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古龙桥
三原古龙桥。
清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三原老百姓的母亲河。
清河的支流,一条是流经三原洪水、嵯峨、鲁桥的清峪河,另一条是流经淳化、泾阳的冶峪河。河流上游处在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中下游河床属黄土地质,在常年冲刷的作用下,自三原鲁桥、窝桥和马村开始的清峪河河道,逐渐下切形成河谷,在交龙堡汇聚淳化、泾阳而来的冶峪河后,下切更多,在半个城村处弯折向东而去,形成了一条深四五十米、宽一二百米的巨大河谷,从三原延伸到阎良、临潼,成为南北交通的一道天堑。如何跨河沟出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道难题。
至于在此处修建的桥为什么叫龙桥,说法不一。据明代成化《三原县志》载,北宋建隆四年(963年)以前,在清河就建有木桥,发洪水时“有两龙斗于桥下,桥遂塌”。后人们再建新桥就叫做龙桥。再扩展,此处地名遂改叫龙桥镇。又据明《敕修陕西通志》载:“桥有龙潭而称龙桥。”
由此可见,龙桥这个名字在先,尽管它一直是木桥,但也是南北通衢,必走之路。
兴修石桥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原县治由浊峪河北岸的五泉村(今西阳镇东北)一带,迁至清河南岸的龙桥镇(今城关街道)。人们临河而居,跨河出行全靠木龙桥。明代在陕北沿边一线分布着甘肃、固原、宁夏、榆林四镇,号称陕边四镇,长期驻军大约20万人。这20万人的衣食主要靠内地解决。大明朝廷规定,凡是运往陕边四镇的物资须在三原建忠驿进行中转。
为了解决运输难题,明代实行“开中法”,朝廷鼓励商人输运军需(粮食、布匹等)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盐业自古以来一直由朝廷专卖,商人只要获得盐引,便有暴利可图。“开中法”极大地调动了商人参与军需物资运输的积极性,以三原为中心,运粮换盐的边关贸易迅速崛起。关中地区的商人借助地利之便,纷纷携带资本涌到三原,争夺盐引之利。由于军品运输频繁,沿线船运陆运畅通,带动了南来北往的民间商贸业,顺势而生、顺势而上,三原成为布匹、药材的贸易中心,军需、边贸带动了三原的发展,故而这里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明正统初年(1436年),清河曾建了一座大木桥,不幸此桥又被大水冲毁。木桥屡建屡废,不仅影响民间交通,而且事关军品运输,影响贸易,解决跨河问题十分迫切。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原知县高进孝(河南获嘉人,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目睹三原南北两城夹水,时而河水暴涨,隔如天堑,打算一劳永逸,修建一座无惧风雨的石桥。高进孝与温纯(三原县北城人,后任工部尚书)商讨,得温纯大力支持。温纯带头捐银千两并草拟《募缘疏》以告远近。因温纯威望极高,三原居外官员及本地绅民纷纷欣然捐资。
历经多次维修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石龙桥终于建成,历时12年,先后参与负责建桥的领工有34人。
石龙桥桥面低于三原县城的街面20米,两端以较大的坡道与街面相接,坡道全以沙石磨盘铺砌。桥面用长方形石板铺筑,经多年人行车压,如今也是车辙入石。两侧有石栏杆31对,栏杆之间嵌有石挡板,石挡板上刻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木草石、珍禽异兽等浮雕,风格各异。挡板、栏杆筑于石条砌成的底座上,两边座下各设3个出水孔,孔伸出在桥外侧,有石雕翘首龙头各3个。
需特别注意的是桥体东西两侧各有3个龙头,而非有人说的东是龙头西是龙尾。逢雨桥面两侧排水,如苍龙吐水,神奇壮观。龙桥宏伟浑厚,如诗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石龙桥宏伟壮观,雄浑厚实,异常坚固。虽然历经多次洪水、地震等劫难,仍巍然屹立。
