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天边物语》:
这本书专为美而写
虎年春节前夕,收到学者、散文家梁衡的《天边物语》。
梁衡自言:“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写一本笔记体散文,作一次美的实验,各美并存,兼收并蓄。一卷在手翻阅、把玩,百看不厌。”《天边物语》就是一本引导读者从“山川、器物、建筑、石刻、人事”中寻找“稀、奇、美、趣”的书。全书仅6万字,收文41篇、插图69幅,“公余饭后,挑灯烹茶”,读文赏图,尽入脑际眼帘。
梁衡擅长写“大事、大情、大理”。我读过他《大有大无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这般黄钟大吕般的散文篇章,也读过《晋祠》《壶口瀑布》这样情景交融的美文,那么,《天边物语》想向读者诉说什么?
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在代序《审美之旅》中认为:“《天边物语》以散文随笔的方式阐释作者的审美情怀和艺术见解。”
审美是人类的高境界,马克思说过“未来的人类都是审美的人”。梁衡在序中说,“我曾经说过‘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而这本书专门是为美而写的”,“人间的日子除了温饱,还需要更美丽”。
梁衡文章所追求的美包括形境之美、情境之美、理境之美。形境之美娱人耳目,情境之美动人心怀,理境之美助人思辨。
形境之美在《天边物语》中比比皆是,“聊借画图怡倦眼”,那是《路边的钉头果》。情境之美也屡见不鲜,《秋色醉,旅人不须归》中,“秋天之好看,是因为大自然整整沉淀了一年的色彩和情感”。理境之美更为动人,能引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一条大河消失了,一棵树却还在》,“树比河流更久长,因为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在不停地采日月之精华,吐故纳新,暗记流年”。
《天边物语》书不厚,字不多,但是它是作家天南地北,走了多少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他在云南宾川县鸡足山寻访,30年撰成60万字游记的徐霞客在这里写下了最后一篇;他在贵州赫章县乌蒙山区写下“忽然眼前十万亩,紫花如海天外秋”的《高山韭菜坪》;他在江西横峰采访时发现了“立为一棵树,倒是一座桥”的奇景,这是《一树成桥》……
梁衡眼光敏锐、视野开阔,常怀报国之志、赤子之心,故寻到的多是大美。□韩玉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虎年春节前夕,收到学者、散文家梁衡的《天边物语》。
梁衡自言:“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写一本笔记体散文,作一次美的实验,各美并存,兼收并蓄。一卷在手翻阅、把玩,百看不厌。”《天边物语》就是一本引导读者从“山川、器物、建筑、石刻、人事”中寻找“稀、奇、美、趣”的书。全书仅6万字,收文41篇、插图69幅,“公余饭后,挑灯烹茶”,读文赏图,尽入脑际眼帘。
梁衡擅长写“大事、大情、大理”。我读过他《大有大无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这般黄钟大吕般的散文篇章,也读过《晋祠》《壶口瀑布》这样情景交融的美文,那么,《天边物语》想向读者诉说什么?
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在代序《审美之旅》中认为:“《天边物语》以散文随笔的方式阐释作者的审美情怀和艺术见解。”
审美是人类的高境界,马克思说过“未来的人类都是审美的人”。梁衡在序中说,“我曾经说过‘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而这本书专门是为美而写的”,“人间的日子除了温饱,还需要更美丽”。
梁衡文章所追求的美包括形境之美、情境之美、理境之美。形境之美娱人耳目,情境之美动人心怀,理境之美助人思辨。
形境之美在《天边物语》中比比皆是,“聊借画图怡倦眼”,那是《路边的钉头果》。情境之美也屡见不鲜,《秋色醉,旅人不须归》中,“秋天之好看,是因为大自然整整沉淀了一年的色彩和情感”。理境之美更为动人,能引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一条大河消失了,一棵树却还在》,“树比河流更久长,因为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在不停地采日月之精华,吐故纳新,暗记流年”。
《天边物语》书不厚,字不多,但是它是作家天南地北,走了多少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他在云南宾川县鸡足山寻访,30年撰成60万字游记的徐霞客在这里写下了最后一篇;他在贵州赫章县乌蒙山区写下“忽然眼前十万亩,紫花如海天外秋”的《高山韭菜坪》;他在江西横峰采访时发现了“立为一棵树,倒是一座桥”的奇景,这是《一树成桥》……
梁衡眼光敏锐、视野开阔,常怀报国之志、赤子之心,故寻到的多是大美。□韩玉峰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