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45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林下魔芋种出“岚皋风景”

———岚皋县烛山食业有限公司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侧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岚皋县魔芋发展局魔芋技术员和园区总经理陈军察看新品种魔芋长势

雨后初晴,走进“魔芋之乡”的岚皋县,笔者目之所及,魔芋苍翠,满目秀色。在岚皋县南宫山镇烛山魔芋现代农业园区,肥沃的林下坡地里,连片的郁郁葱葱的魔芋,长势喜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碧绿欲滴的魔芋点缀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靓丽民居,呈现一幅房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丽画卷,“林下魔芋”种出了“岚皋风景”。

烛山食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厂区占地50余亩,是一家以魔芋食品为主导、休闲风味食品为配套,集食品研发、深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岚皋素有“魔芋之乡”的称号,魔芋产业已成为传统优势产业。2017年该公司发展林下种植培育脱贫产业。在南宫山镇桂花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县级魔芋示范园区一个,实际种植大田魔芋200亩,林下魔芋400亩,带动种植400亩。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模式,使当地脫贫产业走上了千亩魔芋规模化发展道路。园区的建成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今年在园区务工我3个月收入5300元”。正在林下魔芋地里除草的37岁贫困人员张正才高兴地向我们说起了他们在园区务工的收入情况。这只是该村贫困户依托烛山魔芋现代农业园区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我今年入春以来,在园区务工3个月收入9600元”。该村九组54岁贫困户刘新春也兴奋地说。

“2017年10月份,公司通过了县级农业园区的申请,今年3月以来,发展魔芋达到510亩,并吸纳贫困户61户,169人从事魔芋园区建设。截至6月底累计为贫困户支付劳务工资23万元,贫困户利用土地出租获得租金6.3万元,该村贫困人员人均收入达到1734元。”烛山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在向我们介绍时,脸上露出成功者满意欣慰的笑容。

仅2018年春播期间,公司就面向桂花村贫困群众用工1800人次,实现劳动就业60余人,有力地解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魔芋产业正成为桂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魔芋产业辐射带动生态脱贫攻坚作用逐渐显现,逐步成长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2017年烛山林下魔芋基地被省林业厅评为“陕西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同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发新产品,公司先后和中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合作开展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2017年,公司参加了安康高新技术挑战大赛并成功签约。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创新研发中心”“陕西省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陕西省科技厅颁发“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奖”“陕西省成长之星等荣誉。

随之而来,烛山魔芋企业旗下拥有魔芋精粉、雪魔芋风味食品、休闲腊肉三大系列产品,风靡全国。同时,“烛山”牌,市级知名品牌、省级著名商标应运而生,烛山的小魔芋打开了大市场。

为提升岚皋魔芋文化内涵,烛山公司将魔芋产业与生态旅游、巴文化等紧密结合,集“展示、科普、休闲、娱乐、文化”功能为一体。在主题公园建设的同时,又陆续举办“魔芋王”评选、魔芋摄影大赛、魔芋故事搜集、魔芋民俗节目展演等系列活动,构建了浓厚的魔芋文化氛围,提升了“烛山”牌魔芋知名度,将“品牌营销”、“服务营销”和“文化营销”三者紧密结合,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结合,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从其貌不扬的乡土魔芋到享有盛誉的“烛山魔芋”,小小魔芋“华丽转身”焕发出新的活力;从颗粒无收的陡坡地到果实累累的魔芋园,荒坡地摇身一变成为致富“香饽饽”;从农村要富的“致富梦”到乡村更美的“魅力梦”,漫山遍野的魔芋绘制成山坡牧歌式的唯美画卷。

林下魔芋逐渐成为南宫山镇特色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成为桂花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廖霖 唐久树)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