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069期:第04版 创造

我为什么写《高家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萧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签约作家,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西安市碑林区作协主席。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团委书记》《宣传处长》《网上杀手》《活给别人看》《面子》《谁是你的情人》《大铁路》《平·安》《古城》《楼观秘籍》《平凡人生》《高家堡》,散文集《请珍惜在一起的日子》《美景都在路上》等。《团委书记》荣获团中央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铁道部第八届文学奖。《大铁路》荣获安徽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平·安》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创新优秀成果奖”。


高家堡和我有缘,第一次去高家堡的时候,是2014年6月,那次是参加榆林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一个“大V走榆林”的活动。榆林市很重视发展当地旅游业,当时他们邀请一群大V行走了榆林各区县的旅游景点,有着六百年历史的高家堡自然就在我们这次行程之中。

第一次印象就很深,那天街上正在拍《平凡的世界》某个镜头,人造大雨,看演员在水中奔跑的狼狈样子,为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不容易而暗自赞叹。但由于每天几个景点几个景区地赶路,所以,在高家堡待的时间很短,没有触摸到这座古城的灵魂。

第二次去是2016年,因为是自己去的,自然时间就宽松了许多,漫步行走在西街时看见了杭府。门前有树,门旁有标志,上面写的是《平凡的世界》第十七集就是在这个院子取的景。好奇心促使我们推门走进了这座院落,进了大门,见院子里葡萄架下有一位白发红颜的老爷子端坐在椅子上,见我们进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让他女儿给我们倒茶。老人的女儿对我们的态度很冷淡,但冷淡中透着自然,任我们随意挑门帘走进每一间房屋。在厨房,我看见案板上有西红柿,问是不是自己种的。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这里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原生态食品。听罢,我们也没客气,把案板上的西红柿一扫而光。味道纯正,的确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时,我也知道了老人的女儿叫杭海霞。

这次来高家堡前,我是做了预习的,知道高家堡自古即为商贸集散重镇,北通河套,南接河东,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旱码头,以“杭、韩、彭、宋”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财势纵横,称雄塞上。我猜想这杭家人一定有故事,果然,聊天中,我知道了这位杭老爷子是六代行医世家。明朝时,他们的祖先从杭州搬迁到了这里。

后通过县志,我了解到杭氏几代人一直秉承治病救人的仁善之心,把“平生不解名和利,只慕岐黄第一流”作为祖训,世代传承,悬壶济世。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大儿子不仅是榆林某医院的领导,还是著名的老中医。2017年,我父亲病重,得知后他还特意给我父亲开了几味中药,减轻了父亲病痛。

那天,我们聊得十分投缘,和老爷子成了忘年交,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将院子的一间厢房腾出来给我做工作室。

因为有了这一层缘故,高家堡成了我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就有了要写一写高家堡的想法。问题是虽然我与高家堡缘分颇深,但因为去得少,对这座古城的了解还十分浅显,这让我一度很困惑,不敢急于下笔。本来计划等有时间,就在高家堡住一阵子,等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再去触动这个历史云烟沉淀厚重的老城。谁知2020年,年旬九十的老爷子去世了。那天,我从西安赶往高家堡为老人送行,路上我思考了许多,我从老人的离世,体会了什么是时不我待,对明天与意外哪个先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高家堡之行让我书写这座古城的念头更加明确、更加迫切。我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只要决定做一件事就不再犹豫,就像登山,我的眼中只有山顶。

但是,就目前我所掌握的资料看,如何把高家堡深层次的东西表现出来,对我而言实在是一个难题。于是,我决定在自己的笔下重新建造一座高家堡。

在这部长篇小说里高家堡的砖,石峁山的土,秃尾河的水都是真实的,其他的都是我从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把那些早已消失于历史云烟的灵魂一个个请回来,让他们在高家堡这座古老的城堡里复活,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演绎出一部中国百年历史的缩影。

这是一座我心中的高家堡,一座城,一座古城,一座有灵魂的古城。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