,心有余悸。这时有人说庐州府(今安徽省合肥市)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皮肤如初,南京人纷纷效仿,果然灵验。此后便渐渐形成习俗,每年立秋,人人食西瓜,谓之“啃秋”。立秋之日啃吃西瓜,能“啃”去余夏暑气,“啃”掉“秋老虎”,迎接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薷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丹徒、嘉定等地有民俗说,这一天吃西瓜,饮新汲上来的井水,可以使人不生肠胃病;在苏锡常一带民间认为,立秋时吃西瓜、喝烧酒,可免疟疾;在北京、天津地区,咬秋的习俗为立秋日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据说这样可免腹泻;啃秋习俗到了上海则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
“寒瓜方卧垅,秋落已满坡。紫茄纷烂漫,绿芳郁参差。”南梁诗人沈约的《行国》诗形象地描绘了西瓜一派丰收景象。“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朝才子纪晓岚的《咏西瓜》把西瓜的品种、美味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垂涎。如今,城里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切成若干牙,慢慢品尝,倒有些闲情逸致;农村人则在自家的瓜棚下、地头的树阴里,一家人席地而坐,想啃什么就到地里采摘什么,放开胸怀,随意尽情地啃秋,多了几分粗犷与豪情。□郑学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南宋诗人范成大《立秋》诗的首句指的是立秋的两个节俗:戴楸叶和食秋瓜。
戴楸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此时万物开始“揪敛”,即收敛的意思。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之后,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在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随着奏报的声音,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这就是报秋。人们为何立秋要戴楸叶呢?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为了迎接秋天。据民间说法,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楸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楸树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种子含有枸橼酸和碱盐,是治疗肾脏病、湿性腹膜炎、外肿性脚气病的良药。楸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风俗。韩愈有《楸树》诗赞道:“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帐,看吐高花万万层。”
立秋戴楸叶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到了宋朝,此俗风靡全国,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风俗,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
食秋瓜
《诗经》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里说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尽管已到了立秋节气,秋天开始了,但是仍然是赤日炎炎,民间有立秋吃西瓜啃秋的习俗,既是解暑,又是为了防病。
相传,在明朝初年的立秋前后,南京城里许多人染上了癞痢疮。癞痢疮就是黄癣,俗称“秃疮”,患者即使病愈后,也会形成萎缩性疤痕,这令很多爱美的女士们谈“疮”色变,心有余悸。这时有人说庐州府(今安徽省合肥市)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皮肤如初,南京人纷纷效仿,果然灵验。此后便渐渐形成习俗,每年立秋,人人食西瓜,谓之“啃秋”。立秋之日啃吃西瓜,能“啃”去余夏暑气,“啃”掉“秋老虎”,迎接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薷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丹徒、嘉定等地有民俗说,这一天吃西瓜,饮新汲上来的井水,可以使人不生肠胃病;在苏锡常一带民间认为,立秋时吃西瓜、喝烧酒,可免疟疾;在北京、天津地区,咬秋的习俗为立秋日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据说这样可免腹泻;啃秋习俗到了上海则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
“寒瓜方卧垅,秋落已满坡。紫茄纷烂漫,绿芳郁参差。”南梁诗人沈约的《行国》诗形象地描绘了西瓜一派丰收景象。“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朝才子纪晓岚的《咏西瓜》把西瓜的品种、美味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垂涎。如今,城里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切成若干牙,慢慢品尝,倒有些闲情逸致;农村人则在自家的瓜棚下、地头的树阴里,一家人席地而坐,想啃什么就到地里采摘什么,放开胸怀,随意尽情地啃秋,多了几分粗犷与豪情。□郑学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