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15期:第04版 视角

罗绮晴骄绿水洲

——安康蚕桑文化透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林俊礼

“蚕姑娘”。

“鎏金铜蚕”特种邮票。

“嫘祖始蚕”特种邮票。

嫘祖始蚕、马头蚕娘等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铜器“鎏金铜蚕”更跨越千年,为我们讲述了蚕桑的历史和故事。“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缫丝织绸这一富含古人智慧和辛劳的古老工艺在今天又有怎样的新面貌?

“鎏金铜蚕”的故乡——安康市,不仅正为国家南水北调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在古丝绸之路上也大放异彩,其灿烂的桑蚕文化也将续写新的耀眼篇章。

自然禀赋

地理位置。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正好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具有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区位优势。境内多山地,少丘陵川道。

气候特点。安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17摄氏度。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气温的地理分布差异大。

降雨适中。安康市年平均降水量750-1100毫米,雨量充沛,河流密布,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汉江安康段常年流量257亿立方米,占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入库总水量的66%以上。安康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因其水量大,水质好,被确定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地。

土壤性质。北起秦岭,南到巴山,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土壤类型,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保水性较强,自然肥力比较高,非常适宜桑树的生长。安康境内的桑树枝条繁茂粗壮,叶片宽大肥厚。

人力资源。安康古代是移民之乡。史料记载自元朝末期,特别是明、清时期,有大量移民流入安康,这些大多来自湖南、湖北、四川、山西、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不仅充实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兴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地湿宜桑,所暖宜蚕。正是由于历史上的天时、地利、人和,才使得安康的蚕桑丝绸产业自西汉以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美名远扬。

历史渊源

安康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所形成的蚕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

传说。嫘祖始蚕、马头蚕娘等历史神话故事在安康大地广泛流传,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文物。鎏金铜蚕,汉代铜器,国家一级文物,于1984年在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出土。是西汉时期朝廷功课农桑的最高奖励,印证了安康市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讲:“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从此,“鎏金铜蚕”成为安康享誉中外的名片。

2018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鎏金铜蚕”特种邮票。

1986年,紫阳县白马石春秋后期的巴蜀墓出土了用丝绢包裹的战戈。

1986年,汉滨区出土的“东晋画像砖”,就有迁徙者荷担穿过桑林的画面。

文献。《唐六典》金州(安康古称)贡绢记载。唐朝时,安康丝绸产业发达,绢帛充盈,故《唐六典》(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上就有金州贡绢的记录。

唐朝诗人孟浩然出游金州,对安康丝绸十分赞赏,在《登安阳城楼》一诗中写到:“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清朝嘉庆年间,兴安府(安康市古称)知府叶世倬提倡树桑养蚕,将自己编写的《蚕桑须知》和《树桑百益》列为兴安府属各县学、书院教科书,课读生童,从小学习树桑、饲蚕、蒸茧、缫丝、织绸知识。

清朝光绪年间,兴安府知府童兆蓉编写了《蚕桑简要章程》,并与陕西关中张贤集撰文、郝子雅绘图的《蚕桑图说》一并列入功课蚕书,流传广泛,影响极大。

遗址。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汉江沿岸建有十余处嫘祖蚕祖庙,就是先民们对泽被万世的蚕神表示尊崇与祭拜的地方。汉滨区坝河镇至今保留着皇帝嫘祖庙和西陵桑场遗址。

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个朝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安康、湖北等地的一条重要通道,曾一度成为国家驿道。历史上,安康生产的丝绸等特产就是由人工经子午道运到长安,再经古丝绸之路运往西亚和欧洲等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丝路起点在长安、丝绸源点在金州”之说。

民俗。千百年来,安康蚕区形成了诸多蚕桑民俗活动,如:关蚕门、开蚕门、祭蚕神、轧蚕花、赶庙会等,至今还在延续。

谚语。安康蚕民在长期植桑、饲蚕、缫丝、织绸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大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蚕桑谚语,如:栽桑养蚕,子孙有钱;桑是摇钱树,蚕是农家宝;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户种一亩桑,柴米油盐不用慌;勤喂猪细养蚕,二十八天见现钱;好蚕生好茧,好丝产好缎;要得丝绸好,蚕桑是关键。

非遗。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的内容包括种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以及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织机,也包括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和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应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包含陕西安康蚕桑丝绸产业的清晰烙印和信息符号。

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家“一五”规划的大力推进,安康的蚕桑丝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扩大桑园面积、新建深加工厂站、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拓展交易市场、树立先进典型等多措并举,蚕桑产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到2007年,桑园面积达65万亩,年发蚕种60万张,年产茧1.9750万吨,年产白厂丝2300吨。建有烘蚕站405个,缫丝厂10家,织绸印染企业1家,蚕研机构1家,蚕种厂1家,形成了种、养、加工、科研、销售等完整的生产链条,年总产值达30亿元,蚕桑丝绸产业成了当时支撑安康社会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秦巴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著名养蚕能手、全国劳动模范、汉滨区蚕农刘家贤,1959年10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观礼,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72年,安康生产的“梅花牌”白厂丝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产品”,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远销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至2015年,安康蚕种厂生产的蚕种销售到汉中、宝鸡、商洛等市和四川、广西等省(区),并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蚕乡愿景

站在新的百年征程起点上,《安康市“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已发布,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其主要目标是:纳入乡村振兴统筹发展,到2025年全市建设全国家蚕良种繁育基地1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100个、高效桑园20万亩、丝绸产品商贸中心1个,实现种桑养蚕规模化、丝绸生产智能化、综合开发一体化、产旅融合特色化的全方位立体格局,蚕桑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由蚕桑产业大市转变为蚕桑产业强市。

安康市石泉县是鎏金铜蚕的故乡,是西北蚕桑产业第一大县。2018年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如今,该县的蚕桑丝绸产业更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蚕桑旅游观光园区、蚕桑丝绸文化园区、蚕桑副产品开发园区、织绸印染工业园区,形成了种桑、养蚕、织绸、副加产品开发、产品交易、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集约化发展新路径,古老的蚕桑产业赋予了新的丰富内涵和无限活力,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安康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丝路美名

蚕的生长共分为四个周期,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周期。在这四个周期里,只有幼虫期才吃食物,其他三个时期都是不吃东西的。在成虫时期,蚕虽然有翅膀,但是只能振动翅膀,并不会飞。为了加深对蚕的生长过程的了解,我们来共同欣赏小学语文课文《蚕姑娘》:

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了黄姑娘。

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醒了,醒了,变成了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白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亮。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白丝,盖间新房。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

安康蚕姑娘,丝路美名扬。怀揣复兴梦,笑迎客八方。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安康儿女,满怀蚕桑产业的丰收喜悦,盛情邀请京津冀豫四省(市)受水地人民以及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到安康做客,观赏金蚕之乡的秀丽风光,品味蚕桑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