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延长油田夯实安全保障生产——
只为石油汩汩流
翻过一道道沟,来到延安市安塞区,蓝天映衬下,座座橙红色抽油机正高效运转,将汩汩石油开采出来,运向远方。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杏子川采油厂2800余名职工坚守采油一线,在川梁沟峁间度过春节。
一个人的山丘
从安塞城区驱车30多公里,一路颠簸中,车辆渐渐驶入大山深处。绕过几道山梁,杏子川采油厂采油四队郝859井区映入眼帘。听见声响,53岁的任守满笑着迎了出来。“山顶冷,多穿点。”话音未落,一阵大风刮过,寒冷刺骨。
环顾一圈,两口井,两间房,一个人。作为一线采油工,任守满已经在小李沟山顶驻扎了9年。
每天早上检查抽油机状况,是雷打不动的任务。“螺丝紧不紧,皮带松不松,有没有渗油,都是重点。”除了日常检查,任守满当天还要忙活每月一次的检修保养,抽油机的各大“关节”,都得细细清洁、润滑、紧固,一丝不苟。
忙罢,已过晌午,任守满洗了手,准备做饭,“这是酥肉、炸丸子、小米黄馍馍。过年嘛,都是家里早早备好的。”
饭菜热腾腾,刚扒拉两口,手机响了。对面山上,工友正在更换密封井口的盘根盒,电话呼叫“援兵”。“这活一个人忙不过来,得去搭把手。”任守满撂下筷子出了门。
再回到宿舍时,已是两个小时后,工服上、手臂上多了3道黑色油斑。桌上的饭菜早已凉透。“饭菜可以再热,采油不能耽搁。”任守满说,“驻扎井区,就要站好这班岗。”
一张图的探索
与小李沟的单人守护不同,化子坪镇阳山梁上,是团队攻坚。
沿山路盘旋,汽车驶入采油一队化38井区注气站,一座10米高的球形钢储罐引人注目。“里边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采油一队技术负责人杨永钊介绍,“这里的‘注碳驱油’变废为宝,是我们的新探索。”
井区角落,一张巨幅工艺图,清晰展现了技术人员的探索。储罐中流出液态二氧化碳,经注气泵加压、计量间计量,由井口注入地层。“传统采油,需要给地下注水。这里则注二氧化碳至地下1000多米深处,既能降低碳排放,也能提升原油采收率。”杨永钊耐心解释。
说话间,一辆槽罐车绕过山梁,抵达井区门口。注气站站长白成军戴上防护面罩、防冻手套,协助将槽罐里的二氧化碳卸入球形储罐。春节期间,每天要运来六七车,约150吨。
一条线的守护
白福财忙活的,是“一条线”。身为杏子川采油厂巡线队队长,他要确保开采的石油能安全运输至下一个加工环节。
“我们20名队员,守护11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说起日常巡线,白福财如数家珍:管道全线穿山越谷,9处跨越河流,5处穿越河流,途经24个村庄,翻越梁峁不计其数。
吃过早饭,队员姚海龙背上水壶、揣好干粮,从驻地出发了。今年春节,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山上过年。他轮值的“野家沟-踏坪湾林场”段,每天要翻3座山,耗时5小时。
姚海龙“翻山”的时候,白福财正带着几个队友“越水”。不远处的沐浴河面,冰冻半尺多厚。大伙儿手握工具,在河面开凿。“管道在水下1.5米深处,凿开冰,没有彩色油花泛上来,就放心了。”白福财说。
“110公里的输油管道全线,每天都要巡护一遍。”队员们干劲满满。自2011年成立以来,巡线队已累计安全护送原油900余万吨。(高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翻过一道道沟,来到延安市安塞区,蓝天映衬下,座座橙红色抽油机正高效运转,将汩汩石油开采出来,运向远方。
延长石油油田公司杏子川采油厂2800余名职工坚守采油一线,在川梁沟峁间度过春节。
一个人的山丘
从安塞城区驱车30多公里,一路颠簸中,车辆渐渐驶入大山深处。绕过几道山梁,杏子川采油厂采油四队郝859井区映入眼帘。听见声响,53岁的任守满笑着迎了出来。“山顶冷,多穿点。”话音未落,一阵大风刮过,寒冷刺骨。
环顾一圈,两口井,两间房,一个人。作为一线采油工,任守满已经在小李沟山顶驻扎了9年。
每天早上检查抽油机状况,是雷打不动的任务。“螺丝紧不紧,皮带松不松,有没有渗油,都是重点。”除了日常检查,任守满当天还要忙活每月一次的检修保养,抽油机的各大“关节”,都得细细清洁、润滑、紧固,一丝不苟。
忙罢,已过晌午,任守满洗了手,准备做饭,“这是酥肉、炸丸子、小米黄馍馍。过年嘛,都是家里早早备好的。”
饭菜热腾腾,刚扒拉两口,手机响了。对面山上,工友正在更换密封井口的盘根盒,电话呼叫“援兵”。“这活一个人忙不过来,得去搭把手。”任守满撂下筷子出了门。
再回到宿舍时,已是两个小时后,工服上、手臂上多了3道黑色油斑。桌上的饭菜早已凉透。“饭菜可以再热,采油不能耽搁。”任守满说,“驻扎井区,就要站好这班岗。”
一张图的探索
与小李沟的单人守护不同,化子坪镇阳山梁上,是团队攻坚。
沿山路盘旋,汽车驶入采油一队化38井区注气站,一座10米高的球形钢储罐引人注目。“里边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采油一队技术负责人杨永钊介绍,“这里的‘注碳驱油’变废为宝,是我们的新探索。”
井区角落,一张巨幅工艺图,清晰展现了技术人员的探索。储罐中流出液态二氧化碳,经注气泵加压、计量间计量,由井口注入地层。“传统采油,需要给地下注水。这里则注二氧化碳至地下1000多米深处,既能降低碳排放,也能提升原油采收率。”杨永钊耐心解释。
说话间,一辆槽罐车绕过山梁,抵达井区门口。注气站站长白成军戴上防护面罩、防冻手套,协助将槽罐里的二氧化碳卸入球形储罐。春节期间,每天要运来六七车,约150吨。
一条线的守护
白福财忙活的,是“一条线”。身为杏子川采油厂巡线队队长,他要确保开采的石油能安全运输至下一个加工环节。
“我们20名队员,守护110公里长的输油管道。”说起日常巡线,白福财如数家珍:管道全线穿山越谷,9处跨越河流,5处穿越河流,途经24个村庄,翻越梁峁不计其数。
吃过早饭,队员姚海龙背上水壶、揣好干粮,从驻地出发了。今年春节,是他连续第三年在山上过年。他轮值的“野家沟-踏坪湾林场”段,每天要翻3座山,耗时5小时。
姚海龙“翻山”的时候,白福财正带着几个队友“越水”。不远处的沐浴河面,冰冻半尺多厚。大伙儿手握工具,在河面开凿。“管道在水下1.5米深处,凿开冰,没有彩色油花泛上来,就放心了。”白福财说。
“110公里的输油管道全线,每天都要巡护一遍。”队员们干劲满满。自2011年成立以来,巡线队已累计安全护送原油900余万吨。(高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