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可靠的装备
——记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王魁元
王魁元(左)和同事在工作中。(资料图)
3月9日,当记者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第三六五研究所飞机装配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国庆阅兵和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中惊艳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就是在这个车间完成装配的。54岁的飞机装配车间主任、高级技师王魁元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3个年头,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王魁元退伍后,从一名普通钳工一步步成长为无人机装配和维修领域的“大拿”,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也是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
“实干”革新技术
“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只是现在还没找到而已。”谈起多年来取得成就的心得时,王魁元说,只要深入研究,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制辅助工装,使无人机重要零件合格率从40%提升至100%;改进气动翼型,将外形精度由1.5mm提升至0.2mm;发明定位工艺,使打孔效率提高4倍……王魁元的60余项技术革新记录了他的“辛“路历程。
1991年,王魁元刚过学徒期不久,接到一个手工剪裁1000件发动机零件薄膜的任务,本想着大展身手,没想到试着加工的几个零件没一个达到图纸要求。“当时非常沮丧,压力很大,再这样做下去是不行的。”他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冲压成型的好办法,不仅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且一致性较好,产品质量完全达标。
之后,王魁元便对设计工装模具上了瘾,车间只要有数量大的生产任务,都交给他。这些年他设计的工装、模具有近百种,都得到了推广应用,有些还取得了工装号。
“巧干”提升效率
“干工作不仅要踏实能干,还要学会巧干。多动脑,多想办法,用工装、模具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这是王魁元常对车间班组成员说的一句话。
王魁元的“巧干”更体现在无人机装配和维修上,以飞机部件加温工序为例,以往的加温室面积大、消耗功率高、保温差,不仅浪费能源,还必须时刻有人看守确保安全。在王魁元带领下,车间自行设计了智能型加温罩,每年可节约电费数十万元,节省场地3600平方米,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减少了能耗和人员值班工作量,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均大幅提高。
“我们车间是生产单位,同时也承担着无人机的售后维修工作。”高频的维修出勤一度使得生产进度受到影响,车间生产压力巨大,善于创新的王魁元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和汽车在轻微事故中受损的总是前后保险杠一样,无人机也有经常容易损坏的部位。”凭借多年装配经验,王魁元通过在易损区涂装新型防护涂层,大幅降低了无人机的损伤率,使无人机复飞率提升了95%以上,保障了装备的完好率。
野外装备应急维护保养是困扰该所多年的难题,尤其在野外复杂环境、极寒高温地区,维修非常不方便。王魁元琢磨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专业的维修方舱——“无人机野外维修站”。
走进方舱,使人眼前一亮,整排工具柜嵌入车内,随手打开一层抽屉,里面的各式专业定制工具摆放有序,非常整齐标准。王魁元介绍,这款方舱科技化、一体化程度高,体积小,可车载运输,全天候、全地形条件使用,机动性极强。1分钟内即可快速展开使用,短时间内高效检测、抢修飞机遇到的各类故障,保障了部队野外作训任务顺利完成。
除了现场维修,无人机损伤部位快速修复也是个难题。过去,无人机热修补仪要从美国进口。王魁元花费一年时间,研发出国产复合材料热修补仪,可同时进行复合材料湿法和干法维修,对比进口产品,在效率上提高了5倍,同时将价格降低了二分之一,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该项技术实现国际领先。
学无止境,王魁元说,要继续提高自身能力,带领团队制造出最可靠的装备交到子弟兵手里,为加快我国无人机事业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实习生 韩炳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王魁元(左)和同事在工作中。(资料图)
3月9日,当记者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第三六五研究所飞机装配车间,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
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国庆阅兵和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中惊艳亮相的无人机方队,就是在这个车间完成装配的。54岁的飞机装配车间主任、高级技师王魁元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3个年头,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与腾飞。
王魁元退伍后,从一名普通钳工一步步成长为无人机装配和维修领域的“大拿”,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也是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
“实干”革新技术
“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只是现在还没找到而已。”谈起多年来取得成就的心得时,王魁元说,只要深入研究,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制辅助工装,使无人机重要零件合格率从40%提升至100%;改进气动翼型,将外形精度由1.5mm提升至0.2mm;发明定位工艺,使打孔效率提高4倍……王魁元的60余项技术革新记录了他的“辛“路历程。
1991年,王魁元刚过学徒期不久,接到一个手工剪裁1000件发动机零件薄膜的任务,本想着大展身手,没想到试着加工的几个零件没一个达到图纸要求。“当时非常沮丧,压力很大,再这样做下去是不行的。”他查阅大量资料,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冲压成型的好办法,不仅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且一致性较好,产品质量完全达标。
之后,王魁元便对设计工装模具上了瘾,车间只要有数量大的生产任务,都交给他。这些年他设计的工装、模具有近百种,都得到了推广应用,有些还取得了工装号。
“巧干”提升效率
“干工作不仅要踏实能干,还要学会巧干。多动脑,多想办法,用工装、模具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这是王魁元常对车间班组成员说的一句话。
王魁元的“巧干”更体现在无人机装配和维修上,以飞机部件加温工序为例,以往的加温室面积大、消耗功率高、保温差,不仅浪费能源,还必须时刻有人看守确保安全。在王魁元带领下,车间自行设计了智能型加温罩,每年可节约电费数十万元,节省场地3600平方米,有效利用空间的同时减少了能耗和人员值班工作量,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均大幅提高。
“我们车间是生产单位,同时也承担着无人机的售后维修工作。”高频的维修出勤一度使得生产进度受到影响,车间生产压力巨大,善于创新的王魁元决心解决这个难题。
“和汽车在轻微事故中受损的总是前后保险杠一样,无人机也有经常容易损坏的部位。”凭借多年装配经验,王魁元通过在易损区涂装新型防护涂层,大幅降低了无人机的损伤率,使无人机复飞率提升了95%以上,保障了装备的完好率。
野外装备应急维护保养是困扰该所多年的难题,尤其在野外复杂环境、极寒高温地区,维修非常不方便。王魁元琢磨解决方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专业的维修方舱——“无人机野外维修站”。
走进方舱,使人眼前一亮,整排工具柜嵌入车内,随手打开一层抽屉,里面的各式专业定制工具摆放有序,非常整齐标准。王魁元介绍,这款方舱科技化、一体化程度高,体积小,可车载运输,全天候、全地形条件使用,机动性极强。1分钟内即可快速展开使用,短时间内高效检测、抢修飞机遇到的各类故障,保障了部队野外作训任务顺利完成。
除了现场维修,无人机损伤部位快速修复也是个难题。过去,无人机热修补仪要从美国进口。王魁元花费一年时间,研发出国产复合材料热修补仪,可同时进行复合材料湿法和干法维修,对比进口产品,在效率上提高了5倍,同时将价格降低了二分之一,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该项技术实现国际领先。
学无止境,王魁元说,要继续提高自身能力,带领团队制造出最可靠的装备交到子弟兵手里,为加快我国无人机事业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实习生 韩炳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