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开上了天
古代的关隘,有的是正面当道,有的是侧面踞守。清姜河谷地形开阔,陈仓道北口的关隘,散落在岭下几十公里的区域内。此地原属古散国的疆域,于是就有了大散关的美名。它扼守着陈仓道,守着关中平原的西门户。9 点多钟,太阳开始灼热时,我们的秦岭古道行,从大散关前正式开始。
进入大散关风景区,仰面向北,拾级而上,爬到聚仙亭下,我环顾着周围的地形。东南方,观音山携带着诸峰,如柱林立,支撑着南天,流云也只能在它们的胸前徘徊。西北方,不知名的山岗,连绵起伏,在不远处堆起滔天的波峰。山峰聚集,任意东西,相挽相连,交叉结节,几乎要阻断南北,隔开风气。幸好,老天合计着,山峦配合着,奇迹般地在大山中让出一条通道。这样的通道藏在大山之中,先人们顺着沟河,慢慢探索。在缺少空中遥感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脚步、耐心和想象,一点点踩踏,一辈辈积累。连接陕西、甘肃、四川的陈仓道就这样被找了出来,也被走了起来。
山下的川陕路,很快隐没在绿丛中。我着急追看时,亭子背后忽然传来一声让山峰颤抖的汽笛。我紧张地扶栏下看,一列绿皮火车正逶迤而来。多年没见绿皮火车了,我像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火车一样,看着它一节一节钻进脚下的山洞里。小小的亭子间,一边襟怀公路,一边携带铁路,竟然站在了扼守公铁两路的关口上。几分钟后,东南面的山上又传来一声响彻云霄的汽笛,隐约可以看到绿色长龙在山上盘旋。我兴奋起来,想起课本里学过的关于宝成铁路上的诸多故事。我定睛遥望,甚至把脚都踮了起来,想看火车如何在山上飞奔,如何跑到了天上。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火车甩下几声汽笛后,彻底消失在山中。
我连忙打开地图,看到一组复杂的线路,简直可以与红军四渡赤水时那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路结相比。在没有条件挖掘长隧的情况下,为了翻越秦岭主峰,6 公里的直线距离内,铁路必须抬升6 8 0 米。共和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只好采取迂回的办法,围绕观音山,原地转出了3个马蹄和1 个螺旋,展开2 7 公里延线,通过3 层立体重叠,奇迹般地让火车爬上了山巅。为了撑起这短短几十公里的铁路,山上竟然修了4 座车站,形成一个连一个结实的支点,留出一段又一段宝贵的平地,让铁龙得以喘息。为了爬上这吃力的山巅,一列火车竟然配备了3 台机车。
这样挂壁般的铁路很辛苦,如此负重爬坡的火车更辛苦,它们背后的工人才最辛苦,也最了不起。凤县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里,墙上的“宝成铁路北段平面图”显示,仅仅为了修长青石崖车站,就一次用了3 3 4 吨炸药,松动和扬弃土方2 6 万立方米。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创举中,工人们从山顶上垂下大绳,把自己吊在绝壁上,用钢钎凿洞,放进炸药,并在爆炸后碎石松动、随时有可能垮塌的情况下,冒险清理,挖出路基和站台。
云端上的车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连忙开车去追,去找观音山顶上的青石崖车站。整修一新的川陕公路,冲着秦岭主峰盘旋而上。车行其上,转过一道弯,就到达一个新高度,给了我一个新希望,以为三五道弯后就可以看到那样的车站。转过七道弯,迎来九道弯,我心里着急地想,难道真要经过十三道弯?我一边谨慎驾车,一边四下察看。弯弯曲曲的公路很有耐心地延伸着,路边的弯道数从容地记录着。当聚仙亭前仰望的那个山峰已经与我们齐肩时,车子仍像钟摆一样在左右盘旋。足足绕过第十八道弯后,天地才一下子开阔起来。炎帝老祖宗巍然站立在眼前,我却来不及拜会他。赶忙停车、下车并跑到高台边,我急切地寻找那神奇的铁路和车站。观音山仍在不远处,眼前仍然有群山连绵,山谷里云雾涌动,铁路和车站仍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长时间遥望,看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想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如大海捞针,捞不到半点影子。看得着急时,真想飞上去,飞到那群战天斗地的英雄中。
作为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跨越秦岭和大巴山,让祖先们感叹的蜀道难,变成联结西部的大通道。在秦巴山里架桥、凿洞、铺路,让火车这样的庞然大物穿山而行,成为当时国人最豪迈又最浪漫的想象。聚全国之力,集八方之才,全线开工,全力配合,很快实现了目标,让大山里响起火车悠远的长鸣。新中国的建设,就这样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到了今天。
翻过秦岭主梁,公路与铁路重新靠近,沿着嘉陵江畔,随弯就势,结伴并行。在高速与高铁四通八达、风驰电掣的今天,开车慢行在古老的秦巴古道上,目送火车冲上了山顶,又看它从天而降,像绿色长龙一样在身边穿行,心中有说不出的感觉。
