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与汉中的渊源
晚年的孙伯和先生。
说起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有许多人还不知晓,这首红色经典歌曲与陕西汉中还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
《十送红军》来源于汉中红色歌谣《十送》
《十送红军》是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空政文工团挖掘、整理和演唱的一首享誉全国、至今广为流传的红色经典歌曲。
从《十送红军》歌曲的唱词来看,它是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根据地群众共同回忆的反映,也是众多文艺工作者挖掘、搜集、整理和提炼的结果,更是陕西汉中红色歌谣《十送》的进一步升华。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刘志青研究员在2020年第1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的《孙伯和与红色歌谣〈十送红军〉》、2021年第2期《党史博览》杂志上发表的《那些被遗忘的〈十送红军〉歌谣原创的搜集整理者》等文章和汉中有关地方档案史料记载来看,《十送红军》歌曲的唱词来源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一带,是从广为传唱的汉中红色歌谣《十送》歌词改编而来的。一些人认为《十送红军》是江西民歌,可能是从歌曲的曲调判断的。
孙伯和等人对《十送》词曲的搜集整理
汉中市的南郑区、镇巴县、宁强县、西乡县位于陕西南部、大巴山北麓,这里不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文化和艺术之乡。
早在空政文工团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行动之前,汉中的文化、档案工作者已开始收集整理流传在当地的红色歌谣。南郑县文化馆干部石伟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前一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兼陕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陕西省军区从事军队宣传和文化工作,曾转战汉中,对陕南文化有所了解。1956年,石伟到邻近四川的碑坝一带搜集歌谣时,听了群众吟唱的《十送》后,感觉很优美。因为吟唱者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再加上方言浓重、吐字不清晰、内容不完整,他收集后一直没有发表。
孙伯和和刘守正是汉中市南郑区、汉台区人,两人文史功底扎实,喜欢诗歌和散文。新中国成立后,在南郑县文化馆工作的孙伯和,专注搜集、发表汉中歌谣和诗词,在陕南影响很大。刘守正尊孙伯和为师,两人共同搜集、整理和创作了很多歌谣、诗词在报刊上发表。
孙伯和和刘守正挖掘整理《十送》红色歌谣要比石伟早。1952年,他俩采访红四方面军老战士、伤残退伍返乡军人张万春时,张万春连唱带说地回忆了苏区老百姓唱《十送》送红军的情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1953年和1954年,他俩去南郑县碑坝采风时,听到有人唱《十送》歌谣,立即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石伟有革命经历和部队生活阅历,而且从事过文艺创作,对红色歌谣理解深刻。他约孙伯和采访了张万春后,对孙伯和、刘守正整理的《十送》提出修改意见。1957年9月27日,石伟率先在《陕西农民报》上发表了汉中红色歌谣《十送》的歌词,并注明“流传南郑碑坝”。
1958年2月,孙伯和、刘守正在《延河》杂志发表《红军走后人心酸·十送》,受到文艺界高度评价,当代诗人、散文家、时任《延河》杂志副主编的魏钢焰发表评论文章称“《十送》这首山歌蕴藏着丰富、深邃、真挚的革命感情”。
与此同时,汉中市镇巴县也开始挖掘搜集整理《十送》红色歌谣。《十送》诞生在这里,失散的苏维埃干部朱有炽是《十送》的创作者,也是传唱者。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打到永乐镇,朱有炽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过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长等职。他编写的《十送》红色歌谣,经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修改后,在赤北县广为流传。1935年,朱有炽在长征途中失散。
符文学是汉中市镇巴县简池镇人,笔名富饶。他的家乡隶属川陕省赤北县,其父和许多亲友都参加了红军。因符文学采写广播新闻稿展露出了写作才华,1953年以来,他搜集《十送》等红色歌谣300余首、发表250余首,曾任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镇巴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1956年10月,抽调到县政府民政科的符文学在简池区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料时,见到朱有炽,朱有炽说:“有一首比较长的镇巴红色歌谣,一共有10段,歌名叫《十送》。”朱有炽一边唱,符文学一边记录。1958年,《陕西日报》开辟“都来搜集民歌”专栏,符文学将搜集整理的《十送》等20多首红色歌谣交由镇巴县委宣传部,并转报汉中地委宣传部,汉中地委宣传部选择了一些歌谣投稿报刊。1958年《陕西日报》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杂志刊登了《陕南红色山歌·十送》,因为是宣传部门组稿,标注的署名是“朱有志唱”“汉中地委宣传部供稿”“富饶搜集”。“朱有志”应为“朱有炽”,“富饶”是符文学的笔名。符文学搜集整理《十送》歌谣时,没有记录曲调。歌谣发表后,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经过调查,认定该歌谣应采用当地民歌《绣荷包》曲调吟唱。他以该曲调为基调重新谱曲后,《十送》在陕南更加广为传唱。
