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153期:第04版 创造

回绥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贺小锐

很多年没有回绥德了,今年趁丫头高考完,终于可以抽出时间陪妻子回一趟绥德了。绥德是妻子的家乡。

岁月飞逝,一转眼丫头已经十八岁了,可在我的记忆中,这十八年里我只陪妻子回过两次绥德——第一次是我们结婚后的第四年;第二次则是我二妈病逝的时候顺道回去了一次。

其实,不论你与家乡相隔多远,分别多久,当你踏上故乡土地的那一刻,鼻腔里就会弥漫着熟悉的气息。眼前那一座座山峁、一条条山路都会在记忆里重演,依旧是那么亲切,那么真实。

驾车四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绥德县城。一路上,我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感受着故乡的变化。高速公路穿梭于黄土高原,像一条柔软的黑腰带缠绕在腰间,在黄土的衬托下格外醒目。道路两旁一栋栋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企业应地而生。陕北,曾经以贫穷而闻名天下,如今却以煤炭而富甲一方。曾经土里土气的陕北话,成了今天人们追捧的“贵族口音”。

进入绥德县城,由于对道路的陌生,我们驾车跟着导航在绥德县城绕了两圈,硬是没有找到停车位,便索性停下车观察一下四周。抬头一瞬,“天下名州”四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曾经最熟悉的地方,如今却显得如此陌生。这里曾是绥德县城最繁华、最热闹的步行街,道路两旁挤满了商贩,如今商贩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端大气的商铺,却显得有点冷清。

绥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其名始于北魏时期,取“绥民以德”之意。早在秦朝时为“上郡古邑”,随后汉统一全国后,沿袭秦制。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江士松手书“天下名州”四个大字,故后名“天下名州”。因此,绥德就有了“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的美誉。秦太子扶苏、大将蒙恬、汉代李广都曾率部驻守这里。

来绥德一定要尝一下绥德的美食——刀刀碗饦、抿节、四十里铺羊肉面、黑粉、油旋都值得一尝。要尝绥德美食就一定要来绥德县义合镇,刀刀碗饦一定要吃上一碗。何为“刀刀碗饦”?是因为食用碗饦之时,不使用传统的筷子,而是要用铁丝捶打或者铁片加工成的小刀。记得我第一次来义合镇,妻子就是请我吃的刀刀碗饦,那时5毛一碗,现在已经涨到5块了。

碗饦的制作方法,先将荞面用温水和成面团,然后逐渐加水、反复揉搓,使面和水慢慢融为一体,成为糊状,一般有经验的师傅将面糊用手试抓,拽起来能吊成线即可盛入碗中,上锅蒸大概一个小时后就能出锅了。碗饦热着吃时,软而黏,放凉了吃,则多了几分韧劲。

说话中,老板拿起一碗碗饦,取一个铁丝自制的小刀,横划几刀、竖划几刀,把碗饦划成“井”字形的小块,浇上两勺特制汤料,撒上一撮韭菜、几丝黄瓜,再浇上一勺油泼辣子,一碗正宗的义合刀刀碗饦就制作好了。此时,红的油泼辣子、绿的黄瓜韭菜、油亮亮的汤汁,再配上碗饦块,实属色、香、味俱全,谁还能忍得住不赶紧往嘴里送上一块呢?

义合镇位于绥德县东部,从绥德到义合大概需要半个小时路程,途中要路过满堂川。满堂川是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双水村的拍摄地。义合镇很小,从街头到街尾大概只有三五百米的距离,但它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义合出自《论语》“朋友以义合”,早在秦汉时即为边郡兴盛之地,隋唐以后誉为雕阴首镇,西夏、宋、金设义合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升寨为县,明清设义合驿、义让里,为绥德州四大集市之一。

来到义合镇就要好好逛一下,感受一下千年古镇遗留下来的文化气息。著名的景观东门楼、西门楼坐落在镇区街道东西两侧,是义合镇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最有名的是西门楼南边的宗教圣地——紫台山娘娘庙,每年阴历三月十八日是这里的庙会,香火旺盛,每逢庙会,交通都堵得水泄不通。

娘娘庙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北宋中期,义合镇上有一位贤惠坚强的女人,其丈夫在赶考的路上不幸遇难,留下一个儿子名叫兴娃。兴娃聪明伶俐,爱好读书,从小就懂得孝顺母亲。长大后考试中榜,在汾阳当了官,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给母亲带回来一份贵重的礼物,母亲见后不悦,对其说道:“大丈夫怎能这样做人?我原指望你能有用于国家,不想你刚为官就为自己谋私利,是这样的不成器!你虽然取得了功名,但你对古今世事道理尚有许多不懂,还得留在家里再从头学起。”在母亲的批评下,兴娃只好又留在家中,苦读诗书。过了几年,恰逢西夏侵犯中原,国家危难,兴娃又在母亲的劝导下从了军,因为对儿子的思念,母亲天天站在紫台山,遥望儿子远行的方向,期盼儿子归来。一天天、一年年,母亲风雨无阻,岿然不动,最终没有等到儿子归来,却老死在紫台山上,羽化成仙,归天而去。

在义合逗留片刻后,我们继续沿着307国道驱车东行,走了5里路便来到虎墕村的山脚下,这个小村子就是妻子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此处还是一条崎岖而陡峭的土路,全凭两条腿往上爬,如今变成了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岳父说:“村村通公路的好政策使这里的交通便捷起来,道路两旁也安装了路灯,让僻静的山村有了勃勃生机。曾经去镇上赶集,凌晨四点就要从家里开始走,天明才能到镇子上,如今家家有了摩托车和汽车,再也不用起早去赶集了。”

进入村子,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每一块田埂、每一眼窑洞、每一棵枣树,都依旧静静地站立着,仿佛在等待回家的人。村口一眼眼用石头拱砌的窑洞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没落。

虎墕的由来也有一段故事,传说西汉时期时任上郡太守的大将军李广,一日带领几名轻骑随从,从定仙岭由南向北而行,行至虎墕村已是夕阳西下,忽遇五只猛虎向自己冲来,李广整定心神,目光如炬,抽弓搭箭,“嗖嗖嗖”几声,五支箭流星般齐飞,刹那间五只猛虎应声倒地毙命,虎墕因此而得名。明末的时候,一个叫田见秀的绥德汉子,为了生计,在虎墕开了一家骡马店,由于讲信誉、善经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日偶遇破落的李自成,随后抛弃家业与李自成一起打天下,成为了李自成最信任的二帅,虎墕村因此而增辉不少。

说话间,岳母便做好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钱钱饭和炖羊肉。一家人坐在炕上,围着饭桌,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聊着这些年的变化。月亮渐渐从山对面升了起来,故乡的夜空真的很美。

(单位:黄陵一号煤矿)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