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筑路报国的理想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燕升素描
吴燕升(左二)和团队研究方案。(资料图片)
扎根基层16年,坚定筑路报国人生理想,参与12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踏上高原,在一次次工程建设鏖战中燃烧青春热血;传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和中铁十二局“唯实、唯争、唯干、唯远”的实干精神,在交通强国征程中,由走出校门的基层小白成长为项目管理大拿,前不久又被委以重任,接任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负责人。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吴燕升。
矢志不移修铁路
“上学时,每次坐在拥挤摇晃的大巴车上,我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投身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设九州坦途,让更多的偏远地区群众享受铁路交通便利,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吴燕升回忆。
吴燕升于1984年1月出生在甘肃省通渭县,那里黄土丘陵沟壑遍布,交通不便,要想走出大山往往需要转乘3次客车才能到100多公里外的定西市区乘坐火车。高考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立志成为中国铁路建设者,为高铁强国、路通天下而不懈努力。2007年毕业后,他便加入中铁十二局,成为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一名筑路人。
“我有幸参与了举世瞩目的铁路工程任务,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吴燕升说,参加工作以来,他转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参建了武广客运专线、柳南铁路、吉图珲铁路、南龙铁路、福厦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参与者和时代见证者。
建功高原铸丰碑
2020年11月,吴燕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上高原。在他的带领下,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汇聚雪域高原,踏上折多山,协力打造丰碑工程。
“虽然事先做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踏上折多山时,还是被现场恶劣的气候和极端的地质环境所震撼。”吴燕升回忆。项目位于高寒缺氧无人区,大风雨雪是这里气候的常态,更大的困难在于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建设过程中需要下穿不良破碎带和富水岩层,经常发生岩爆和涌水情况,施工条件极其恶劣。
“记得穿越高压富水区时,最严重的时候,隧道内积水漫腰,工程建设举步维艰。但是与这些地质和气候环境相比,最大的挑战还是大雪封山后,项目建设者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吴燕升回忆。
上场之初,没有电,也没有网络,甚至连饮用水和食物供应都捉襟见肘。隧道开工不到3个月就下起鹅毛大雪,施工现场15公里范围内没有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只能靠工地搭帐篷,利用大巴车解决每天的工人运输问题,那段时间大雪封山,施工面临人员、物资、设备供应等困难,很多人来到这里往往不适应。
面对困难,吴燕升带领团队斗冰雪、战寒风,迅速实现了选点建家,仅用24天建成全线首座拌和站,实现全线第一家标准化进洞,获得全段第一面流动红旗。
在吴燕升的带动下,项目团队赢得了建设单位高度赞扬,迎接各类观摩学习超千人。项目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项目党支部获中国铁建“示范党支部”。
高效管理保双赢
“重点抓好项目‘双预控’管理的同时,狠抓施工专项方案管理。”吴燕升说。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项目管理者,吴燕升既有攻克建设难题的坚毅,也有精细管理的韧劲。
2013年,面对南龙铁路建设难题,时任项目总工程师的吴燕升告诉自己“已晚开工,不可晚贯通”。为实现按期通车目标,他带领团队向专家请教、召开专题分析研讨会,共优化改进方案18项,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攻克了下穿营业线大跨框架桥顶进施工技术、跨越既有线门式墩施工技术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在吉图珲铁路、南龙铁路期间,吴燕升围绕“优化方案、降本增效、开源创效”的管理思路,扎实推进创效各项工作,实现项目显著创效创誉。他担任福厦铁路二工区项目经理期间,通过狠抓工序工效管理、成本预控管理、严控项目管理费用支出,在全线整体推进缓慢情况下,项目实现预期收益,信用评价位列全线第一。
作为企业青年技术骨干,吴燕升带领技术团队重点围绕铁路隧道、桥梁、路基等技术创新应用和新型工装工艺工法开展专项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主持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完成关键技术论文、工法、科技成果20余项,其中3项工法获评省部级工法。
凭借实干拼搏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吴燕升荣获陕西省“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铁建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赵桂军 任达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吴燕升(左二)和团队研究方案。(资料图片)
