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22期:第04版 视角

别求新声于异邦

——兼议赵凤岐先生的写意山水画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秋色。

大山深处。


在陕西,年逾70的赵凤岐先生,是一位少见的既能画水粉、画油画,又能画得一手好水墨丹青的“复合型”画家。作为从事了一辈子美术教育的老教授、老画家,赵先生深厚的艺术学养和绘画成就,与他特殊的人生际遇是分不开的。

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的赵先生早年因受到了赵望云先生及其夫人的青睐,与赵家交往了近10年。长期耳濡目染了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黄胄等“长安画派”第一代艺术家寄情于水墨丹青的艺术创作活动。14岁,在他人生和绘画的初始阶段,就有幸经常得到这几位先生的耳提面命,尤其是石鲁先生,对他更是提点多多。

1974年,赵先生因绘画被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录取。有幸师从法国留学归来的中国油画先驱、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颜文樑先生,师从曾在苏联留学的著名油画家全山石先生以及同样留苏归来的戏剧家、舞台美术家、著名画家周本义先生,受教于中国油画本土化的代表人物、著名画家杨祖述先生。

这在一般人听来多少有些天方夜谭的学(习)画经历,为赵先生投身于中国山水画的改良探索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也成就了今天的赵先生,成就了他个性鲜明、辨识度极高的“赵氏山水”。

众所周知,对当代中国画画家而言,单纯走继承传统之路,无疑是走在了一条末路上。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已经在意境和技法(巧)上把中国画应有的手段或“把戏”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没有给后人留有空间。对此,明末大画家石涛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20世纪初,徐悲鸿先生在他的《中国画改良论》里提出:“中国画学之颓败,今日已极也。”对中国画要“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近百年来,不知多少中国画的画家们投身于此,运用西方绘画理念乃至方法,对中国画改良进行探索。“以西润中”“中西融合”“折中中西,融汇古今”“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句)”。但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艺术探索之路上,却是行者多多,成者寥寥。

在赵先生的写意山水中,人们尚能清楚地感受到西方艺术思想对他的滋养,看到他扎实的速写功底和水粉、油画等西画的影子。构图上,他将西画“块面组合”的造型特点成功转化为中国绘画源于书法的“点线结构”。色彩上,虽依然保持着中国画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但在某些局部又能大胆设色,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冷暖的差异,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和对比,又强化了画面给人的视觉冲击。在他的山水画中,最具个人特色的当属画面构图上的“去繁就简”;他以白当黑,以无当有,奇崛险峻,不拘形似。潘天寿在他《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这样写道:“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赵先生在充分运用和掌握中国传统山水画皴擦点染等技法的同时,把西画的小笔触与中国画的皴法融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笔法。

赵先生的山水画有着极强的文人倾向,禅意十足,充满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真情。“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在他的画里,写意造境气韵非凡,云烟雾霭格调空灵。南宋罗大经曰:“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泉者,不能绘其声;绘人者,不能绘其情。”非不能,实不易也。而在赵先生的山水画里,一湾水就可让观者领悟渭河之九曲,黄河之汹涌;一片石就可让人们感受华山之万仞,黄土之厚重。□徐志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