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院以赛促教,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把教学课堂搬进真实赛场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压力沉甸甸的,但收获满满当当。我和企业师傅同场比拼,才清楚自己离‘炉火纯青’差多远,也明确了未来努力方向。”8月24日,回忆起参加竞赛的经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西铁院”)大二学生蒙晨博感慨道。
近日,在西安铁路局2025年铁路桥隧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来自职业院校的学生与经验丰富的铁路职工同台竞技。
从观摩者到参赛者
在砂浆抹面赛项中,西铁院大二学生任建国手持抹灰刀,全神贯注操作,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看到老师傅流畅操作,他手微微一顿,轻声自语:“这就是‘工匠精神’,动作精准,工序严谨。”这种“老兵带新兵”模式,让学生在高压环境下实现能力跃升。
“西安铁路局每年都会举办职工竞赛,以往我们只能作为观摩者在一旁学习。而这一次,学校精心挑选了5名学生,组成‘学生兵’队伍,首次投身到这场激烈的竞赛之中。”西铁院教师彭晶蓉介绍道。
赛事数据显示,尽管是初次参赛,学生们的表现却十分亮眼,三项实操项目成绩均排在总参赛人数的前三分之一序列,充分彰显了他们在技能操作上的扎实功底。
“这些年轻人展现的专业素养令人惊喜,他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其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甚至给职工队伍带来启发。”西安铁路局赛事负责人表示,将把“校企同赛”机制常态化,计划在2026年将学生参赛工种扩展至35个。
从课堂直抵赛场
“这不是模拟考试,而是真实战场的淬炼。”彭晶蓉表情严肃地给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参赛学生需要直接运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等8部专业规章,其考核内容与职工岗位培训教材完全一致。
本次竞赛覆盖西安铁路局67个工种,其中21个工种首次向高职院校开放参赛资格。竞赛采用“3+7”评分体系,理论考核占30%,实操项目占70%,其中河床断面测量、线桥偏心测量和砂浆抹面三个实操项目完全对标现场作业标准。
线桥偏心测量是通过精确测定轨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横向偏差值,评估其是否超限,为线路维护和行车安全提供关键数据保障,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平稳。在此项赛项中,蒙晨博每完成一次测量,他都会迅速蹲下,再次核对数据的准确性,以最大程度缩小测量误差。
“通过比赛,我锻炼了精密测量实操技能,深化了理论理解,增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蒙晨博说。
西铁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军指出:“参加此次竞赛,可以将企业生产标准融入教学标准,把竞赛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有力推动产教融合。”
共绘人才培养图景
在西铁院临潼校区,张军办公桌上放着学生获奖证书。谈及参赛初衷,他说:“让学生与企业职工进行竞赛,是为了打破传统课堂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围墙’,将最鲜活的企业标准、最前沿的技术难题、最严格的操作规范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近年来,西铁院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真代模拟”校企合作新路径,系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与职工同台竞技、攻关真实项目。在高压实战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锤炼。实践证明,这种真刀真枪的培养效果远胜校内模拟,毕业生广受企业认可。
“通过校企合作、共育共赛的模式,为我们选拔和储备优秀人才开辟了新渠道,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西铁院等院校合作,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合作形式。”西安铁路局赛事负责人说。
张军表示,学校将继续携手更多企业,把更多的企业项目、技术标准、竞赛平台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健博
“压力沉甸甸的,但收获满满当当。我和企业师傅同场比拼,才清楚自己离‘炉火纯青’差多远,也明确了未来努力方向。”8月24日,回忆起参加竞赛的经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西铁院”)大二学生蒙晨博感慨道。
近日,在西安铁路局2025年铁路桥隧工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来自职业院校的学生与经验丰富的铁路职工同台竞技。
从观摩者到参赛者
在砂浆抹面赛项中,西铁院大二学生任建国手持抹灰刀,全神贯注操作,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看到老师傅流畅操作,他手微微一顿,轻声自语:“这就是‘工匠精神’,动作精准,工序严谨。”这种“老兵带新兵”模式,让学生在高压环境下实现能力跃升。
“西安铁路局每年都会举办职工竞赛,以往我们只能作为观摩者在一旁学习。而这一次,学校精心挑选了5名学生,组成‘学生兵’队伍,首次投身到这场激烈的竞赛之中。”西铁院教师彭晶蓉介绍道。
赛事数据显示,尽管是初次参赛,学生们的表现却十分亮眼,三项实操项目成绩均排在总参赛人数的前三分之一序列,充分彰显了他们在技能操作上的扎实功底。
“这些年轻人展现的专业素养令人惊喜,他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其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甚至给职工队伍带来启发。”西安铁路局赛事负责人表示,将把“校企同赛”机制常态化,计划在2026年将学生参赛工种扩展至35个。
从课堂直抵赛场
“这不是模拟考试,而是真实战场的淬炼。”彭晶蓉表情严肃地给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参赛学生需要直接运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桥隧建筑物修理规则》等8部专业规章,其考核内容与职工岗位培训教材完全一致。
本次竞赛覆盖西安铁路局67个工种,其中21个工种首次向高职院校开放参赛资格。竞赛采用“3+7”评分体系,理论考核占30%,实操项目占70%,其中河床断面测量、线桥偏心测量和砂浆抹面三个实操项目完全对标现场作业标准。
线桥偏心测量是通过精确测定轨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横向偏差值,评估其是否超限,为线路维护和行车安全提供关键数据保障,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平稳。在此项赛项中,蒙晨博每完成一次测量,他都会迅速蹲下,再次核对数据的准确性,以最大程度缩小测量误差。
“通过比赛,我锻炼了精密测量实操技能,深化了理论理解,增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蒙晨博说。
西铁院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军指出:“参加此次竞赛,可以将企业生产标准融入教学标准,把竞赛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有力推动产教融合。”
共绘人才培养图景
在西铁院临潼校区,张军办公桌上放着学生获奖证书。谈及参赛初衷,他说:“让学生与企业职工进行竞赛,是为了打破传统课堂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围墙’,将最鲜活的企业标准、最前沿的技术难题、最严格的操作规范直接引入教学过程。”
近年来,西铁院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真代模拟”校企合作新路径,系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与职工同台竞技、攻关真实项目。在高压实战中,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锤炼。实践证明,这种真刀真枪的培养效果远胜校内模拟,毕业生广受企业认可。
“通过校企合作、共育共赛的模式,为我们选拔和储备优秀人才开辟了新渠道,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西铁院等院校合作,探索更多元、更深入的合作形式。”西安铁路局赛事负责人说。
张军表示,学校将继续携手更多企业,把更多的企业项目、技术标准、竞赛平台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