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装爱工装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法士特集团机修车间维修电工蔡嵘
她进厂6年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11年,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6月17日,谈起这些,年仅33岁的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修车间维修电工蔡嵘说:“把活往好了干,自然就能出彩。”
进厂6年 成长为高级技师
一个女孩为什么学电工?这个问题打开了蔡嵘的话匣子。“当年高考失利后,父亲对我说‘人要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这样就能在社会立足’。”蔡嵘说,正是这句话,让她下定决心学好手艺。
蔡嵘小时候,村里谁家有灯不亮了、插座没电了就找她父亲维修。蔡嵘认为“电”很神奇,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灯亮,能“管住”“电”的人很了不起。因此,在报考西安技师学院时,她选择了维修电工专业。
2011年7月,蔡嵘进入法士特集团机修车间成了一名维修电工,2017年她又从一名预备技师成长为高级技师。
“死磕”难题 每年节约百万元
大修组20多人,只有蔡嵘一位女性。但在电气维修方面,这些“大老爷们”经常会向蔡嵘请教。
蔡嵘的同事贺少男说:“她从不轻言放弃,哪怕在设备旁苦思几小时,也会与困难‘死磕到底’。”
一次,有个车间的机床出现故障,现场维修人员几天都找不到原因。接到任务的蔡嵘,详细了解故障状态后,登上三米高的机床对控制线路和梯形图进行检查。“故障出现得很有规律,每两个半小时发生一次,烧一次阀。”她坐在机器旁,盯着电磁阀线圈整整两个半小时,最终发现是I/O单元绝缘损坏了。
2019年以前,进口机床的电主轴、回转工作台等关键部件损坏后需要发回原厂进行维修,不仅费用高,维修周期也长,来回大概需要两三个月,严重影响生产进度。蔡嵘说:“进口机床功能复杂、精度高,其电气控制系统涉及多学科技术,拆解组装非常困难。”在她多方咨询并查阅相关资料后,终于把问题解决了,“只需两三天,更换相应备件就能把设备修好,每年节约委外费用100余万元。”
利用新工艺解决立车加工过程中出现震纹、磨床尺寸不稳等问题,通过修改外圆磨床梯形图使机床维修从被动式向系统主动预防过渡……就是凭着这样的“死磕”精神,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技能“传帮带” 带动青年成才
蔡嵘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文化引才、岗位成才、发展造才”几个字特别醒目。“把工作室建在车间里,就是要立足一线、服务一线。”蔡嵘说。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蔡嵘围绕设备维修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和技能培训,解决设备维修难题,并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蔡嵘通过一对一指导、专项提升、模拟大赛等,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目前,有6人荣获国家级大赛二等奖,6人荣获省级大赛一等奖,2人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进厂时蔡嵘22岁,正是女孩最爱美的年纪,但她每天都是素颜,一身工装、两手黑油。转眼就是11年,技术在进步,成绩在提高,而她依旧是那一身打扮。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她进厂6年就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11年,先后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了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6月17日,谈起这些,年仅33岁的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修车间维修电工蔡嵘说:“把活往好了干,自然就能出彩。”
进厂6年 成长为高级技师
一个女孩为什么学电工?这个问题打开了蔡嵘的话匣子。“当年高考失利后,父亲对我说‘人要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这样就能在社会立足’。”蔡嵘说,正是这句话,让她下定决心学好手艺。
蔡嵘小时候,村里谁家有灯不亮了、插座没电了就找她父亲维修。蔡嵘认为“电”很神奇,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灯亮,能“管住”“电”的人很了不起。因此,在报考西安技师学院时,她选择了维修电工专业。
2011年7月,蔡嵘进入法士特集团机修车间成了一名维修电工,2017年她又从一名预备技师成长为高级技师。
“死磕”难题 每年节约百万元
大修组20多人,只有蔡嵘一位女性。但在电气维修方面,这些“大老爷们”经常会向蔡嵘请教。
蔡嵘的同事贺少男说:“她从不轻言放弃,哪怕在设备旁苦思几小时,也会与困难‘死磕到底’。”
一次,有个车间的机床出现故障,现场维修人员几天都找不到原因。接到任务的蔡嵘,详细了解故障状态后,登上三米高的机床对控制线路和梯形图进行检查。“故障出现得很有规律,每两个半小时发生一次,烧一次阀。”她坐在机器旁,盯着电磁阀线圈整整两个半小时,最终发现是I/O单元绝缘损坏了。
2019年以前,进口机床的电主轴、回转工作台等关键部件损坏后需要发回原厂进行维修,不仅费用高,维修周期也长,来回大概需要两三个月,严重影响生产进度。蔡嵘说:“进口机床功能复杂、精度高,其电气控制系统涉及多学科技术,拆解组装非常困难。”在她多方咨询并查阅相关资料后,终于把问题解决了,“只需两三天,更换相应备件就能把设备修好,每年节约委外费用100余万元。”
利用新工艺解决立车加工过程中出现震纹、磨床尺寸不稳等问题,通过修改外圆磨床梯形图使机床维修从被动式向系统主动预防过渡……就是凭着这样的“死磕”精神,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技能“传帮带” 带动青年成才
蔡嵘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文化引才、岗位成才、发展造才”几个字特别醒目。“把工作室建在车间里,就是要立足一线、服务一线。”蔡嵘说。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蔡嵘围绕设备维修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和技能培训,解决设备维修难题,并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蔡嵘通过一对一指导、专项提升、模拟大赛等,不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目前,有6人荣获国家级大赛二等奖,6人荣获省级大赛一等奖,2人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进厂时蔡嵘22岁,正是女孩最爱美的年纪,但她每天都是素颜,一身工装、两手黑油。转眼就是11年,技术在进步,成绩在提高,而她依旧是那一身打扮。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