“三原桥、泾阳塔、高陵牌楼一枝花。”“三原桥、南北坡、坡上铺的石砣砣,砣砣中间钻窝窝。”在三原,关于龙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如“青蛙告状”“温纯造桥”等。
过去,龙桥沿坡两侧全为小巧玲珑的青瓦房屋。桥头竖有石牌坊,巍峨雄壮、气象峥嵘。北坡道上建有祠庙、龙桥楼和桥门楼。桥面两侧建有民房,住户多经营乐器、刺绣、药材及各种小吃。明清时期三原“通衢八方”“昏晓贸易”,龙桥则“尺地有偿百金价者”。可惜20世纪六七十年代,龙桥上面的房屋被悉数拆除。
龙桥自建成后,历代都进行过维修。1985年,县政府在该桥西侧动工修建斜拉平桥一座,设有南北两个索架,桥面与南北二城街面同平,极大方便了居民生活。新桥名为新龙桥,新老龙桥交相辉映,为三原城市增添了新的标志性景观。
1992年,石龙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实施了新龙桥加固工程,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并进行装饰亮化,使得双桥夜景更加美丽绚烂。
三原新名片
2017年9月,三原县清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开工。2020年,清河湿地公园惊艳出世,成为三原市民新的休闲胜地。此前,热心人士复建了龙桥北坡道之上的永清门,龙桥桥面两侧的石牌坊和靠近沟底角的古建房屋。至此,新老龙桥与清河湿地公园合成为一个历史与自然交融的崭新景区。
站在清河岸坡,放眼望去,无论是朝阳初上,还是夕阳西下,龙桥的沧桑与浑厚依然如旧。若没有当年温纯、高进孝等的亲力亲为以及无数能工巧匠的不辞辛劳,就不会有耸立400多年的这一智慧与人力完美结合的石龙桥。
虽然温公祠、高公祠不在了,但实干兴邦的精神依然在三原大地上传承。□雷永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三原古龙桥。
清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三原老百姓的母亲河。
清河的支流,一条是流经三原洪水、嵯峨、鲁桥的清峪河,另一条是流经淳化、泾阳的冶峪河。河流上游处在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中下游河床属黄土地质,在常年冲刷的作用下,自三原鲁桥、窝桥和马村开始的清峪河河道,逐渐下切形成河谷,在交龙堡汇聚淳化、泾阳而来的冶峪河后,下切更多,在半个城村处弯折向东而去,形成了一条深四五十米、宽一二百米的巨大河谷,从三原延伸到阎良、临潼,成为南北交通的一道天堑。如何跨河沟出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道难题。
至于在此处修建的桥为什么叫龙桥,说法不一。据明代成化《三原县志》载,北宋建隆四年(963年)以前,在清河就建有木桥,发洪水时“有两龙斗于桥下,桥遂塌”。后人们再建新桥就叫做龙桥。再扩展,此处地名遂改叫龙桥镇。又据明《敕修陕西通志》载:“桥有龙潭而称龙桥。”
由此可见,龙桥这个名字在先,尽管它一直是木桥,但也是南北通衢,必走之路。
兴修石桥
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三原县治由浊峪河北岸的五泉村(今西阳镇东北)一带,迁至清河南岸的龙桥镇(今城关街道)。人们临河而居,跨河出行全靠木龙桥。明代在陕北沿边一线分布着甘肃、固原、宁夏、榆林四镇,号称陕边四镇,长期驻军大约20万人。这20万人的衣食主要靠内地解决。大明朝廷规定,凡是运往陕边四镇的物资须在三原建忠驿进行中转。