从《十送》到后来的《十送红军》
石伟、孙伯和、刘守正、符文学等汉中文化学者挖掘、搜集和整理的《十送》红色歌谣,同出一脉,歌词相同,被冠以“镇巴歌谣”。
镇巴《十送》红色歌谣叙述的是秋天,不是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最后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季节,它反映了苏区群众多次送别红军时的忧伤情景。
镇巴《十送》歌谣中使用的地名、方言和风俗具有汉中特色。如“一送红军下南山”,汉中人习惯称秦岭为北山、称巴山为南山,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就是离开南山、离开大巴山。“山上苞谷金灿灿”中提到的苞谷,外地人称为玉米,汉中人叫苞谷,这种作物主要分布在汉中的山区县,是当地群众的主粮之一。“九送红军到通江”的通江,是指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通江河,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后,总指挥部、原总政治部设于此,是川陕苏区的军事政治指挥中心,被誉为“川陕苏区首府”。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与通江县相邻,由此可见,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由红色歌谣《十送》改变而来,《十送》歌谣的发源地就在陕西汉中。
1961年8月1日,空政文工团文学编辑张士燮、音乐编辑朱正本将汉中红色歌谣《十送》谱以江西民歌曲调,定名为《十送红军》在北京音乐堂首演。《十送红军》以朴实的内容、优美的曲调,迅速红遍全国。
空政文工团在“演唱版”歌词里加入“里格”“介支个”等江西山歌“衬词”,并将“十送”减少为一三五七九十“六送”,不仅使《十送红军》歌曲更加简洁,而且“江西民歌”的味道也更加浓厚,因此,《十送红军》也被署名为“江西革命民歌”,标注为“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
《十送红军》唱响全国后,1965年3月被收录《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一书中,2009年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十送红军》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几代歌唱家最钟情的保留曲目。□侯富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晚年的孙伯和先生。
说起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有许多人还不知晓,这首红色经典歌曲与陕西汉中还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
《十送红军》来源于汉中红色歌谣《十送》
《十送红军》是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空政文工团挖掘、整理和演唱的一首享誉全国、至今广为流传的红色经典歌曲。
从《十送红军》歌曲的唱词来看,它是红军战士、苏维埃干部、根据地群众共同回忆的反映,也是众多文艺工作者挖掘、搜集、整理和提炼的结果,更是陕西汉中红色歌谣《十送》的进一步升华。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刘志青研究员在2020年第11期《炎黄春秋》杂志上发表的《孙伯和与红色歌谣〈十送红军〉》、2021年第2期《党史博览》杂志上发表的《那些被遗忘的〈十送红军〉歌谣原创的搜集整理者》等文章和汉中有关地方档案史料记载来看,《十送红军》歌曲的唱词来源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一带,是从广为传唱的汉中红色歌谣《十送》歌词改编而来的。一些人认为《十送红军》是江西民歌,可能是从歌曲的曲调判断的。
孙伯和等人对《十送》词曲的搜集整理
汉中市的南郑区、镇巴县、宁强县、西乡县位于陕西南部、大巴山北麓,这里不仅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文化和艺术之乡。
早在空政文工团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行动之前,汉中的文化、档案工作者已开始收集整理流传在当地的红色歌谣。南郑县文化馆干部石伟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前一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兼陕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陕西省军区从事军队宣传和文化工作,曾转战汉中,对陕南文化有所了解。1956年,石伟到邻近四川的碑坝一带搜集歌谣时,听了群众吟唱的《十送》后,感觉很优美。因为吟唱者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再加上方言浓重、吐字不清晰、内容不完整,他收集后一直没有发表。
孙伯和和刘守正是汉中市南郑区、汉台区人,两人文史功底扎实,喜欢诗歌和散文。新中国成立后,在南郑县文化馆工作的孙伯和,专注搜集、发表汉中歌谣和诗词,在陕南影响很大。刘守正尊孙伯和为师,两人共同搜集、整理和创作了很多歌谣、诗词在报刊上发表。
