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36期:第04版 憩心亭

秦岭的石板房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陈辉

初夏的秦岭是诱人的,山里风光分外迷人。车辆进入连绵起伏的大山,一直在山地林间蜿蜒穿行,尽管多弯起伏,山区道路依然平整宽阔。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是巍峨的秦岭谁的也不属于。气势如虹的胸怀,包容了世间万事万物,亿万年的呵护,庇佑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它是我们膜拜的圣山,也是寄托情感的父亲山,无愧于华夏文明的龙脉。

秦岭满目是秀色,行走于崇山峻岭之间,一路上是看不完的清澈溪流、赏不尽的林间风景。山岭初绿的浅淡如同画笔点染一般,漫山遍野的青翠中,间杂着一簇簇摇曳绽放的鲜花。山林里偶尔传来不知名的鸟鸣和微风里飘浮的丝丝香甜,都令人神清气爽,情绪也为之怡然兴奋。

车辆进入洛南县境内石坡镇时,与我同行的洛南友人向我介绍说,附近有一个叫鞑子梁的地方,这几年比较热闹。说到很多人都来这里旅游玩耍,说到山上有古代的房屋和庄子。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认为景点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还是地方文化的根脉所在。好奇的心理,指引我们欣然驱车前往鞑子梁。

秦岭是我国的南北自然分水岭,东西绵延1000多千米,雄踞祖国的中心部位,南北差异较大。北坡短促高拔、冷峻奇险、山高仰止,倚北和渭水相望;南坡舒缓平坦、风光旖旎,极目远眺,向南与巴山而峙。其山山岭岭千姿百态、秀丽奇峻,它们的名称也各具特色。高阳地多以山、峰、岭、梁冠之,低阴处常用峪、沟、滩、坝称谓。很显然,这种以地貌特征命名的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势而为的基本遵循,也是对山水文化的认知体现。其实,秦岭的地理表现是非常丰富和广泛的,不仅仅是我所知道的这些,我们要去探访的鞑子梁也是如此。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横跨秦岭深处南北而居,而鞑子梁在秦岭南坡该县的东北方向。转眼间,车子到了山脚下一个叫李河村的地方,很显然这是新建的农村居民点。整齐划一的民居醒目鲜亮,宽阔的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在两边花圃的映衬下展现着新的气象,也彰显了这个村子的活力。顺着标志牌指引的方向,绕过村旁的文化广场向后山上走去,就是鞑子梁。也许是有鞑子梁的原因,新修的水泥路直通山上,路边也设置了具有旅游特征的指示牌。车走到大概三分之二处的半山腰就没有路了,这里有一个简易停车场,我们就此停车步行登山。

顺着羊肠小道向山顶攀爬,一路上荆棘丛生、树木茂密,有时经过一段陡坡就根本没有路了,需要拽着树枝往上爬行。心里有一个惦记的目标,所以上山并没有觉得有多累。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在一个小台塬上停歇。站在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迤逦的美景尽收眼底。我走过许多地方的高山峻岭,而一直觉得秦岭是最好的观景去处,其他大山似乎没有这样的效果。在秦岭的任何一座山峰上观赏,都会有着层次清晰、似景似画的感受。

鞑子梁顶部地势比较平缓,远处的房屋依稀可见。脚下土地松软湿润,地皮表面上长着一层绒草及苔藓,脚踏在草垫上有如踩在橡皮泥上的感觉。小路边的马兰花、田野里我不认识的小花,在微风吹拂中,好像在给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这里是典型的高山草甸,尽管海拔高度只有1200米左右,但其植被结构以高原寒冷区域、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杂草类为主,于秦岭山脉其他地方的高山草甸一脉相承。

鞑子梁山顶区域约5平方千米,呈半圆形分布着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张家大院、乔家大院。各院落所有的围墙及房屋均由石板建成,至今留存的石板房大概有160多间。据资料记载,这里是一处古代民居院落群,有传说是元代蒙古军队驻扎的地方,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单从鞑子梁这个名字上来揣测自然是未置可否,不准确更不科学。历史是严谨庄重的、是不能用揣测来解读的。我们只能接受这份历史遗存,保存好这个久远的文化标记。

顺着小路一直向石板房院落走去,周围有少量玉米地,枯萎干黄的叶秆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所观看的几个院子里都是空无一人,这里是移民搬迁村,所有的村民都搬到了山下的居民新村去住了。只有挺立的一座座石板房,保留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生活气息。我在一个院子里仔细端详着石板房,它的造型和关中农村盖的人字“鞍间房”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几乎所有材料都是由石板构成,当地人把这种石板叫麻麻石。其实,它就是秦岭这一段区域的喀斯特地貌特有的页岩石。

看着这粗犷而古朴的一间间石板房,追思着前人的辗转艰辛,不禁使人感慨万千。门楣上有着菱形图案的那间石板房里,曾经住着谁家的小妹或者佳人?屋檐下那条斑驳粗糙的大石槽,饲喂过多少头耕耘养家的牛马?院子里那盘风雨剥蚀的老磨子,转动了几许山乡人家的袅袅炊烟?而院落外田坝上的层层石堰,又围进了石板房里怎样的衣食欢乐?

我曾经到贵州看过那里的石板房,和秦岭的石板房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地基起得很高,全部用石片垒砌而成,有的房基可高达两米左右,多倚山崖陡壁而建并且排列较为集中,屋顶比较平缓,只有很小的坡度便于排水。那里以往大多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现在也都搬迁到了居民新区,有的家庭还建起了钢混结构的小洋楼。鞑子梁的石板房多选择在开阔平整的地方修建,分布也比较分散,其特点是视野宽、空间大、通风好、采光强等。虽然两地石板房的风格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优点都是冬暖夏凉、防火防水、隔潮隔湿、坚固耐用等,这再一次证明了先民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是共通的。

走在鞑子梁上的古村落里,我感受着前人的创造与奋斗,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置身于一个漠然的境地,这何尝不是又一个远古文明的遗迹?那一座座石板房历经几百年岁月洗礼,至今仍然能够庇护关照人们的生息,这实在令今天的我们敬仰万分。在刘家大院的一间小石板房里,我看见纯粹用石板垒成的锅台和小炕,这和渭北过去的“锅连炕”简直如出一辙。文化的交融共通有时候是超越想象力的。

站在高大的石板房下,我用双手抚摸着嶙峋的墙壁,注视着巧妙精致的建筑物,总觉得它在倾诉着什么。顺着垮塌的院墙行走,缺口处那层层叠叠的石片分外醒目。打谷场下的石板围堰依然挺立如初,它仿佛向我们做着某种展示。日月轮回蕴含着无数风霜雨雪,久远的过往演绎着太多人间故事。然而,过往永远不会回来,日月却依然轮回,因为新的故事在不断迭出。

秦岭的神韵气象万千,有着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看不完的风光美景,当我们游览这方壮丽的盛景时,总在向往一个更加可心的景点,而巍巍秦岭,也一定会满足我们的心境。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