为了解决运输难题,明代实行“开中法”,朝廷鼓励商人输运军需(粮食、布匹等)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盐业自古以来一直由朝廷专卖,商人只要获得盐引,便有暴利可图。“开中法”极大地调动了商人参与军需物资运输的积极性,以三原为中心,运粮换盐的边关贸易迅速崛起。关中地区的商人借助地利之便,纷纷携带资本涌到三原,争夺盐引之利。由于军品运输频繁,沿线船运陆运畅通,带动了南来北往的民间商贸业,顺势而生、顺势而上,三原成为布匹、药材的贸易中心,军需、边贸带动了三原的发展,故而这里成为了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
明正统初年(1436年),清河曾建了一座大木桥,不幸此桥又被大水冲毁。木桥屡建屡废,不仅影响民间交通,而且事关军品运输,影响贸易,解决跨河问题十分迫切。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原知县高进孝(河南获嘉人,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目睹三原南北两城夹水,时而河水暴涨,隔如天堑,打算一劳永逸,修建一座无惧风雨的石桥。高进孝与温纯(三原县北城人,后任工部尚书)商讨,得温纯大力支持。温纯带头捐银千两并草拟《募缘疏》以告远近。因温纯威望极高,三原居外官员及本地绅民纷纷欣然捐资。
历经多次维修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石龙桥终于建成,历时12年,先后参与负责建桥的领工有34人。
石龙桥桥面低于三原县城的街面20米,两端以较大的坡道与街面相接,坡道全以沙石磨盘铺砌。桥面用长方形石板铺筑,经多年人行车压,如今也是车辙入石。两侧有石栏杆31对,栏杆之间嵌有石挡板,石挡板上刻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木草石、珍禽异兽等浮雕,风格各异。挡板、栏杆筑于石条砌成的底座上,两边座下各设3个出水孔,孔伸出在桥外侧,有石雕翘首龙头各3个。
需特别注意的是桥体东西两侧各有3个龙头,而非有人说的东是龙头西是龙尾。逢雨桥面两侧排水,如苍龙吐水,神奇壮观。龙桥宏伟浑厚,如诗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石龙桥宏伟壮观,雄浑厚实,异常坚固。虽然历经多次洪水、地震等劫难,仍巍然屹立。
“三原桥、泾阳塔、高陵牌楼一枝花。”“三原桥、南北坡、坡上铺的石砣砣,砣砣中间钻窝窝。”在三原,关于龙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如“青蛙告状”“温纯造桥”等。
过去,龙桥沿坡两侧全为小巧玲珑的青瓦房屋。桥头竖有石牌坊,巍峨雄壮、气象峥嵘。北坡道上建有祠庙、龙桥楼和桥门楼。桥面两侧建有民房,住户多经营乐器、刺绣、药材及各种小吃。明清时期三原“通衢八方”“昏晓贸易”,龙桥则“尺地有偿百金价者”。可惜20世纪六七十年代,龙桥上面的房屋被悉数拆除。
龙桥自建成后,历代都进行过维修。1985年,县政府在该桥西侧动工修建斜拉平桥一座,设有南北两个索架,桥面与南北二城街面同平,极大方便了居民生活。新桥名为新龙桥,新老龙桥交相辉映,为三原城市增添了新的标志性景观。
1992年,石龙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实施了新龙桥加固工程,提高了其承载能力,并进行装饰亮化,使得双桥夜景更加美丽绚烂。
三原新名片
2017年9月,三原县清河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开工。2020年,清河湿地公园惊艳出世,成为三原市民新的休闲胜地。此前,热心人士复建了龙桥北坡道之上的永清门,龙桥桥面两侧的石牌坊和靠近沟底角的古建房屋。至此,新老龙桥与清河湿地公园合成为一个历史与自然交融的崭新景区。
站在清河岸坡,放眼望去,无论是朝阳初上,还是夕阳西下,龙桥的沧桑与浑厚依然如旧。若没有当年温纯、高进孝等的亲力亲为以及无数能工巧匠的不辞辛劳,就不会有耸立400多年的这一智慧与人力完美结合的石龙桥。
虽然温公祠、高公祠不在了,但实干兴邦的精神依然在三原大地上传承。□雷永利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