孙伯和和刘守正挖掘整理《十送》红色歌谣要比石伟早。1952年,他俩采访红四方面军老战士、伤残退伍返乡军人张万春时,张万春连唱带说地回忆了苏区老百姓唱《十送》送红军的情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1953年和1954年,他俩去南郑县碑坝采风时,听到有人唱《十送》歌谣,立即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石伟有革命经历和部队生活阅历,而且从事过文艺创作,对红色歌谣理解深刻。他约孙伯和采访了张万春后,对孙伯和、刘守正整理的《十送》提出修改意见。1957年9月27日,石伟率先在《陕西农民报》上发表了汉中红色歌谣《十送》的歌词,并注明“流传南郑碑坝”。
1958年2月,孙伯和、刘守正在《延河》杂志发表《红军走后人心酸·十送》,受到文艺界高度评价,当代诗人、散文家、时任《延河》杂志副主编的魏钢焰发表评论文章称“《十送》这首山歌蕴藏着丰富、深邃、真挚的革命感情”。
与此同时,汉中市镇巴县也开始挖掘搜集整理《十送》红色歌谣。《十送》诞生在这里,失散的苏维埃干部朱有炽是《十送》的创作者,也是传唱者。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打到永乐镇,朱有炽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过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长等职。他编写的《十送》红色歌谣,经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部长刘瑞龙修改后,在赤北县广为流传。1935年,朱有炽在长征途中失散。
符文学是汉中市镇巴县简池镇人,笔名富饶。他的家乡隶属川陕省赤北县,其父和许多亲友都参加了红军。因符文学采写广播新闻稿展露出了写作才华,1953年以来,他搜集《十送》等红色歌谣300余首、发表250余首,曾任川陕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镇巴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
1956年10月,抽调到县政府民政科的符文学在简池区普查革命烈士、搜集革命斗争史料时,见到朱有炽,朱有炽说:“有一首比较长的镇巴红色歌谣,一共有10段,歌名叫《十送》。”朱有炽一边唱,符文学一边记录。1958年,《陕西日报》开辟“都来搜集民歌”专栏,符文学将搜集整理的《十送》等20多首红色歌谣交由镇巴县委宣传部,并转报汉中地委宣传部,汉中地委宣传部选择了一些歌谣投稿报刊。1958年《陕西日报》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杂志刊登了《陕南红色山歌·十送》,因为是宣传部门组稿,标注的署名是“朱有志唱”“汉中地委宣传部供稿”“富饶搜集”。“朱有志”应为“朱有炽”,“富饶”是符文学的笔名。符文学搜集整理《十送》歌谣时,没有记录曲调。歌谣发表后,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经过调查,认定该歌谣应采用当地民歌《绣荷包》曲调吟唱。他以该曲调为基调重新谱曲后,《十送》在陕南更加广为传唱。
从《十送》到后来的《十送红军》
石伟、孙伯和、刘守正、符文学等汉中文化学者挖掘、搜集和整理的《十送》红色歌谣,同出一脉,歌词相同,被冠以“镇巴歌谣”。
镇巴《十送》红色歌谣叙述的是秋天,不是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最后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季节,它反映了苏区群众多次送别红军时的忧伤情景。
镇巴《十送》歌谣中使用的地名、方言和风俗具有汉中特色。如“一送红军下南山”,汉中人习惯称秦岭为北山、称巴山为南山,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就是离开南山、离开大巴山。“山上苞谷金灿灿”中提到的苞谷,外地人称为玉米,汉中人叫苞谷,这种作物主要分布在汉中的山区县,是当地群众的主粮之一。“九送红军到通江”的通江,是指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的通江河,1932年12月25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后,总指挥部、原总政治部设于此,是川陕苏区的军事政治指挥中心,被誉为“川陕苏区首府”。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与通江县相邻,由此可见,红色经典歌曲《十送红军》由红色歌谣《十送》改变而来,《十送》歌谣的发源地就在陕西汉中。
1961年8月1日,空政文工团文学编辑张士燮、音乐编辑朱正本将汉中红色歌谣《十送》谱以江西民歌曲调,定名为《十送红军》在北京音乐堂首演。《十送红军》以朴实的内容、优美的曲调,迅速红遍全国。
空政文工团在“演唱版”歌词里加入“里格”“介支个”等江西山歌“衬词”,并将“十送”减少为一三五七九十“六送”,不仅使《十送红军》歌曲更加简洁,而且“江西民歌”的味道也更加浓厚,因此,《十送红军》也被署名为“江西革命民歌”,标注为“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
《十送红军》唱响全国后,1965年3月被收录《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一书中,2009年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半个多世纪以来,《十送红军》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几代歌唱家最钟情的保留曲目。□侯富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