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867期:第03版 教育培训

赓续红色血脉 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

——省劳模王振峰奉献职业教育的故事

关键字:肩上,担当,责任,血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忙!忙!每天睁开眼睛就开始忙技能教育和促进就业的事情,一年也难得有几日清闲……”回忆奉献职业教育的经历,陕西省劳模王振峰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

今年54岁的王振峰,1985年高考后被军事院校直接录取,之后一直在部队高校待了整整18年,历任排长、连长、参谋、副处长等职,中校军衔。2003年转业时,他选择自主择业,投入陕西民办职业教育事业。

之所以这样选择,他的理由很特别:“爷爷当年参加八路军,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是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让穷苦人家过上好日子。而我成长在和平建设时期,帮助青年学子实现就业创业,走上家庭脱贫致富之路,这既是秉持共产党的初心,又保持了和爷爷一样的责任担当。”

把忠孝融于办学

以什么样的形式切入职业教育?那就是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就业这个目标。2004年秋季,王振峰创办的“西安机电信息技术学院”诞生,如今更名为“西安城市交通技师学院”。

当时,从选择办学方向、层次、申请审批、筹资、征地、建房,到招聘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教学老师、宣传招生等项事务,每一项工作都充满了挑战。

面对许许多多的困难,他保持军人本色,把挑战当机遇,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前进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坎坷与险阻。每次在信心将要动摇的时候,他鼓励自己:“如今遇到再大的困难,至少没有生命威胁,而爷爷当年追随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每一天的处境都在枪林弹雨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也在打江山啊,这是民办教育的一座江山。”王振峰说,遇到什么困难,只能咬紧牙关,千方百计想办法克服。

17年来,他带领全院教职员工拼搏进取,开拓创新,蹚出了一条超常发展的道路。目前学院占地总面积380余亩,建筑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校学生一万余人。学院在发展中,先后建成了航空、铁道、汽车、学前教育、健康医护、智能制造等8个二级院系,开设航空乘务、无人机应用、高铁乘务、高速动车组维修、高铁供电等20多个实用技能专业。

走进绿树成阴、花草芬芳的校园环境中,很多块金字招牌便在人们眼前不断闪光,比如:省级重点技师学院、省级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陕西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

目前,学院为社会累计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技能人才,98%都实现了较好就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推动学院走向一流民办院校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立德、忠孝、精技、成业”的办学理念,目前已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有个“儿子”叫小杰

当年,有位来自边远地方的贫困家庭学生名叫“小杰”,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全校的师生都知道,我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王振峰说:“小杰在学院汽车专业学习三年,毕业后,很顺利在西安找到了一份汽车销售工作,月薪5000多元。”

17年来,扶贫帮困对王振峰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广义上讲,他创办的这所技师学院,对所有学生都是扶贫帮困,让他们通过技能成才,实现稳定就业,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走上小康之路。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号召,大力开展技能扶贫工作,并相继将西安市的周至、雁塔、高新,延安市的吴起、安塞、宜川、甘泉等9个县区确定为定点联系帮扶县区,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学院学习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三免三送”,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本费,送被褥、送校服、送生活用品。5年来,为定点扶贫县区的学生共减免在校学习期间的应收款280余万元。

同时,学院还选派优秀教师到定点帮扶县区,采取“送技能上门”的形式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先后在安塞、志丹、甘泉、黄陵等地共开展育婴员、电工培训班6次,共培训学员300余人,积极有效促进了他们依靠技能脱贫。与高新区、雁塔区就业服务中心联合为辖区贫困劳动力、农民工进行育婴员、电工、电梯、汽车保养等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105人,培训农民工400余人。

借力校企合作,利用学院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共赢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共同扶贫攻坚,优先选送贫困家庭学生到合作单位就业。

在扎实做好技能扶贫之外,王振峰还多次主动发起组织或参与“救助灾区儿童在行动”“用爱心温暖战友”等各种形式的救灾和帮困活动。

拥军优属大作为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建后,为了更好地服务退役军人,王振峰积极主导,于2019年在学院成立了一个二级学院退役军人培训学院,专门从事退役军人就业培训工作。

牌子挂上了,事情怎么做实?

王振峰积极寻找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在用工企业选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来校担任退役军人的培训讲师,强化理论与实践实现无缝隙对接,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两年来,先后举办了物业管理、电梯维保、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等专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退役军人1800余人,其中35岁以下的就业率达98%,35岁以上的就业率达70%。

学院创办至今,目前吸纳就业的退役军人,其中在学院担任院领导2人、系部领导4人、教师及管理岗位30人。

不仅如此,在学院建成后,他主导制定了军人子女、后代入学优惠办法,规定凡军队(武警)、烈士子女入学学费全免;老红军、八路军的后代、革命伤残军人子女、军队自主择业干部子女以及省级劳模子女入学,免一年学费。17年来,学院已为316名军人子女、后代减免学费等累计300余万元,帮助他们圆满完成了学业。

“正是从军的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拥军优属工作对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性和价值。”王振峰坦言。

□本报记者  杨志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