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依山傍水
漆水河也叫锦川河,古称姬水,源出麟游县的山沟中,一路曲曲折折,潺潺缓缓而来,流过永寿、乾县、扶风至武功县白石滩,融入渭河。
在永寿的黄土沟壑间,这条古老的河流中部形成开阔的盆地,良田沃土三千多亩。1 9 5 8 年,人民政府发动千万人力,夙兴夜寐,艰苦奋斗,选择谷坡破碎陡直处,依山就势,拦堤筑坝,前后历经十几年,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羊毛湾水库。后又不断除险加固,实施了“引冯济羊”工程。多年来,它一直像母亲的乳房,用源源不断的琼浆玉液,滋养着下游关中盆地里广袤的原野,滋养着一连串香瓜似的村庄,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永寿人习惯地把漆水河叫好畤河,或者樊家河,以致许多本土人都不知道漆水河在哪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条河流两岸栖居着两个村子,一个村子叫樊家河村,另一个村子叫好畤河村。樊家河村居东岸,好畤河村傍西岸,两个村落向南延伸,在下游呈八字形,紧紧夹住一坛子满盈盈的水,远看像一个硕大无朋的闪闪发光的白葫芦。古往今来,这两个村子背靠山坡,脚蹬漆水,隔河相望,毗邻而居,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都比较方便。聪明的老百姓在上游的河流边,修上一条窄窄的水渠,沿路枝枝杈杈,嫁接再嫁接,改道再改道,长流水就哗啦啦地流进了田野里,也汩汩流进菜园里,好日子也就香甜香甜的了。
其实,好畤河村的历史渊源颇有些来头,说是唐贞观二十一年(6 4 7),好畤县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村。记得前几年翻阅《民国永寿县志》,里面记载,宋金好畤为县治较为准确。原因是在好畤河村发现一残碑,上面有这样的文字:“地穷藏小县,土厚古风余;农业依山种,人家半穴居。分金怀义士(城北有地曰大塄,古名分金岭,相传陆贾与五子分金处也),遗利同香渠(旧说香渠在城北,有名无迹);路险岩岩转,求安屡舍车。崇宁三年(1 1 0 4)三月八日好畤县令雷松寿上石。”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宋时好畤确实是县治;另一方面,这几句诗准确地写出了好畤县治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以及传说故事。但我最早知道好畤河村,却是上初中的时候。
2 0 0 2 年,我调进县城,在政府大院上班。有一次,三夏大忙前夕,单位去店头下乡检查,在一架大沟的下坡转弯处,一片亮闪闪青汪汪的苍茫水域,明明赫赫扑入了我的视野。我很兴奋地问:“这是哪儿?永寿还有这么大的水?”
“是羊毛湾水库。”
“水边的村子是啥村?”
“这边是樊家河村,那边是好畤河村。”车内的人忽然大笑起来。因为自己的无知,我感到了羞愧。不过,想起初中时的记忆,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将樊家河、好畤河,与羊毛湾水库联系在了一起。
2 0 2 1 年槐花节期间,我们邀请来了中央电视台七套的两名记者。一位叫张琳舒朗,眉清目秀,是个9 0 后编导;另一位叫刘铁柱,敦实憨厚,从山东调往央视,专司采访摄像。5 月中旬,夏日炎炎,河谷里连一丝风都没有,我陪着他们在樊家河村采访了两天。我们先后穿过郁郁葱葱的苹果园,巡游了河滩上的牡丹园,走访了几户农家乐,也航拍了村子上空和羊毛湾水库斑斓壮观的风景。
一来二去,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发现来这里的外地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凑上前与村里人攀谈,他们说这几年来河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周边的亲戚朋友自驾游的最多。平时来的人大多是外地钓鱼爱好者,几乎每天都有,他们带着吃的喝的,河边一坐就是一整天。哪怕青天红日头,哪怕斜风掠细雨,河边还仍然有钓鱼的人。
顺着店头镇王高林书记的指点,我们远远望见羊毛湾水库周边有好些钓鱼者。循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我们蹑手蹑脚地凑了上去,摄影记者李铁柱扛着相机,从不同角度拍着,只见那些钓鱼者脸膛黧黑,全一溜儿坐在河边的遮阳伞下,或粘着鱼饵,或甩着钓钩,或掣着鱼竿,默默地忙着手里的活儿。让我感到最奇怪和纳闷的是,他们之间大概就一米远近,好长时间连一句话也不说。他们身后的大袋子,口儿大开着,邋里邋遢地装着方便面、啤酒、果汁等食品,身边的网格式鱼篓,半截浸在水里,半截露在岸边。
