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园教育远离“小学化”
近日,教育部针对日益严重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拟用一年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督查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教育部网站7月15日)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然而,现如今不少幼儿园都存在“小学化”倾向,并呈现出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幼儿园多教孩子一些东西,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甚至不惜多交些费用,也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学习英语、拼音、算术等,说是为孩子上学提前打下基础。殊不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是一种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不能提倡,反而应该给予纠正和制止。
而要让幼儿园远离“小学化”,开展专项治理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绝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专项治理,各地还需按国家的要求,在建立完善有关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首先要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观。眼下,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上好中学要上好小学,上好小学必须上好的幼儿园”,因而越来越多的家长过早的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而这也正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助推力。即使孩子在幼儿园学了许多小学的内容,但大多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多少帮助,反而还会禁锢孩子的思维,剥夺幼儿玩耍的天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社区宣讲、案例展览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认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危害,破除头脑中“孩子早学早成才”的陈旧观念。
其次,从加强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培训入手,使幼儿老师具有合格的师德素养。实践证明,一个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思想、办园宗旨与幼儿园教育是否“小学化”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幼儿园不能为了利益而以“满足家长要求”为借口,开设所谓的“兴趣班”“特长班”等,更不能把小学的一些内容提前教给孩子。而应该围绕幼儿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开展研究,并付诸于实践。作为幼儿园老师,要积极参加专门的教育教学培训,并把培训中所学习的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到幼儿教育之中,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倾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上,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自己的专业素养杜绝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
第三,从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入手,建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长效机制。目前,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了市场。于是,一些幼儿园为了生存,便迎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开设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提前教孩子们拼音、识字、写字、英语、算术等一些小学的内容,并收取所谓的“辅导费”,致使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对此,各地政府除要下大力均衡幼儿教育资源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规范其办园行为,控制非法办园和家庭作坊式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建立完善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扼杀了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童年的权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幼儿家长的关注。各地要以教育部安排的专项治理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破除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怪象,真正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着眼幼儿未来的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性教学,还孩子一个有阳光、有乐趣、生活多姿的童年生活。□袁文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近日,教育部针对日益严重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拟用一年的时间分四个阶段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督查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教育部网站7月15日)
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然而,现如今不少幼儿园都存在“小学化”倾向,并呈现出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幼儿园多教孩子一些东西,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甚至不惜多交些费用,也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学习英语、拼音、算术等,说是为孩子上学提前打下基础。殊不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是一种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不能提倡,反而应该给予纠正和制止。
而要让幼儿园远离“小学化”,开展专项治理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绝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专项治理,各地还需按国家的要求,在建立完善有关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首先要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观。眼下,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要上好大学必须上好中学,上好中学要上好小学,上好小学必须上好的幼儿园”,因而越来越多的家长过早的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而这也正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助推力。即使孩子在幼儿园学了许多小学的内容,但大多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多少帮助,反而还会禁锢孩子的思维,剥夺幼儿玩耍的天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社区宣讲、案例展览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认识到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危害,破除头脑中“孩子早学早成才”的陈旧观念。
其次,从加强幼儿园老师的专业培训入手,使幼儿老师具有合格的师德素养。实践证明,一个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思想、办园宗旨与幼儿园教育是否“小学化”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幼儿园不能为了利益而以“满足家长要求”为借口,开设所谓的“兴趣班”“特长班”等,更不能把小学的一些内容提前教给孩子。而应该围绕幼儿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开展研究,并付诸于实践。作为幼儿园老师,要积极参加专门的教育教学培训,并把培训中所学习的新知识、新理念运用到幼儿教育之中,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倾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上,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自己的专业素养杜绝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
第三,从完善监督监管机制入手,建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长效机制。目前,幼儿园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幼儿园被推向了市场。于是,一些幼儿园为了生存,便迎合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开设各式各样的“兴趣班”,提前教孩子们拼音、识字、写字、英语、算术等一些小学的内容,并收取所谓的“辅导费”,致使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对此,各地政府除要下大力均衡幼儿教育资源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对各类幼儿园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规范其办园行为,控制非法办园和家庭作坊式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建立完善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总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扼杀了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童年的权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幼儿家长的关注。各地要以教育部安排的专项治理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破除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怪象,真正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着眼幼儿未来的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性教学,还孩子一个有阳光、有乐趣、生活多姿的童年生活。□袁文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