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32期:第04版 读书

情分、缘分,圆了一个梦

——我写《浐河岸边》几点感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我是1981年开始学习文学写作的,迄今为止,共出版各种文学作品20多部。《浐河岸边》是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虽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我很喜欢。

谈到写这部书,就是一句话:情分、缘分,圆了一个梦。

先说情分。

我从小生长在白鹿原下、浐河岸边,白鹿原是我的故乡,浐河是我的母亲河,我很爱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一直有写这里和这里的人们的想法。

《浐河岸边》写的是改革开放前后,生活在浐河岸边的一群返乡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立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故事。这一段时间是我的亲身经历,记忆最深、刻骨铭心,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包含我上高中时期,特别是毕业以后,我和同学经历迷茫、困惑和无奈。这个时间段,我们这一代人都面临谈对象、结婚,生活问题、感情问题、工作问题等等。矛盾很多,很复杂,故事也很多。特别是爱情、婚姻,一些故事真是触目惊心,有的同学因没有足够的彩礼钱没有和自己心爱的姑娘走在一起;有的因为家长不同意,一对有情人失之交臂,甚至殉情;有的因找不下对象,不得不采取“换亲”来解决。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对我影响很大,多年来一直在我脑海里翻腾着。我上高中时全班53个同学,到2020年,有6个已经去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同学28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每每想起他们,我就心里难过。写完这本书,我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心里觉得很舒服。

再说缘分。

2018年我参与《长安八水记》的采写,把浐河很系统地做了采访和了解。我虽然生长在浐河边,但对浐河并不了解,是这次采访让我对浐河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两岸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和认识,有些可以说是新的认识,使我更加热爱这条河和河两岸的人们,坚定了我写这部小说的决心和信心,促进了这部小说的写作速度。

一个意外的收获是通过写这部书,我对我的家乡有了新的认识,对长篇小说写作也有了一些体会。一是觉得我的家乡是一个写作的“富矿”,还有许多应该写的东西,还可以挖掘;二是通过写这部书,使我体会到:写小说不能急,要很好地思考、构思;写下长篇小说一定要列比较详细的提纲,不能轻易动手;要集中完整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

《浐河岸边》完成初稿后,我先后送给韩晓祖、黄剑波先生和我的老同学杨西安、谢俊乾并请他们提意见,他们提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帮助很大。如果说这本书还有些可圈可点的,那一定是他们的功劳。□周养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