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55期:第04版 视野

曹操何曾“僭称国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为了刘汉江山,极力辅佐,正所谓“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北伐中原,他曾上刘禅两表,即前后出师表。这就是杜工部赞颂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于蜀汉建兴七年(229)十一月所上的《后出师表》有云: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吴楚材叔侄所编的《古文观止》中,曾收录有《后出师表》,吴氏解释“伪”为“非真、伪定”,就是并非真正的安定。

而万卷出版公司的《古文观止》,在对上文中“然后伪定一时耳”,是这样译成现代语体的:“然后才僭称国号于一时得逞”。一句译文,错了两处。为使读者诸君洞悉《后出师表》中此段文字,先从文中所说的六次危难谈起:

“困于南阳”,指建安二年(197)曹操于宛城被张绣所困事;“险于乌巢”,指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时,遇险于袁绍屯粮之地乌巢,险中箭;“危于祁连”,指曹操征西域,危于祁连。“逼于黎阳”,指建安七年(202)曹操与袁谭袁尚战于黎阳事;“几败北山”,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与刘备争汉中,运粮北山下,刘备因险据守,曹操无奈而退还长安;“殆死潼关”,指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被马超军队追杀,曹操逃脱后,见诸将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

以上六次危难,在建安二年至建安二十四年间。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去世,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而葬)也”。

曹操虽为权臣、为丞相,后又封魏公、魏王,然未称帝,何能僭(jiàn,超越本分)称国号?他建安十三年任丞相,于建安十五年写了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有云:“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全是汉臣口气,并申明自己没有不逊之志(称帝的野心),建安十八年,他受封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晋封魏王,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去世,此时仍是汉献帝的年号,他始终都是汉臣,并无“僭称国号”之事。所以,其一,曹操并未“僭称国号”。所谓僭称国号,就是盗用帝王的称号,魏国是曹丕代汉后所建,是在曹操去世九个月后,因蜀汉以正统自任,认为汉贼不两立,所以不承认曹丕政权的合法性,要说僭称国号者,当指曹丕而非曹操。然而诸葛亮上文说的是曹操而非曹丕,故不能将“伪定”译为僭称国号。其二,“僭国号于一时得逞”,义既译错,文亦不通,“僭国号”无着,“一时得逞”了什么?令人费解。此种不通,如《于丹〈庄子〉心得》中第一讲的标题《庄子何其人》一样,一错到底。“何其”是副词,意思是多么(用疑问表示程度),“何其人”就是“庄子多么人”,根本无有“庄子是个什么人”,即庄子何许人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倘对之无敬畏之心,而一味轻薄为文,到头来只能留下笑柄。□杨乾坤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