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36期:第01版 首版

红色基因代代传 军民续写鱼水情

关键字:军民,基因,红色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榆林洪涝灾害、灞桥山体滑坡、沪陕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在这些灾害事故现场,总是会出现那身亲切的橄榄绿;

帮助贫困村整修道路、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急难险重任务和公益活动中,驻陕官兵踊跃参与的身影也不会缺失。

近年来,省军区着眼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按照部队所能、群众所盼、地方所需的原则,广泛参与、积极投身、全力支持陕西经济社会建设,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百”工作惠民生

6月30日,商洛军分区在百校助学联系点任塬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红色传人”助学帮教活动,军分区官兵为学生送去160套红色文化大礼包。

省军区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建设需求,先后开展了以“三百”工作、“强军优属办好九件实事”、参与打赢陕西脱贫攻坚战为主线的援建活动。

早在2015年,省军区就分期分批投入1500万元,开展“百村帮扶、百校助学、百馆共建”工作,共帮扶118个贫困村、扶助117所中小学校、共建107个红色场馆。与此同时,全省各军分区和人武部协调投入帮扶资金3900余万元,落实贷款和资金1428万元,建立各类合作社127个,实施帮扶项目227个;先后组织317名干部到帮扶学校讲党课,安排389名干部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3.2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军训,资助1200多名贫困学生,整修新建17个操场,购置桌椅1479套、多功能教学器材557套。

强军优属办实事

“近四年来,我们已经安置复转军人152人,安置率100%,累计为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助43.24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530.87万元,为现役官兵建立翔实准确的电子档案及联系渠道,为现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军属牌,为所有1800名在册优抚对象缴纳参合基金。”汉阴县委书记、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周永鑫说。

从2013年始,省军区在人武部系统开展了为本地籍现役官兵办好“九件实事”活动,即:建立现役官兵电子档案及联系渠道;帮助军烈属家庭解决涉军维权等方面难题;为特困军烈属率先进入小康排解后顾之忧;协助部队和驻军做好官兵稳定工作;悬挂“光荣军属”牌,增强军属荣誉感;送立功受奖喜报,鼓励官兵建功立业;在地方媒体开辟宣扬军人典型专栏,营造热爱家乡、献身国防舆论氛围;评选模范军属,引领拥军优属导向;每逢节日或特殊时期向官兵致慰问信,传送组织温暖。

五年来,在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先后为军属悬挂牌饰8.5万多个,在2100多个城镇社区设立军属专栏,送立功受奖喜报4900多份,走访慰问军属5.2万多户,帮扶特困军属3200多户,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军尚武的良好氛围。

扶贫帮困见真情

2016年,陕西省军区挂钩帮扶黄陵县新城村、龙首村和安沟村。这三个村地处革命老区,积贫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帮扶难度很大。

黄陵县店头镇新城村的贫困户余汉芬有一定的养鸡经验,但因为丈夫患有精神疾病失去劳动力,自己也年龄渐长,所以其家庭逐渐失去经济来源。省军区驻村干部根据余汉芬的实际情况,为她定制了脱贫“私人计划”:扶持新建约50平方米标准化鸡舍一座,并配套辅助设施,提供幼鸡500只。有了这些帮扶,一年过去,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成了致富能手。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省军区先后投入1000万元挂钩帮扶黄陵县这3个村,通过“合作社+农户”“产业带贫困户”“网上销售”等模式,先后帮助贫困村完成了光伏发电、道路整修、食用菌冷库、梯田生态农业观光梨园、苗木产业示范基地等24个建设项目。目前已投用的21个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7年,省军区帮扶的3个村人均年收入高于延安市划定的3015元贫困线。今年5月初,省军区召开了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落实。

当年的军民鱼水情,帮助中国革命在延安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今天的军民鱼水情,留下的则是新时代省军区部队官兵为人民群众造福兴利的闪光印记。(秦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