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285期:第04版 周末

骑着摩托看世界 自由自在越山海

关键字:山海,自在,自由,看世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关于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青睐的方式。有人习惯飞机高铁的快捷,有人喜欢徒步挑战体能极限,还有这么一群人,喜欢一人一机车走遍万水千山,时而风驰电掣,时而踽踽独行,既追求风一般的速度,也在意沿途的感受和风景。他们就是摩旅者。

当“90后”爱上摩托车之旅

我认识的第一位摩旅者,是北京女孩默默。大学即将毕业的那一年,默默买了人生中第一辆摩托车。2016年3月,她和朋友一起从北京出发,前往云南香格里拉。这趟历时近3个月,跨越三分之一中国地图的旅途,是默默的第一次长途摩旅。在泸亚线(从泸沽湖到稻城亚丁的穿越路线)上,默默遭遇了有生以来最惨的路况和极端恶劣的天气。当时的泸亚线还算不上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只是一条在导航上也难觅其踪的泥泞石子路。这条高海拔低氧地区的两百公里山路,耗费了默默和朋友们整整两天时间。途中还遭遇了暴雪和冰雹,夜幕降临时,他们仅能找到一间放牧人的小屋临时落脚。第二天,当大家重新回到柏油路面上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另一位内蒙古女孩胡晓君是个运动达人,各种极限运动玩得贼溜——冲浪、滑雪、跳伞无一不精,其中摩旅是她的最爱。2019年,她骑着摩托沿青藏公路进藏,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圣地打卡之旅。开始的一切都很完美,在经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晓君见到了索南达杰雕像和心心念念的藏羚羊。但很快,随着深入藏区,一向身体素质很好的她开始严重“高反”,一同“高反”的还有她的摩托车——在超过海拔3000米的地方,摩托车也会产生动力下降和熄火的高原反应。“高反”全程伴随,让晓君的西藏之旅几乎变成了一个似幻似真的梦境。只有藏区漫山遍野的牦牛、湖水碧蓝的纳木错、仿佛触手可及的天空和云朵,提醒她曾经真真切切地抵达过圣地。

第三位朋友叫大军,老家在东北。2021年年末,听过那首热歌《漠河舞厅》后,刚辞掉IT工作的大军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一路向北,去看看歌中故事发生的地方。在上海工作了6年的他突然“想放自己一马”,当时他刚刚失去心爱的女友。冬天南方很冷,他开始怀念小时候黑龙江老家的火炕。于是,大军买了辆二手摩托,决定骑行到漠河去看极光。他花了一周时间,从江苏骑到辽宁大连,又用了两天时间,从大连骑到吉林辽源,在冰天雪地中吃了一顿后背冒汗的铁锅炖后,他终于感到自己回家了……

“摩旅”,触碰世界的行为艺术

罗伯特·M·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说:“骑摩托车和其他旅行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在一个框框里无聊地从身边飞驰而过。而骑在摩托车上,框框就消失了。”波西格曾经带着11岁的儿子骑行过美国大陆,他认为“摩旅”能够令他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化身为景致的一部分。试想,当你穿过茫茫四野,空旷的风迎面而来,你和万物之间的壁垒不复存在,可以随时去看近处的湖水,停在喜欢的角落,眺望远处的山峰和夕阳,与周围景色极致地融入,达到了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所说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境界。

默默觉得,用车轮丈量世界,给她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满足感,远非一张机票可以替代。在隐匿深山的贫瘠村落里,当地人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却一遍遍地告知她前方路况,并送给她亲手制作的干粮。在保山的石头村里,孩子们衣衫褴褛,却有着一双双极为干净的眼睛,还有那些隐藏在山谷深处无人知晓的幽美湖泊,都是记忆里永恒的宝藏。

比起全程被“高反”折磨的西藏之旅,胡晓君后来的新疆之旅就顺利得多。在那拉提草原,她和朋友骑着摩托去了普通游客无法深入的哈萨克族居住地。在那儿,他们遇到了湛蓝色眼睛的哈萨克族少年,少年看着晓君的摩托车心生羡慕,提议和她互换座驾——少年的坐骑是一匹小马。随后,少年邀请她和朋友们一起回家,奶奶看到客人高兴极了,说着听不懂的哈萨克语,端来了马奶酒。那两天,晓君住在哈萨克族人的帐篷里,和他们一起挤牛奶、采蘑菇,晚上坐在篝火旁,用不太通畅的汉语聊天……“摩旅”带给她的是上车睡觉、下车打卡的游客们无从触碰的际遇和感受,也是她所能想象的旅行最好的模样。

吃过齐齐哈尔的烤肉,穿过迟子建小说里的加格达奇,大军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极北之地漠河。在国道上骑行,沿途风景像一幅幅色彩鲜明的油画,到处都是白桦林和如同水洗过的蓝天。驻足漠河县城的高坡上放眼望去,小小的县城像五颜六色的糖果屋,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半地下室的“漠河舞厅”也早已不是40年前的模样,但那种铭刻在骨子里的孤寂与浪漫,依然留存在这极光出没的城市里。大军突然觉得,生活或许从未将自己辜负,而是给了他另一种开始的可能。未来要去往何方,他尚不知晓,但他知道,人生远非只有一条道路。

他们不只是骑手,更是人生的孤勇者

飞机和火车的便捷,让人们的行程往往固定在景区附近,徒步和单车又因为体力消耗过大,难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深度探索,而“摩旅”结合了速度与自由的优势,但也增加了出行难度。大自然有绝美的风景,也蕴含着未知的危险,尤其在偏僻地带骑行,除了要面对一天经历四季的变幻莫测,还有塌方、泥石流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甚至可能会遇到野生动物的袭击。因此,骑行者不但要有充分的体能、骑行以及修理技术,还要具备“荒岛求生”的技能。无论再遥远、多偏僻的地方,都要保有敬畏之心,守住内心的底线。

无论去往何方,无论有着怎样的人生,摩旅者都有着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摩托车、对旅行以及对生活发自骨子里的坚持和热爱。对他们来说,摩托车不是一个简单的载具,旅行也不是一味地休闲放松,那是他们用“两轮”来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无限接近和融入远方的过程,是磨砺也是征服,是和解更是升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不只是骑手,更是人生的孤勇者。□沈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