□李亚军 (单位:西安唐都医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古代的关隘,有的是正面当道,有的是侧面踞守。清姜河谷地形开阔,陈仓道北口的关隘,散落在岭下几十公里的区域内。此地原属古散国的疆域,于是就有了大散关的美名。它扼守着陈仓道,守着关中平原的西门户。9 点多钟,太阳开始灼热时,我们的秦岭古道行,从大散关前正式开始。
进入大散关风景区,仰面向北,拾级而上,爬到聚仙亭下,我环顾着周围的地形。东南方,观音山携带着诸峰,如柱林立,支撑着南天,流云也只能在它们的胸前徘徊。西北方,不知名的山岗,连绵起伏,在不远处堆起滔天的波峰。山峰聚集,任意东西,相挽相连,交叉结节,几乎要阻断南北,隔开风气。幸好,老天合计着,山峦配合着,奇迹般地在大山中让出一条通道。这样的通道藏在大山之中,先人们顺着沟河,慢慢探索。在缺少空中遥感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脚步、耐心和想象,一点点踩踏,一辈辈积累。连接陕西、甘肃、四川的陈仓道就这样被找了出来,也被走了起来。
山下的川陕路,很快隐没在绿丛中。我着急追看时,亭子背后忽然传来一声让山峰颤抖的汽笛。我紧张地扶栏下看,一列绿皮火车正逶迤而来。多年没见绿皮火车了,我像小时候第一次见到火车一样,看着它一节一节钻进脚下的山洞里。小小的亭子间,一边襟怀公路,一边携带铁路,竟然站在了扼守公铁两路的关口上。几分钟后,东南面的山上又传来一声响彻云霄的汽笛,隐约可以看到绿色长龙在山上盘旋。我兴奋起来,想起课本里学过的关于宝成铁路上的诸多故事。我定睛遥望,甚至把脚都踮了起来,想看火车如何在山上飞奔,如何跑到了天上。可惜,神龙见首不见尾,火车甩下几声汽笛后,彻底消失在山中。
我连忙打开地图,看到一组复杂的线路,简直可以与红军四渡赤水时那个让人眼花缭乱的路结相比。在没有条件挖掘长隧的情况下,为了翻越秦岭主峰,6 公里的直线距离内,铁路必须抬升6 8 0 米。共和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只好采取迂回的办法,围绕观音山,原地转出了3个马蹄和1 个螺旋,展开2 7 公里延线,通过3 层立体重叠,奇迹般地让火车爬上了山巅。为了撑起这短短几十公里的铁路,山上竟然修了4 座车站,形成一个连一个结实的支点,留出一段又一段宝贵的平地,让铁龙得以喘息。为了爬上这吃力的山巅,一列火车竟然配备了3 台机车。
这样挂壁般的铁路很辛苦,如此负重爬坡的火车更辛苦,它们背后的工人才最辛苦,也最了不起。凤县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里,墙上的“宝成铁路北段平面图”显示,仅仅为了修长青石崖车站,就一次用了3 3 4 吨炸药,松动和扬弃土方2 6 万立方米。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创举中,工人们从山顶上垂下大绳,把自己吊在绝壁上,用钢钎凿洞,放进炸药,并在爆炸后碎石松动、随时有可能垮塌的情况下,冒险清理,挖出路基和站台。
云端上的车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连忙开车去追,去找观音山顶上的青石崖车站。整修一新的川陕公路,冲着秦岭主峰盘旋而上。车行其上,转过一道弯,就到达一个新高度,给了我一个新希望,以为三五道弯后就可以看到那样的车站。转过七道弯,迎来九道弯,我心里着急地想,难道真要经过十三道弯?我一边谨慎驾车,一边四下察看。弯弯曲曲的公路很有耐心地延伸着,路边的弯道数从容地记录着。当聚仙亭前仰望的那个山峰已经与我们齐肩时,车子仍像钟摆一样在左右盘旋。足足绕过第十八道弯后,天地才一下子开阔起来。炎帝老祖宗巍然站立在眼前,我却来不及拜会他。赶忙停车、下车并跑到高台边,我急切地寻找那神奇的铁路和车站。观音山仍在不远处,眼前仍然有群山连绵,山谷里云雾涌动,铁路和车站仍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长时间遥望,看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想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如大海捞针,捞不到半点影子。看得着急时,真想飞上去,飞到那群战天斗地的英雄中。
作为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跨越秦岭和大巴山,让祖先们感叹的蜀道难,变成联结西部的大通道。在秦巴山里架桥、凿洞、铺路,让火车这样的庞然大物穿山而行,成为当时国人最豪迈又最浪漫的想象。聚全国之力,集八方之才,全线开工,全力配合,很快实现了目标,让大山里响起火车悠远的长鸣。新中国的建设,就这样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到了今天。
翻过秦岭主梁,公路与铁路重新靠近,沿着嘉陵江畔,随弯就势,结伴并行。在高速与高铁四通八达、风驰电掣的今天,开车慢行在古老的秦巴古道上,目送火车冲上了山顶,又看它从天而降,像绿色长龙一样在身边穿行,心中有说不出的感觉。
□李亚军 (单位:西安唐都医院)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