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襄渝铁路 追忆军旅岁月
铁道兵老战士了解巴山铁路人养路工具的演变历程。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10月29日,在襄渝铁路中段的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内,来自广东的铁道兵老英雄们站在铁道兵战士雕塑前驻足,在熟悉的旋律中回忆当年修路架桥的场景。
“40多年前,我就是在巴山退伍的。当年我的连长和班长就是在这里,把我送上了回家的火车,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我还可以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今年72岁的原铁六师26团战士黄坤华激动地说。
襄渝铁路陕西段穿越秦巴山区,险峻随处可见。20世纪60年代末,80余万铁道兵、民兵和三线学兵浩浩荡荡奔赴大巴山,满腔热血地投身如火如荼的战斗中,劈山开路、遇水架桥。铁路每推进一公里,几乎就有一名战士倒下,他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留下了一条神奇的襄渝铁路。
20余岁的他们从祖国各地来到秦巴山区腹地修建襄渝铁路,短短几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一生的战友情。40余年后,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已经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
作为首场“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系列活动,国铁西安局集团公司邀请铁道兵老英雄重走襄渝线,以参观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和开展青工座谈会的方式,为青年员工讲述铁道兵的光辉事迹,不忘初心,传承铁道兵精神。
“襄渝铁路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这些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作为珍贵的铁路档案都被收集在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安康工务段团委书记陈星衡说,“作为新一代巴山铁路人,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铁道兵精神和巴山精神,养好路、护好桥,让列车安全平稳地通过大巴山。”(张霖 陈星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铁道兵老战士了解巴山铁路人养路工具的演变历程。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10月29日,在襄渝铁路中段的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内,来自广东的铁道兵老英雄们站在铁道兵战士雕塑前驻足,在熟悉的旋律中回忆当年修路架桥的场景。
“40多年前,我就是在巴山退伍的。当年我的连长和班长就是在这里,把我送上了回家的火车,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我还可以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今年72岁的原铁六师26团战士黄坤华激动地说。
襄渝铁路陕西段穿越秦巴山区,险峻随处可见。20世纪60年代末,80余万铁道兵、民兵和三线学兵浩浩荡荡奔赴大巴山,满腔热血地投身如火如荼的战斗中,劈山开路、遇水架桥。铁路每推进一公里,几乎就有一名战士倒下,他们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留下了一条神奇的襄渝铁路。
20余岁的他们从祖国各地来到秦巴山区腹地修建襄渝铁路,短短几年的军旅生涯奠定了一生的战友情。40余年后,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已经成了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
作为首场“二十大精神进基层”系列活动,国铁西安局集团公司邀请铁道兵老英雄重走襄渝线,以参观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和开展青工座谈会的方式,为青年员工讲述铁道兵的光辉事迹,不忘初心,传承铁道兵精神。
“襄渝铁路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这些历史记忆和文化遗存作为珍贵的铁路档案都被收集在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安康工务段团委书记陈星衡说,“作为新一代巴山铁路人,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铁道兵精神和巴山精神,养好路、护好桥,让列车安全平稳地通过大巴山。”(张霖 陈星衡)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