也许因为那两天刚好是周末,在水库边我们看到了好多游客。有老师领着十多个小学生来的,有儿女领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来的,有新婚夫妻携手来的,有几个家庭结伴而来的,有朋友邀约来的……在岸边,他们连说带笑,漫无目的地走着,时而感叹着绿汪汪的水,时而望着蓝天白云,时而指着对岸的村庄。
午饭时,我们来到鱼庄,他们的生意真是红火极了。所有包间都被人提前预订了,外边长棚下,一溜儿摆着七八张大方桌,也都坐满了游客。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说着笑着,热闹非凡。几个服务员都是从村里雇来的年轻妇女,她们不紧不慢,忙而有序,一盘盘特色菜肴很快就端上来了。绿生生的野芹菜,黄灿灿的炸油饼,纸巾一样白薄软甚至透明的麦面煎饼……当然,招牌菜肴不用说就是喷香的鱼了,有清蒸鱼、糖醋鱼、酸菜鱼,还有好几种做法,我实在说不上名堂。吃客们啧啧赞叹着,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鱼庄的老板叫樊永军,是樊家河本村人,头脑灵活,非常精明。一听说央视记者要采访他,满脸愕然。随即,特别热情,又是倒水倒茶,又是换衣服,并且喃喃地说:“天赐良机,百年一遇!”刚采访了他,他就有点按捺不住自己,兴冲冲地拉着美女记者张琳舒朗,大大方方地合了影。人们都说,这个老板真会宣传自己。
接着,记者把镜头对准了一个饭桌,那是三个家庭坐在一起。采访了一位年轻母亲之后,又采访了一个三四年级的小男孩。记者问:“你觉得,这个地方有啥好呢?”
小男孩一点都不扭捏,很机灵地说:“你看这天多蓝,云多白!山多绿,水多清!”
记者继续问:“还有吗?”小男孩扮了个鬼脸,大声说:“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不知哪个孩子,最后又补了一句:“生活更美!”
在场的人群中忽然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还有人打起了口哨。
□耿军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漆水河也叫锦川河,古称姬水,源出麟游县的山沟中,一路曲曲折折,潺潺缓缓而来,流过永寿、乾县、扶风至武功县白石滩,融入渭河。
在永寿的黄土沟壑间,这条古老的河流中部形成开阔的盆地,良田沃土三千多亩。1 9 5 8 年,人民政府发动千万人力,夙兴夜寐,艰苦奋斗,选择谷坡破碎陡直处,依山就势,拦堤筑坝,前后历经十几年,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羊毛湾水库。后又不断除险加固,实施了“引冯济羊”工程。多年来,它一直像母亲的乳房,用源源不断的琼浆玉液,滋养着下游关中盆地里广袤的原野,滋养着一连串香瓜似的村庄,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们。
永寿人习惯地把漆水河叫好畤河,或者樊家河,以致许多本土人都不知道漆水河在哪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条河流两岸栖居着两个村子,一个村子叫樊家河村,另一个村子叫好畤河村。樊家河村居东岸,好畤河村傍西岸,两个村落向南延伸,在下游呈八字形,紧紧夹住一坛子满盈盈的水,远看像一个硕大无朋的闪闪发光的白葫芦。古往今来,这两个村子背靠山坡,脚蹬漆水,隔河相望,毗邻而居,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都比较方便。聪明的老百姓在上游的河流边,修上一条窄窄的水渠,沿路枝枝杈杈,嫁接再嫁接,改道再改道,长流水就哗啦啦地流进了田野里,也汩汩流进菜园里,好日子也就香甜香甜的了。
其实,好畤河村的历史渊源颇有些来头,说是唐贞观二十一年(6 4 7),好畤县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村。记得前几年翻阅《民国永寿县志》,里面记载,宋金好畤为县治较为准确。原因是在好畤河村发现一残碑,上面有这样的文字:“地穷藏小县,土厚古风余;农业依山种,人家半穴居。分金怀义士(城北有地曰大塄,古名分金岭,相传陆贾与五子分金处也),遗利同香渠(旧说香渠在城北,有名无迹);路险岩岩转,求安屡舍车。崇宁三年(1 1 0 4)三月八日好畤县令雷松寿上石。”从这段文字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宋时好畤确实是县治;另一方面,这几句诗准确地写出了好畤县治的地貌特征、风土人情以及传说故事。但我最早知道好畤河村,却是上初中的时候。
2 0 0 2 年,我调进县城,在政府大院上班。有一次,三夏大忙前夕,单位去店头下乡检查,在一架大沟的下坡转弯处,一片亮闪闪青汪汪的苍茫水域,明明赫赫扑入了我的视野。我很兴奋地问:“这是哪儿?永寿还有这么大的水?”