扎根基层16年,坚定筑路报国人生理想,参与12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踏上高原,在一次次工程建设鏖战中燃烧青春热血;传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和中铁十二局“唯实、唯争、唯干、唯远”的实干精神,在交通强国征程中,由走出校门的基层小白成长为项目管理大拿,前不久又被委以重任,接任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负责人。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吴燕升。
矢志不移修铁路
“上学时,每次坐在拥挤摇晃的大巴车上,我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投身祖国铁路建设事业,建设九州坦途,让更多的偏远地区群众享受铁路交通便利,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吴燕升回忆。
吴燕升于1984年1月出生在甘肃省通渭县,那里黄土丘陵沟壑遍布,交通不便,要想走出大山往往需要转乘3次客车才能到100多公里外的定西市区乘坐火车。高考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立志成为中国铁路建设者,为高铁强国、路通天下而不懈努力。2007年毕业后,他便加入中铁十二局,成为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一名筑路人。
“我有幸参与了举世瞩目的铁路工程任务,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吴燕升说,参加工作以来,他转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参建了武广客运专线、柳南铁路、吉图珲铁路、南龙铁路、福厦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参与者和时代见证者。
建功高原铸丰碑
2020年11月,吴燕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上高原。在他的带领下,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汇聚雪域高原,踏上折多山,协力打造丰碑工程。
“虽然事先做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踏上折多山时,还是被现场恶劣的气候和极端的地质环境所震撼。”吴燕升回忆。项目位于高寒缺氧无人区,大风雨雪是这里气候的常态,更大的困难在于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建设过程中需要下穿不良破碎带和富水岩层,经常发生岩爆和涌水情况,施工条件极其恶劣。
“记得穿越高压富水区时,最严重的时候,隧道内积水漫腰,工程建设举步维艰。但是与这些地质和气候环境相比,最大的挑战还是大雪封山后,项目建设者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吴燕升回忆。
上场之初,没有电,也没有网络,甚至连饮用水和食物供应都捉襟见肘。隧道开工不到3个月就下起鹅毛大雪,施工现场15公里范围内没有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只能靠工地搭帐篷,利用大巴车解决每天的工人运输问题,那段时间大雪封山,施工面临人员、物资、设备供应等困难,很多人来到这里往往不适应。
面对困难,吴燕升带领团队斗冰雪、战寒风,迅速实现了选点建家,仅用24天建成全线首座拌和站,实现全线第一家标准化进洞,获得全段第一面流动红旗。
在吴燕升的带动下,项目团队赢得了建设单位高度赞扬,迎接各类观摩学习超千人。项目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项目党支部获中国铁建“示范党支部”。
高效管理保双赢
“重点抓好项目‘双预控’管理的同时,狠抓施工专项方案管理。”吴燕升说。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项目管理者,吴燕升既有攻克建设难题的坚毅,也有精细管理的韧劲。
2013年,面对南龙铁路建设难题,时任项目总工程师的吴燕升告诉自己“已晚开工,不可晚贯通”。为实现按期通车目标,他带领团队向专家请教、召开专题分析研讨会,共优化改进方案18项,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攻克了下穿营业线大跨框架桥顶进施工技术、跨越既有线门式墩施工技术等多项施工技术难题,按期完成建设目标。
在吉图珲铁路、南龙铁路期间,吴燕升围绕“优化方案、降本增效、开源创效”的管理思路,扎实推进创效各项工作,实现项目显著创效创誉。他担任福厦铁路二工区项目经理期间,通过狠抓工序工效管理、成本预控管理、严控项目管理费用支出,在全线整体推进缓慢情况下,项目实现预期收益,信用评价位列全线第一。
作为企业青年技术骨干,吴燕升带领技术团队重点围绕铁路隧道、桥梁、路基等技术创新应用和新型工装工艺工法开展专项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主持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完成关键技术论文、工法、科技成果20余项,其中3项工法获评省部级工法。
凭借实干拼搏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吴燕升荣获陕西省“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铁建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赵桂军 任达禹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