“是羊毛湾水库。”
“水边的村子是啥村?”
“这边是樊家河村,那边是好畤河村。”车内的人忽然大笑起来。因为自己的无知,我感到了羞愧。不过,想起初中时的记忆,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将樊家河、好畤河,与羊毛湾水库联系在了一起。
2 0 2 1 年槐花节期间,我们邀请来了中央电视台七套的两名记者。一位叫张琳舒朗,眉清目秀,是个9 0 后编导;另一位叫刘铁柱,敦实憨厚,从山东调往央视,专司采访摄像。5 月中旬,夏日炎炎,河谷里连一丝风都没有,我陪着他们在樊家河村采访了两天。我们先后穿过郁郁葱葱的苹果园,巡游了河滩上的牡丹园,走访了几户农家乐,也航拍了村子上空和羊毛湾水库斑斓壮观的风景。
一来二去,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发现来这里的外地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凑上前与村里人攀谈,他们说这几年来河边游玩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节假日,周边的亲戚朋友自驾游的最多。平时来的人大多是外地钓鱼爱好者,几乎每天都有,他们带着吃的喝的,河边一坐就是一整天。哪怕青天红日头,哪怕斜风掠细雨,河边还仍然有钓鱼的人。
顺着店头镇王高林书记的指点,我们远远望见羊毛湾水库周边有好些钓鱼者。循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我们蹑手蹑脚地凑了上去,摄影记者李铁柱扛着相机,从不同角度拍着,只见那些钓鱼者脸膛黧黑,全一溜儿坐在河边的遮阳伞下,或粘着鱼饵,或甩着钓钩,或掣着鱼竿,默默地忙着手里的活儿。让我感到最奇怪和纳闷的是,他们之间大概就一米远近,好长时间连一句话也不说。他们身后的大袋子,口儿大开着,邋里邋遢地装着方便面、啤酒、果汁等食品,身边的网格式鱼篓,半截浸在水里,半截露在岸边。
也许因为那两天刚好是周末,在水库边我们看到了好多游客。有老师领着十多个小学生来的,有儿女领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来的,有新婚夫妻携手来的,有几个家庭结伴而来的,有朋友邀约来的……在岸边,他们连说带笑,漫无目的地走着,时而感叹着绿汪汪的水,时而望着蓝天白云,时而指着对岸的村庄。
午饭时,我们来到鱼庄,他们的生意真是红火极了。所有包间都被人提前预订了,外边长棚下,一溜儿摆着七八张大方桌,也都坐满了游客。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说着笑着,热闹非凡。几个服务员都是从村里雇来的年轻妇女,她们不紧不慢,忙而有序,一盘盘特色菜肴很快就端上来了。绿生生的野芹菜,黄灿灿的炸油饼,纸巾一样白薄软甚至透明的麦面煎饼……当然,招牌菜肴不用说就是喷香的鱼了,有清蒸鱼、糖醋鱼、酸菜鱼,还有好几种做法,我实在说不上名堂。吃客们啧啧赞叹着,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鱼庄的老板叫樊永军,是樊家河本村人,头脑灵活,非常精明。一听说央视记者要采访他,满脸愕然。随即,特别热情,又是倒水倒茶,又是换衣服,并且喃喃地说:“天赐良机,百年一遇!”刚采访了他,他就有点按捺不住自己,兴冲冲地拉着美女记者张琳舒朗,大大方方地合了影。人们都说,这个老板真会宣传自己。
接着,记者把镜头对准了一个饭桌,那是三个家庭坐在一起。采访了一位年轻母亲之后,又采访了一个三四年级的小男孩。记者问:“你觉得,这个地方有啥好呢?”
小男孩一点都不扭捏,很机灵地说:“你看这天多蓝,云多白!山多绿,水多清!”
记者继续问:“还有吗?”小男孩扮了个鬼脸,大声说:“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不知哪个孩子,最后又补了一句:“生活更美!”
在场的人群中忽然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还有人打起了口哨。
□耿军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